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旋風席卷銀行業 銀監會給銀行“全面體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07日 09:59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多年以來,銀行業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隨著市場化的程度不斷提高,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為了銀行業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近期,銀監會、審計署、財政部全面出擊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銀行界的新聞特別多,一方面是銀監會等監管部門對四大商業銀行的各種“檢查”,另一方面是各種違規違法事件的頻頻曝光。一時間,銀行業好似正在遭 在這場“監管旋風”中,從銀監會、審計署,再到財政部,幾乎該出手的監管部門都出手了。由于這場“監管旋風”來勢迅猛,而且主要集中在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一時間,作為中國銀行業“四大金剛”的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 一些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多年以來,銀行業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隨著市場化的程度不斷提高,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為了銀行業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進一步加強監管無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時的。 銀監會給銀行做“全面體檢” 在今年上半年的各種金融新聞事件中,銀監會的成立無疑是最受人關注的。今年4月28日,一塊寫有“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牌子在北京市西城區成方街33號門前悄然掛出。從這一天起,中國銀監會正式開始履行職責。有著豐富的銀行管理經驗的原中國銀行董事長劉明康出掌銀監會主席一職。 在人們還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銀監會的成立會對中國銀行業帶來何種影響時,這個剛剛掛牌的機構就迅速開始它的一系列行動。5月27日,銀監會發布了一則消息說,近期正在部署對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非信貸類資產進行檢查。 根據銀監會的說法,此次對非信貸類資產的檢查,目的是全面掌握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非信貸類資產的總體情況和風險狀況,是否按照規定的會計制度和會計科目準確核算各類非信貸資產,有無違反會計制度、亂用會計科目的現象;調查各類非信貸資產的風險損失情況,分析形成損失的主要原因。 緊接著,6月24日,銀監會又發出通知,將對工、農、中、建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表外項目和表外業務情況進行全面調查。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在解釋這項行動的目的時說,近年來,商業銀行為增強自身競爭能力,表外業務發展迅速,種類和交易量不斷增加,潛在的經營風險有所顯露。由于表外業務風險是銀行整體風險的一部分,隨時可能轉化為表內風險,而且有些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潛在風險較大,為實現商業銀行整體經營風險的下降,完善風險內控機制,必須在強化表內業務風險監管的同時,嚴格防范表外業務風險。 事實上,無論是對非信貸類資產的檢查,還是對表外業務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其實都不突然。銀監會正式掛牌之后,就向外界透露過它正在布置四項現場檢查,其中就包含對非信貸類資產現場檢查和表外資產現場檢查。另外兩項是對貸款五級分類現場檢查和特定貸款現場檢查。 審計署緊盯國有銀行 如果說,銀監會的檢查還只是出于“摸底”目的的話,那么,審計署近來的一系列行動就帶有很強的查處違法亂紀行為的用意了。6月25日,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作審計工作報告時,以異乎尋常的坦直態度把建設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丑事”全部曝光。 建設銀行被審計署揭出的問題主要有兩類:一是隱瞞收入、盈虧不實、私設“小金庫”等問題;二是違規經營,主要是違規放貸、違規簽發及貼現承兌匯票、高息攬存和違規拆借。 審計發現,建設銀行經營管理中還出現了一些新的違規問題,帶來新的經營風險。主要是在個人信貸業務中,一些分支機構超限額發放消費貸款、發放無指定用途或虛假的消費貸款以及“零首付”個人住房貸款,大量貸款被用于炒股、還債等。 審計署還抽查建行廣州地區8家支行的樓宇按揭貸款,發現有10億元是虛假按揭,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內外勾結,騙取銀行資金。如廣東省汕尾市公安局某副局長,1998至1999年,冒用他人名義,出具虛假證明,騙取建行廣州市芳村支行按揭貸款3793萬元,有3270萬元已無法追回,其中轉入該副局長等人個人賬戶的2576萬元全部被提取現金,去向不明。 至于農業發展銀行,主要是財務管理問題。1995年以來,農發行總行通過虛列支出套取資金、變相融資收取高息等方式,私設“小金庫”,累計金額達5736萬元,這些資金的管理使用混亂,不少支出沒有必要的批準手續和會計記錄。1996至1999年,農發行總行以租賃的名義,委托一公司購買電子設備和汽車等固定資產,總金額9.2億元,其中8.1億元曾被挪用投入股市,進行股票買賣,所獲收益去向不明,涉嫌重大經濟犯罪。 這次審計,共發現建行、農發行系統經濟犯罪案件線索52起,涉案責任人75人。 次日,建行即向新聞界作出表示,已經迅速查處整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自今年初以來已處理474名責任人。 建行一位負責人說,根據審計報告反映的21起經濟案件線索,建設銀行已處理8起經濟案件,處理責任人39名;正在處理的7起;待處理的6起;對其中性質嚴重的原汕尾市公安局某副局長出具虛假證明、騙取銀行資金的問題,建設銀行追究了8名有關人員的責任,包括處級干部3人,科級干部2人。 300名審計員秘密出擊中國頭號銀行 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檢查是最近幾年金融審計工作的重點。從1999年開始到2001年,審計署就對四家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了第一輪全面的檢查。從去年開始的是第二輪,建行和農發行首當其沖成為審計對象。 來自審計署的非正式消息說,今年的金融審計重點是工商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的審計。這項行動據說已經部署完畢。 