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Mall”之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30日 09:51 《環球財經》 | ||||
周黎明(美國) Mall應該是現階段中國零售業最有前途的新事物,它像一口一觸即發的油井,等待著噴射巨大的財富;但是,這一誘惑中仍潛藏著陷阱,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把油井變成枯井。 Mall像是神話中巫師用來誘惑凡人的熟悉又神秘之物,你不知道它是能幫你打開寶庫 不少專家預測,mall將是中國零售購物形態的突破口。這種說法很有道理,因為中國的城市正在郊區化,大批市民隨著房地產業的高速擴展而搬到郊區居住。而人口分布的變化是商機產生或消失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望著中國大都市著名的步行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潮、大型百貨商店攢動的人頭,你能想像零售業的未來不屬于市中心嗎?中國的大型mall只見諸報端,經常在報刊上看到哪里規劃了亞洲最大的mall云云,但至今看不到一座真正美式的mall,頗有點葉公好龍的意味。 緊跟美國模式者認為投資人缺乏遠見,而真正有錢的多半口服心不服——如何驗證一個在中國沒有先例的商業模式,如何確信它不會是又一個崇洋媚外者吹出來的泡沫? 其實,真正有錢包辦整座mall投資的人并不多。典型的美式mall是“橫向”發展的,一般只有一兩層,但擁有數百家商店和數千個停車位,很占地。但在中國,同樣大小的面積恐怕用于開發大型樓盤,誰敢用于低密度零售? 其實,Mall是中產階級的一種生活方式,除了購物,它提供娛樂休閑一站式服務。Mall銷售的商品和服務未必是最貴或最新潮的,而往往象征著進入主流社會,但主流卻不失其多樣性。青少年覺得mall很酷,放學后放假時流連忘返;成年人有事沒事也愛逛mall,使之成為一種習慣和嗜好。 美式mall的興起跟汽車文化有著緊密的關聯,它的前提是每個消費者都自己駕車前來,因此它需要設計比零售面積大好多倍的停車面積。中國的有車階級正在迅速崛起,但跟北美的汽車普及率相比仍差之千里,絕非幾年能趕上。再說在中國,即使是郊區,人口密度也要比北美高得多。這對于中國未來的mall形式肯定有影響,但這種影響究竟會使得中國mall更有中國特色,還是更容易照搬北美的模式,這將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問題。 從商業角度講,中國的mall完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間,建造成多層建筑,并縮小mall內部的公用場所,停車設施更不必學美國……但是,這樣的mall跟市中心的百貨大樓和高層商場會有本質的區別嗎?反之,較純正的美式mall以耳目一新的姿態,給消費者全新的購物體驗,從而可避免跟傳統商店的直接競爭。麥當勞和肯德基是這方面最好的旁證,在這兩家西式快餐店進入中國市場以前,很少有人看好這種餐飲模式,其產品更被視為味道怪異,難以取悅中國食客。如果說美式快餐給中國市場帶來了一種能使青少年“上癮”的飲食選擇,那么,美式mall一旦成功,對于中國傳統零售的沖擊更是無法估量。 應當說,最早的西式快餐其風險遠遠高于第一批mall的投資者。西式快餐如果失敗,屬于全功盡棄,而mall的價值相當一部分保留在地皮中,因此若需要轉向的話,改造開發仍會大有可為,而且mall屬于地方項目,品牌宣傳的投入較低,因此隨著泡沫消失的可能性也相對較低。然而,西式快餐西風東漸,有其他亞洲市場的經驗可資借鑒;但是,我們在香港找不到美式的mall,有“購物天堂”美譽的香港,什么地方都可以開設商店,但就是沒有mall,這不得不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說到底,這仍是一個城市結構和人口分布的問題。美國城市雖然有CBD,但多數人口卻居住在郊區,形成所謂的“bedroom community”,而像香港、新加坡這樣的亞洲城市不可能產生如此格局,不可能把城市的零售中心分散到幅員廣闊的市郊。 但是,在中國絕非不可能,中國城市的發展主要受限于公共交通設施,一旦捷運系統把軌道架到如今的遠郊,城市的格局很可能出現洛杉磯式的攤大餅,因此,作為郊區化寒暑表的mall前景非常看好。但話說回來,中國的人口數量決定了中國城市不會出現美國式的市中心“空城計”(指下班后市中心一片冷清),這也將決定中國的步行街、商業城仍會是本地人的主要購物場所,而不像美國那樣蛻變為純粹的旅游點。 當第一家或第一批mall在中國開張后,它們的成敗將直接影響到mall在中國的前途。快餐需要品牌,而mall本身沒有品牌,它的格局或經營模式并沒有專利權,因此中國的mall從股權到管理都是純粹的“中國制造”,到時會不會像主題公園那樣跟西式原版貌合神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