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銀行虛增貸款掩壞賬 半年1.8萬億漲速超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21日 07:12 《財經時報》 | ||||
央行金融運行報告稱,上半年商業銀行新增貸款相當于2002年全年數字,增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央行調統司人士認為,盡管背后真正原因還不確定,但調整中的經濟結構已面臨走回頭路的危險 □本報記者楊眉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公布了一份中國金融運行報告,結論是“上半年中國金融運行變化顯著”。參與報告撰寫的一位央行人士對《財經時報》說:“‘變化顯著’是官方保守說法。其實,上半年貨幣供應量和貸款規模增長完全可以用‘超常增長’來評價。” 他預言:“如果照此速度,信貸膨脹帶來的潛在信貸風險在未來3至5年將會顯現。不過,中央銀行完全有辦法控制信貸規模和提前化解一部分信貸風險。當然這還要考慮社會其他方面的認可和接受。” 絕無僅有的速度 央行7月11日公布的金融運行報告指出,1~6月各項貸款累計增加1.8萬億元,同比多增加9511億元。而1.8萬億元相當于2002年全年新增貸款的數字。 “這在中國貨幣市場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種增長速度絕對稱得上是超常增長。”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的人士說。 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主管信貸業務的副行長也認為,上半年商業銀行貸款增長速度“確實很快很猛”。“不過,即使中央銀行提高準備金和利率,我們的貸款規模也不會受多大影響。因為現階段增加貸款仍是商業銀行實現利潤指標的首選業務。提高準備金率等手段,只不過是增加借貸雙方的成本而已。” 自稱金融政策“左派”的某金融專家則認為:“央行的反應有些過于神經質。他們過分追求貨幣政策指標的平穩增長,而忽略了國民經濟的實際需要。” 更有學者向記者放出驚人結論:“新增貸款的數字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被國有商業銀行用來掩蓋不良資產而內耗掉了。這就是說,所謂新增貸款并未全部用于實際生產部門,而是在以‘借新還舊’的手段掩蓋壞賬——這當然是巨大的金融風險。最可怕的是,商業銀行內耗了多少新增貸款,央行自己都說不清楚。” 金融專家李健博士則判斷,目前貨幣供應量和貸款增長過快,并不意味著政策或機構上半年出了什么事。這應是近幾年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的遲滯效應。 “五小”死灰復燃 “盡管新增貸款過快的真正原因還不能確定,但惡果已經顯現。正在調整中的經濟結構面臨重走回頭路的危險。”央行調統司人士說。 今年上半年,中國的產業政策一直控制的“五小企業”(產品質量低劣、浪費資源、污染環境、技術落后、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涉及鋼鐵、石化、制糖、建材、采礦等行業的小企業)又有死灰復燃跡象。“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背后強大的銀行信貸資金推動。”央行人士判斷說。 低水平重復建設是新增貸款且潛在金融風險較大的另一重點。如汽車熱、房地產熱、地鐵熱和繼開發區熱之后的CBD熱等。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將貸款支持與免費土地、免稅等一起作為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造成大量靠銀行貸款完成基礎開發建設后不具備生產能力的“爛攤子”。 “形象工程”是貸款的另一投向。一些地方政府追求城市“綠化、裝飾化、燈飾化、廣場化”;企業追求“亞洲第一高”、“中國第一大”等噱頭工程。這些工程近80%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據介紹,在全國地圖上都找不到的一個小縣城,居然花3億元建了“形象廣場”,當地老百姓紛紛告狀,最終因某領導人一句“廣場不錯”的評語而不了了之。 通脹是貨幣政策大敵? 針對央行的金融運行報告,有學者指責其“太偏重總量分析,缺少結構分析,沒有指出哪一類貸款更超常或不正常”。 央行調統司有關人士也承認,不論是官方語言所說的“變化顯著”,還是私下“超常增長”,都是一個總量概念,或者說是總量分析的結論。 “判斷信貸規模增長正常與否,除了依據總量,更應看貸款的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央行過于看重貨幣政策本身的平穩運行,而淡化了現實經濟對貨幣政策的實際需要。具體表現就是對通脹持諱疾忌醫的態度。”央行某自稱“金融政策左派”的人士對《財經時報》說。 “高增長、低通脹”一直是中國貨幣政策夢寐以求的目標。“在市場發達國家,適度的通貨膨脹是經濟增長的潤滑劑。這一理論已成為學界和政府決策層的共識。”該人士介紹,對市場經濟而言,通貨膨脹就像人體的感冒現象。“央行的角色就像醫生,既不能談虎色變,也不能置之不理。但是,中國貨幣政策當局目前對通貨膨脹的認識似乎還停留在“遠古時代”,似乎一有通脹跡象,就說我們的貨幣政策出問題了。” 不過他承認,央行作為貨幣政策制訂者,追求穩健、偏向保守“沒錯”。美國的格林斯潘動不動就出來“潑冷水”,但這種行為不是拒絕通脹,而是類似醫生對感冒的治療措施。 有起伏就不叫穩健? 金融專家、博士生導師李健認為:“從周期的角度看,目前貸款增長過快并不意味著央行的貨幣政策出現了問題。” 她說,盡管經濟周期與貨幣運行周期兩者時間上不同步,但運行規律應是一致的。幾年來,央行正是在不斷的松與緊的循環調節中實現貨幣政策的穩健目標。