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醞釀國有資產掛牌交易 產權市場兩強競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14日 08:08 《財經時報》 | |||
市產權交易中心和中關村技術產權交易所都有機會:誰設計的方案獲得通過,試點企業的改制重組及產權轉讓就可能在誰的平臺上進行,競爭在所難免 本報記者歐陽澤宏 北京中關村技術產權交易所(下稱“中交所”)的工作人員近來非常忙碌。總裁熊焰教 來自市體改辦的消息稱,同時參與調研的機構有6家之多,其中包括研究機構、中介公司和北京市政府批準組建的一家綜合性產權交易機構——北京市產權交易中心(下簡稱“交易中心”)。 按照北京市產權交易管理規定,市轄國有產權交易都要在產權交易中心進行。中交所和交易中心同為政府指定的交易平臺。 知情人士透露,這兩家“誰設計的方案獲得通過,試點企業的改制重組及產權轉讓就很有可能在誰的平臺上進行”。 面對國資產權交易的“大蛋糕”,激烈角逐一觸即發。 調研等于機會 相比上海、深圳動輒百億元的國資處置“大手筆”,北京的國資改革一直保持低調。熊焰評價:“北京是首都,強調的是穩定第一。大規模行業重組必定涉及人員調整,會影響到最底層。而且北京就在各大部委的眼皮底下,改革動作自然更加謹慎、低調。” 隨著國資委的成立以及《國有資產管理暫行條例》頒布,各地都加快了國有資產處置的步伐。去年11月,北京市財政局將下屬的企業一處、企業二處合并,為下一步成立國資辦做準備。而北京市體改辦的此次調研行動,無疑是北京市將加快國資處置的另一個前兆。 據內部人士透露,這次調研工作始于今年初北京“兩會”之后,調研面非常廣,涉及市轄多家市屬國有企業。北京市政府極可能挑選其中的四五十家企業作為改制重組試點,并準備轉讓部分國有產權,引入不同性質的投資方。 《財經時報》向北京市體改辦電話求證此次調研計劃時,對方以“還不到說的時候”為由,謝絕了記者的采訪。 據悉,這些國有資產能否掛牌轉讓,還存在一些政策性問題,譬如許多企業原本只是政府的一個項目,根本沒有注冊資本金,所有者權益的問題也很難界定。一些國有企業的銀行債務和人員負擔也極嚴重,這最終可能還要看政府的“扶持力度”。 角逐在所難免 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成立于1996年12月。北京市政府曾以“90號令”頒發《北京市產權交易管理規定》,明確規定“本市所轄國有產權的交易,應當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城鎮集體產權以及其他產權的交易,可以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進行。” 中交所的前身則是隸屬于北京市科委的事業單位——中關村技術交易中心。由于北京市技術產權交易政策的限制,他們并沒有拿到北京市企業國有產權的交易特權,現有業務只能在傳統的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層面展開。 但今年3月,中關村技術交易中心正式改制成中關村技術產權交易所,開始涉足產權交易。北京市政府以“120號令”的形式頒發文件,明確表示“《北京市產權交易管理規定》中對北京產權交易中心職能的規定,同樣適用于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中關村技術產權交易所”。這使得中交所與交易中心并肩介入國有產權交易的角逐。 新成立的中交所脫離了事業單位外殼,成為一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中介機構,這或許是他們最大的優勢。中交所還引入了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中關村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創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家政府機構和實力企業為股東,這不啻于一個良好的“社會關系網”。 據中交所副總裁梁雨介紹,目前他們已完成了市值為20億元的產權交易量,其中也牽涉到一些國有產權的轉讓。 競爭關系微妙 業內人士分析,北京市政府如果拿出四五十家企業作為交易試點,其資產原值總額估計不會低于50億元,產權交易所的授權經紀人根據成交額協商的交易傭金,可能達到5億元。 按照“交易所收入和經紀商的數量及其交易量掛鉤”的交易機制,交易所一般要從經紀商的傭金中抽出10%左右形成自身的業務收入。這意味著,如果交易所能夠拿到這部分國資交易,至少能有2500萬元傭金分成。這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隨著交易量提高,交易所的會員收費也會水漲船高。 熊焰在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并未否認中交所和交易中心之間的競爭關系。但他更強調兩家的業務側重點不同。他說,兩家交易所雖然同為北京市政府批準的國有資產交易平臺,但交易中心的業務側重于國有資產產權交易,中交所更側重于科技型企業產(股)權融資、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托管和金融創新服務。 他強調,今年3月中交所和交易中心已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暢通的聯系溝通機制,在統一規范服務程序及收費標準、設施、成果、信息數據共享、人員培訓、宣傳推廣等方面開展合作。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預測,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面,仍將促使兩家交易所的競爭關系微妙異常。
免費注冊上網開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