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灼基:民營銀行勢在必行 最好吸引國家參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0日 11:30 廣州日報大洋網 | ||
日前,有市場傳聞曾吸引眾多人眼球的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已經陷入停頓狀態,甚至有消息人士透露,銀監會高層對五套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均持否定態度。記者日前在2003年中國(廣州)夏季期貨投資論壇上,就這個問題專門采訪了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蕭灼基教授。蕭老表示不清楚目前五套方案的進展情況,但他認為,民營銀行是有風險,但勢在必行,不能“因噎廢食”,要避免民營銀行成為私人的“錢袋子”,就必須有合理的股權結構,不能搞“一股獨大”。 民營不等于民有 談到民營銀行,蕭老認為目前國內對此有很多誤區,最突出的一點是把民營銀行看成是私人銀行。“銀行是我個人的這個觀點絕對是錯誤的。”實際上,與“民營經濟”一詞的產生一樣,“民營銀行”一詞也是我國本土化的產物,理論上來講,它強調的是經營形式,而不是所有制類型,“民營”不等于“民有”。 蕭老把民營銀行與上市公司做了一個對比,目前國內的上市公司之所以出現大股東占用資金,大量關聯交易造成上市公司不堪重負,甚至“以身殉大股東”的事情,就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權不合理,“一股獨大”,同樣,管理層如果不希望民營銀行成為私人的“錢袋子”,股權結構一定要規范、合理,在一家民營企業控股的基礎上,引進多個投資方,不要搞“一股獨大”,尤其重要的是國家應該以參股的方式介入,銀行不一定是國有,但“國家參股的民營銀行”才是最好的民營銀行。 融資不是最終目的 現在為數不少的民營企業急于進入金融業,像新希望、東方集團、德隆等在產業鏈上已經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涉及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等。“我們很難指望民營企業的進入會對金融業的改革作出重大貢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會對金融業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同時蕭老也一針見血地指出,“有部分民營企業認為手上有了一個民營銀行,就等于有了隨時往外掏錢的錢袋子”。而更多的民營企業并沒有做好承擔風險的思想準備,它們的目的只是在于尋找到融資的出路,為自己的進一步發展搭建一個寬闊的金融平臺和打造一個穩定的融資渠道。 然而,按國際慣例規定,企業不能在自己參股的民營銀行中為關聯業務進行借貸,否則其內在的黑幕交易在所難免。蕭老很肯定地告訴記者,民營銀行最終的目的應該是增強企業的知名度,獲取金融利潤。民營企業如果以同自己參股的金融業進行關聯交易為最終目的的話,最終可能會同現在的日本一樣,一旦遇到危機則會“全軍覆沒”。(記者 楊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