中新網10月9日電 中華工商時報報道說,《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完全開放,汽車消費信貸市場已不再由銀行一家獨享,汽車金融公司要從中分杯羹了。特別是對于外資汽車商來說,終于迎來了準生證。不過仍有一些問題等待解決。
通常,汽車金融公司隸屬于較大的汽車工業集團,成為向消費者提供汽車消費服務的
重要組成部分。通用、福特、大眾等國際知名汽車制造商都有自己的汽車金融公司。自這些汽車巨頭進入中國市場之后,便開始研究在中國開設汽車金融公司的可能性,期待著汽車金融公司的準生證。但《辦法》的頒布實施并未激發他們的熱情。
福特公司有關人士稱,他們肯定是要參與的,但還需要對政策做具體研究,等待具體實施細則的出臺。一位國際知名日本汽車營銷商說,目前出臺的《辦法》,對他們有四個不利因素。首先,從目前出臺的政策來看,汽車金融公司不能做租賃業務。但是,租賃業務是國外汽車金融公司非常重要的一塊業務,他們以租代售,最后再把車賣給客戶,這是汽車金融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其次,汽車金融公司不能開分支機構。5個億的資本金要全部押在一個地方,這不利于分散風險。再次,在國外,汽車金融公司資本金來源非常廣,而據國內現有政策,汽車金融公司只能從中國的商業銀行貸款。這就增加了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成本,和商業銀行競爭時,沒有利率優勢。最后,和國外汽車金融機構相比,吸引客戶的手段也少了很多。除了前面提到的不能做租賃業務外,再例如,國外利率完全放開,但在國內利率必須遵從人民銀行現行的利率水平。他最后告訴記者,等實施細則出臺后,他們還會做更深入的研究。他們不會貿然進入市場,不排除取消成立汽車金融公司的計劃。
招商銀行北京分行個人銀行部有關負責人認為,短期內對銀行的沖擊不會太大,但從中長期來看,影響將非常大。
短期來看,雖說,國外汽車商已經積累了百年汽車金融業務的經驗,但中國的市場環境和社會信用環境不同于國外,他們的運作模式在中國市場有可能會失效。相反,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國內的商業銀行已經摸索出了一些規律,特別是找到了一些控制風險的方法。這也就是中國商業銀行的優勢。
從長期來看,汽車金融公司和汽車生產商結合得更緊密,整合資源能力更強,優勢更突出。除金融服務外,從購車到售后服務,他們還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全方位服務。他們可以變相打價格戰,而從其它方面賺錢,銀行則沒有條件這樣做。所以,不排除銀行退出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可能。
業內人士認為,汽車金融公司的發展規模主要依賴幾個方面的情況:一是汽車消費市場的發展;二是貸款買車占汽車消費總量的比例;三是社會信用狀況;四是風險控制手段。后兩點特別需要外資公司的注意。
據悉,近年來,中國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呈猛增態勢。但通過貸款銷售出去的汽車占新車銷售總額的比例不足20%,與國外的70%相距甚遠。這一方面表現出中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潛力巨大,但同樣表現出中國人遠還沒形成貸款買車的消費習慣。另外,國內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健全,假如沒有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汽車金融公司的穩定發展將是個非常艱難的問題。(劉彩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