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孔華攝影報道)記者從廣州擔保行業人士處獨家獲悉,全國舉足輕重的十余家擔保公司高層日前聚首北京,為國家制定新的擔保行業規范、準入條件和扶持措施等出謀劃策。參與該討論會的一位人士透露,新的準入標準有望在年底前出臺。為應對新的行業準入標準,擔保機構正在加緊進行增資行動。
準入門檻大幅提高
關于擔保行業準入標準的制定一事到了最近逐漸明朗化。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計委、國家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委牽頭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暫行辦法最快將于年底前出臺。據參與該辦法討論的擔保業人士表示,有關部委有意將擔保機構的注冊資本的下限分別定為東部地區5000萬元和西部地區1000萬元,其中東部地區的經營范圍為全省的擔保機構資本金更可能提高到1億元。
新政策即將出臺,擔保行業開始聞風而動。記者獲悉,銀達、鑫融、銀匯、中鑫、聯銀等廣州多家擔保公司新一輪增資行動已提上日程。銀達擔保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張德本分析,擔保行業掀起增資潮的背后,其實是擔保行業素質參差不齊。
在廣州,專業擔保機構注冊資本至少應在3000萬元以上,但據了解,廣州30多家擔保公司中,絕大部分是在今年才成立的小型擔保公司,抗御風險能力極低,也就無從談起承擔中小企業融資中介重任。
擔保行業掀增資潮
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已獲銀行認可的擔保公司,其擔保金額也受到注冊資本金的限制。在廣州,銀行為了控制風險,要求擔保機構的擔保余額最高不得超過注冊資本放大10倍,也就是說以注冊資本金2億元為例,其擔保余額也只能到20億元。知情人士還透露,國家即將出臺一系列扶持擔保機構的新政策,而能夠享受這些政策優惠的擔保機構,必須符合國家制定的某些標準,例如注冊資本金和保費規模。
這位人士還指出,“國家即將出臺的有關規定要求股東增資必須有80%以上是現金,不能只是將股東的資產簡單劃入擔保公司里去。”這意味著,增資對于大部分擔保公司來說,并不是那么輕而易舉。
行業協會成立勢在必行
《中小企業促進法》的成立,使得擔保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僅今年在廣州注冊的擔保公司就占目前廣州擔保機構總數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這些新投身于擔保行業的企業,相當部分都曾經歷過或正經歷著融資難的窘境;另一部分,則是看中了擔保行業暫時的“豐厚收益回報”。許多擔保機構的成立目的是為自己的企業或關聯企業的閑余資金尋找投資的機會,有些擔保機構甚至刻意淡化“擔保”功能,而向急需資金的私企兜售其他“產品”———例如幫助企業上市圈錢,介紹企業買基金,還有一些擔保公司甚至已成為企業和地下錢莊、高利貸之間的“牽線人”。“擔保行業到該整頓的時候了”,廣州某管理部門人士不無擔憂地說。
擔保行業中的有識之士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擔保行業收益在目前,成本在未來”,銀達擔保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張德本表示,許多人只看到了擔保行業的短期“暴利”,卻忽視了可能因為對企業的判斷失誤而帶來的巨大風險。而像銀達這些經營上了軌道的擔保公司,已經建立了自己強大的無形資產和品牌,更是經不起雜牌擔保機構不規范操作對行業帶來的沖擊。據悉,銀達發起成立廣州擔保行業協會的提議已交給了有關部門。(孔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