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低質量差 中國摩托車在國際市場能開多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16日 07:34 中國經濟時報 | ||
范媛 7月8日,新大洲本田摩托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序宏正式對外宣布:“由新大洲本田制造的Today50CC踏板車向日本出口突破10萬輛,預計在7月底,這款車將會實現占有日本摩托車年市場份額1/8的目標。”盡管上半年摩托車行業產銷利好頻出,但這一消息的爆出還是令業內人士為之一振。 在日本摩托車市場上銷售的這10萬輛整車采用雖然是本田的品牌,但包括發動機在內的零部件都是在中國本土生產的,這不僅標志著中國整車制造的成熟,而且為“中國制造”在日本消費者心中的價低質差形象摘了“帽”。 “中國制造”摩托車征服世界摩托車強國 從我國對外出口第一輛摩托車開始,主要的出口國都是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對于日本市場我國一直是望塵莫及。在消費方面,日本人習慣于光顧鬧市區豪華的超級購物中心,特別鐘情國際名牌,尤其是汽車、摩托車的消費,主要集中于歐美或者是日本本土生產的知名品牌,“中國制造”只能在門外張望。就是在這樣一片看似高不可攀的市場上,新大洲本田卻踏踏實實地占領了一席之地,獲得了12.5%的市場份額。 Today在2002年8月登陸日本后,便以蛙跳的速度,一躍成為日本市場銷售第一的車型。新大洲本田讓挑剔的日本消費者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接受“中國制造”,業界普遍認為并非偶然,因為中國產品的品質已經達到先進水平,加之生產成本比較低,價格上優勢明顯,有一定的綜合競爭實力。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會長李慧芬對此表示:“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研發國,多年來都是向其它國家出口技術設備和產品的大國,而且日本摩托車質量標準普遍高于國際通用標準,日本用戶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的。新大洲本田摩托車有限公司能夠迅速得到日本用戶的認可并取得如此巨大的出口量,說明其產品的質量經得起日本標準的檢驗和日本用戶的挑剔,也充分證明了中國摩托車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低端產品撐不起世界強國 對于中國摩托車業來說,出口正在越來越成為眾多企業寄予厚望的增長點。 據中國海關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2002年中國摩托車、摩托車發動機及摩托車零件出口創匯12.74億美元,比2001年的11.1億美元增長了14.8億美元,創下了中國摩托車工業出口創匯最好水平。從1990年中國摩托車產品開始走出國門至2002年,出口數量一直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良好勢頭。尤其是日本從中國進口量的增加,使“中國制造”的產品形象大為改善。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摩托車產品的出口仍然集中在中、小排量范圍內。幾年前在分析中國摩托車生產企業與國外摩托車企業的差距時,中國業界的領軍人物們就認為,這將是影響中國摩托車出口、特別是影響出口歐美國家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摩托車消費主要集中于休閑、娛樂等功能,對大排量車的需求量比較大。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秘書長楊振恒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國際市場上150CC的大排量高檔摩托車都是作為飆車用,它的造價并不比一輛小轎車便宜,我認為我國有實力的企業會朝這個方向去做,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 然而,摩托車產量第一的中國在2002年的出口中,大于800CC排量的摩托車只有區區的1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國外銷摩托車在排量上能有所提高,將在國際市場上占有更大的份額,出口創匯額還將得到大幅度增長。中國摩托車界要想做大做強,成為強者,要走的路還有很遠,要生產低價位、高質量的大排量車,首先要提升技術核心力量。“商品價格便宜對客人是非常有誘惑力的東西,但是從一個企業長遠的角度看,不斷提升技術,把技術改革進化,這才是作為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總體目標。”本田中國區總代表門脅轟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悉,目前中國生產的大排量產品無法滿足國際市場的要求,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力量,只能借助國外的技術支持,像新大洲和本田的結合,大長江和鈴木的聯姻,錢江與歐美技術的交流,使得這些中國企業不僅在境外市場占有相當份額,而且逐漸顯露出優勢,并為其創造了較好的利潤。 品牌與“中國制造”是走出去的捷徑 在新大洲和本田的合作中,新大洲本田在中國采購零部件而使用“HONDA”品牌,出口后便比在中國的價格高了很多。這么做一方面是借助與國外知名品牌的合作,提升與推動我國摩托車的技術含量和生產水平;另一方面也不失為“走出去”的一種捷徑。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仍處于工業化過程中,其中工業生產的擴張能力與國人的消費能力擴張在時間上的不同步現象較為嚴重。而在摩托車行業中,由于目前國內部分城市采取“禁”、“限”措施,國內摩托車消費出現了萎縮,緩解這個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擴大出口、占領世界市場。當一個企業的生產規模達到足以左右市場供給的時候,其成本和價格就在市場上獲得了充分的發言權,而在“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品牌的漫長征途中,先期借助世界著名品牌可使中國摩托車企業在全球市場占據相當份額,只有經過一段陣痛之后,“中國制造”才有望在世界制造的價值鏈中占據高端位置。 免費注冊上網開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