人們都知道,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工商銀行的規模最大,資產總量占到中國商業銀行國內資產總和的四分之一,其存款額也居全國商業銀行之首。正因為如此,在本次審計進點前,審計署金融司、計算機中心以及參加審計的各特派員辦事處,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基礎工作,包括開展審前調查,了解工行的基本情況,收集、整理、編輯國有商業銀行審計法規匯編,制定詳盡的審計實施方案。 “我們已經組織了18個特派員辦事處近300人深入各地開展工作,但是我們檢查的范圍絕不僅限于這18個地區。”審計署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總之這次檢查是覆蓋全國的。比如在總行查出某地有問題,我們就要繼續檢查那個地區,而不管它是不是在18個特派辦之中。” 據這位工作人員說,此次對工行的檢查重點也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資產、負債、損益”。主要依據《審計法》,圍繞控制風險、提高效益、規范管理這三方面進行全面檢查。 據透露,對工行的大規模審計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結束,具體的時間還要根據工作的進展來決定。至于在這次審計中會發現工行的哪些問題,現在還不好預計。 財政部:今年檢查重點是銀行 就在銀行業遭遇銀監會、審計署的檢查之際,不久前財政部也發出了一個通知,決定于今年6月至9月中旬,在全國范圍內組織一次會計信息檢查。 這雖然只是每年一次的例行檢查,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會檢”檢查的重點依次為金融業、建筑業、被注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或拒絕表示意見的企業以及部分民營企業,同時,通過檢查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延伸檢查部分上市公司。 一位知情者透露,“金融業的檢查重點是銀行”。 由于此次會計檢查的時機敏感,尤其是把金融業中的銀行列為檢查重點,使此番檢查的意義不同尋常。 據了解,本次檢查財政部主要采取組織駐各地專員辦就地檢查、就地處理的方式。檢查工作結束后,財政部將在全國范圍內發布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檢查內容為被檢查單位2002年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性以及所涉及的部分事務所的審計質量。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被檢查單位是否執行會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二是會計師事務所是否按《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履行審計程序和出具審計報告,等等。 財政部的會計檢查與銀監會的檢查有所不同,銀監會的檢查更傾向于制度的檢查,比如貸款程序是否合規,投向是否合理,與會計檢查相比范圍更寬,主要依據是《商業銀行法》以及相關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而財政部的會計檢查依據是《會計法》,主要檢查會計信息,但二者在銀行不良資產的核銷上有交叉。 此次財政部把金融業特別是銀行列為會計信息檢查的重點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一個比較合理的猜測是,近幾年商業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處理不良資產的壓力增大,雖然在總體上各銀行的不良資產率有明顯下降,但這中間究竟有沒有水分?相當多的人表示了懷疑。 監管旋風還要刮多久 從銀監會的業務檢查,到審計署的金融審計,再到財政部的“會檢”,具體的目的不同,方法也不一樣,如果孤立地來看,它們都是正常的監管行為。但這些連串的行動由于正好與不久前發生的“中銀香港高層驚變”、“上海首富被查案”在時間上相前后,這就使得這些監管行動具有了內在聯系的意義了。 “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比例比較高,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風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留給商業銀行和銀行監管當局的時間已經十分有限。”上任不久的銀監會主席劉明康面對中外記者坦率地說出了心頭的憂慮,這句話或許也能解釋高層為何重拳出擊銀行業的良苦用心。 實際上,這一系列的監管行動,都來源于今年2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金融工作的具體部署。這次會議強調得最多的一點是“加強監管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會議之后,一個專門負責金融機構日常監管的政府機構----中國銀監會很快就成立了。這個機構被賦予“制定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的規章制度和辦法;審批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其業務范圍;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現場和非現場監管,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等職責。 劉明康主席在銀監會掛牌的當天就對外表示,今后一段時期內銀監會監管工作重點是:促進銀行繼續降低不良貸款比例,推進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步伐,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 上文已經提到,銀監會正在布置四項現場檢查,除了對非信貸類資產現場檢查和表外資產現場檢查外,還要對貸款五級分類和特定貸款開展現場檢查。而后兩種目前還未開始實施。 而從審計署傳出的消息說,審計署已經完成了對今后五年審計工作的發展規劃。按照審計署的這一“五年計劃”,在金融審計上,今后審計署將以國有商業銀行為重點,揭露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改進國有商業銀行審計方式,逐步實行聯網審計,同時逐步加大證券保險和政策性銀行的審計力度。 審計署還表示,為了更好的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將積極實行審計結果公告,到2007年,力爭做到所有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項目的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及其它不宜對外披露的內容外,全部對社會公告。 至于財政部方面,雖然沒有公布今后一段時間對金融業檢查的計劃,但從今年“會檢”把金融業列為頭號對象這一點來推測,其今后的對銀行的檢查力度肯定是越來越大。 綜合各方面的消息來看,這場針對銀行業的監管旋風不會很快消停,而目前也許僅僅是開始。(記者林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