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置地的中國之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4日 14:13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唐君燕 上海報道 在7月31日-8月1日上海舉辦的中國-新加坡經合論壇上,廖文良無疑是整個會場上最神采飛揚的一個主角。 身為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團總裁,能讓自己的企業成功參與組織這樣具有政府背景的經 8年辛苦始到金 2002年,作為亞洲最大的上市房地產企業,嘉德置地的年度財政業績終于沖出了3年低迷的陰影,首次實現盈利。 公司年報顯示,2002年集團稅后利潤為2.90億新幣(折合人民幣14.15億元),稅收和分紅前資金流轉為13億新幣(人民幣65億元)。此番一舉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整個集團海外市場的成功運作和更加集中的酒店業經營策略,其中中國市場的貢獻占到了12%。而在一年前,集團的2001年財務報表上還曾有“在中國虧損”的說明。 “嘉德置地從1994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最初由于經驗不足,也交了很多學費。”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廖文良坦陳初進中國市場的酸甜苦辣。初到中國,顯然對整個市場的政策、環境都不熟悉,加之本地人才也很缺乏,所以嘉德置地在一開始的運營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狀況。 1994年時,嘉德置地最先看上的是北京房地產市場。由于當時的北京外商投資房地產項目尤其是大項目比較少,廖文良信心十足,決心大干一場。但是,隨著對市場調研的深入,廖文良的投資熱情也漸漸變涼。令人琢磨不透的政策、復雜繁縟的審批程序和背離市場規律的價格,讓廖文良一場空歡喜。不過,意外錯過北京的第一站,卻也讓廖文良幸運地找到了上海這個快速起步的據點。 隨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到來,嘉德置地也不例外遭受慘重損失。回憶往事,廖文良語氣并不輕松:“從1994年到1997年我們整個的盈利狀況不是太理想。” 2000年,亞洲金融危機逐步平息,嘉德置地在中國的投資經驗也變得更加豐富,投資效果也開始體現。“亞洲金融危機過后,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逐步加強,對我們也有所幫助。”廖文良說。 掘金秘訣 自1994年以來,嘉德置地在中國的總投資規模已達120億人民幣,實際投資超過50億元人民幣,且還在不斷加大投資。這些投資有八成集中在上海,這使得嘉德置地集團已躋身上海外資地產公司前三名。 與中國香港或臺灣發展商一般只投資上海的辦公樓或住宅項目不同,嘉德置地在住宅、服務公寓和辦公樓三方面均是強項。 2002年,嘉德置地的物業資產管理分支——宏騰國際與國際房地產服務公司高緯物業的亞太分部宣布合資,在中國創建了首家綜合性的房地產物業管理服務公司。此外,嘉德置地在上海、北京、天津和大連,擁有萊佛士國際有限公司和雅詩閣集團名下酒店和服務式公寓。 2002年的秋天,嘉德置地旗下的凱德置地以約合284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北京瑞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2%的股權,準備通過這家公司來首次進軍北京的共管公寓市場。在中國,尤其是上海的房地產市場上,凱得置地的名聲甚高。2000到2002年的兩年中,凱得置地共售出2303套住宅。 集團總裁廖文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總結認為,嘉德置地在中國的順利發展依賴于其一直堅持的本地化策:首先,詳盡地研究所要投資的城市;二,擁有當地的合作伙伴;三,聘請當地員工;四,將外國公司的業務當地化,把產品賣給當地人。在廖文良看來:“嘉德置地的策略是在中國建房子給中國人住。” 進入地產基金 面對記者,春風得意的廖文良更透露了嘉德投資中國房地產基金的計劃。“我們的集團并不是做一個投機性的短暫投資,我們是從一個長遠的利益來看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廖文良說。 事實上,眼下嘉德已開始與一些來自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基金經理合作,投資于中國房地產基金。廖表示,如果地產基金的市場反應熱烈,公司可能將基金的集資規模從計劃的1億提高至2億元。“這個基金將主要投資在上海和北京的中高檔私人住宅項目。” 廖文良告訴記者,因為房地產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而中國的GDP增長速度在7%-8%左右,所以嘉德置地的發展也會和中國的GDP保持相同的增長率。 “對我們來說,哪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好,我們就在哪一個國家投資。”廖文良告訴記者,“至于其它市場,主要看它所提供給的商機而定。如果上海有好的機會,我們會考慮增加;如果其他城市有更好的機會,我們會做一些調整。” 除了投資房地產基金外,嘉德置地對中國市場未來幾年的投資也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規劃。下一步,嘉德置地打算在上海開發2500單位、在北京開發1400單位住宅。廖文良告訴記者,北京將是集團加強房地產發展和業務的重要城市。為此,凱德置地將在未來幾年間在北京增加投資50億到100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