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時評:三峽電力入網在即 缺電就不競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08日 11:31 南方都市報 | ||
經濟時評 來自國家電網公司的消息稱,三峽電的價格問題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三峽電力平均落地電價是0·32元/千瓦時。 目前,廣東將以什么價格購入三峽電尚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峽電在廣東 這當然是件好事。但是作為電力消費者,電力市場的競爭并不能轉化為我們看得見的好處。最根本的問題是廣東缺電的情況還沒有緩解的希望,區區300萬千瓦的三峽電也只是救急而已。十五期間,廣東還缺2000萬千瓦的電。盡管廣東想了各種辦法來拓寬電源,比如申請更多的西電,上馬一批大型的骨干電廠和電網建設,甚至向香港增購電力,但是廣東電力供不應求的格局很難被撼動。這樣的供求關系,使得廣東在全國高居首位的電價的下調空間極為有限,廣東電力何時才能進入真正的市場競爭,目前我們還看不到苗頭。 廣東在電力體制改革方面應該說一直走得比較快,政企分開、廠網分開在全國都是最早的地區之一。但是最關鍵的第三步改革———競價上網,把單一的供電市場變成供電和用電的市場———廣東卻沒有辦法邁出實質性的步伐。普遍的觀點是,只有在供電有富余的情況下,才談得上競價上網。這樣看來,廣東電力市場要真正實現競價上網,大概還需要8到10年的時間。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等到電多了才能實現電力的市場化改革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飛的觀點也許可以促進新思路的產生:“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電網公司同時作為單一買方和單一賣方,只要存在單一購售方,市場信號就反映不到終端客戶那里去,用戶就沒法體會到競爭的好處。如果因為缺電就不實行競價上網,就無法用市場信號引導投資,電力市場永遠難以達到平衡。" 馮飛認為,打破目前單一購售體系的辦法之一是允許電廠對用電量大的客戶實行直供,這樣發電廠因為競爭降低的電價,用戶才可能從中獲益。 照這樣的思路,全國最缺電的廣東也許真的還可以在電力改革上再次領先,同時有效控制在廣東投資的企業的生產成本。從投資環境的角度講,這可能比幾家電力企業的效益或生死更加重要。 田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