對目前貸款增長過快的現象,她認為是三大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第一是貨幣政策本身的因素。1999年開始,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偏松、利率較低;而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數據的影響不會即時顯效。今年上半年體現的貨幣供應量和貸款增長過快,正是近幾年偏松的貨幣政策時效滯后的集中體現。 第二是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向好。連續幾年擴大內需,現在,中國幾乎所有指標都已進入持續增長階段。上半年國民經濟增長強勁,各種貸款需求增加是必然的。 第三,同期增加的存款為貸款增加提供了資金基礎。央行報告的分析是“各項存款增加較多”:6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20.7萬億元,同比增長21.9%;1~6月各項存款累計增加2.3萬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為19.4萬億元,同比增長23.3%。 控制貸款能否要銀行的命 “貸款需求和存款同時增加,對商業銀行當然是好事。”某商業銀行副行長對《財經時報》說,“上半年我們的貸款規模增長了22%,利潤指標也超額完成。” 現階段中國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主要還是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利息差。據這位副行長介紹,銀行每年的利潤指標由銀行董事會制定,總行再根據利潤指標“倒推”放貸規模,并分攤給每個分行,而利差之外收入對利潤指標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其實,高額利差又豈止只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命根子”。據2000~2001年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損益平衡表顯示,國有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中,利息收入占了約70%。 對于央行所說的調整準備金率的措施,一商業銀行行長說:“這對我們控制貸款規模意義不大,只不過同時提高了借貸雙方的成本而已。” 央行下一步將如何調控商業銀行的貸款行為? 中央銀行研究局的一位專家認為,調控的目標不應僅限于總量控制,重點應針對信貸結構的調整。因為惡性通脹的實質是信貸結構的失衡。他分析,中央銀行一般是通過發布有關消費信貸、產業信貸的指導意見,來實現對信貸結構和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例如最近央行發布關于房地產信貸政策的文件,正是結構調整的體現。 李健博士的看法是,目前央行要做的并不是馬上采取緊縮措施。而“調整準備金率”等說法更傾向于一種預警。“因為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畢竟不是純粹的技術,而更像一門藝術。” 輔文: 國有銀行是否在“惡作劇” 有學者指:上半年新增貸款絕沒有這么多,1.8萬億只是國有商業銀行將不良資產偽裝成新的貸款,從而虛增了貸款數額 本報記者楊眉 根據央行金融運行報告,從貸款增加的投向上看,短期貸款累計增加7125億元,同比多增291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593億元,同比多增加3374億元;票據融資余額為9163億元,同比增長1.1倍,多增加2582億元。 7月14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時提出,要深入分析和高度重視目前貸款快速增長的原因,以及可能引發的風險。 但是,有學者對此并不以為意,“真正的新增貸款絕沒有這么多。1.8萬億只是國有商業銀行‘惡作劇’的假象”。 “惡作劇”是針對近來盛傳的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內耗的說法。即國有商業銀行公布或賬面顯示不良資產率降低,實際上并沒有下降,只不過是通過財務處理,通過展期(把貸款期限延長)和轉貸(把舊貸款變成新貸款)等方式,將不良資產偽裝成新的貸款,從而虛增了貸款數額。 比如,央行的報告中,并未列出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貸款的增速各是多少。而據記者調查,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對“上半年新增貸款的數字”反應截然不同。在采訪中,某股份制銀行將1至6月末的各種數據一一詳盡告知,而某國有商業銀行對此則諱莫如深,多以“不便”為由拒絕。 就在國內還在對國有商業銀行“惡作劇”做出種種猜測時,《華爾街日報》7月16日刊登文章說,標準普爾的分析師認為,中國今年上半年國有商業銀行的新增貸款中,80%用于內耗。 早在今年1月,高盛的兩位知名經濟學家胡祖六和約翰·安德森共同撰寫了一本名為《關于中國與世界的五大神話》著作,其中論述“中國的通貨緊縮實際是貨幣性問題”時指出:“在中國,總的貸款規模夸大了經濟活動中新生信貸的‘實際’增長率。隨著最近十年間不良貸款比例的激增,國有商業銀行要全部核銷損失是困難的。因此銀行只能通過延展未收回貸款,將應收利息資本化來避免資本金損失。” 他們認為,銀行賬面資產的增加并不代表有更多的新資金投入經濟發展,而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維持賬面上不良資產的會計成本——這實際上“吃掉”了一部分流動資金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