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收費告別紙上談兵 滬上銀行醞釀價格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04日 11:18 中國新聞網 | ||
中新網7月4日電 由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日前公布,其預示著銀行對中間業務收費不再是“紙上談兵”。可奇怪的是,滬上銀行反應異常平和。上海文匯報報道說,圈內人士普遍認為,滬上銀行很可能悄悄打起一場價格戰。 大銀行希望收費 滬上的幾家大銀行對記者的采訪要求表示為難,好不容易約到工行上海分行個人金融部負責人高臨,他也只給記者10分鐘時間。盡管工行早在4月份就率先對牡丹卡跨行取款收取2元錢的手續費,在滬上所有銀行中屬第一,但對于究竟已收了多少費用還是三緘其口。高臨說,至于以后如何收費要等總行的通知,他們不好說。他個人以為,從與個人儲戶關系密切的“大額取款”、“清鈔清點”等情況來看,“零鈔清點”收費是最迫切的。 不過,從這位負責人不多的話語中,還是可以窺探出工行對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的基本態度,那就是盡可能拓展這塊利潤源。高臨說,4月份開始的跨行取款收費在社會上的反響并不很大。以后實行的收費分兩種類型,即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前者要求“保本微利”,后面這塊沒說,那么是否預示著銀行可能的利潤空間會大些呢? 對于以后規定“可以”收費的項目,工行是不是就會收呢?高臨說,服務收費有利于銀行開發創新產品,只要開這個口子,應該就會收費。看來,像工商銀行這樣網點多、影響力廣的大銀行,對收費態度較為積極,正如高臨所言:“品牌就是價值。”收費將為大銀行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 小銀行心態復雜 就在知名大銀行對收費躍躍欲試時,從民生銀行上海分行傳出消息,該行調低了三項涉及個人客戶的中間業務收費標準,一是對通過自助設備異地本行轉帳由原來每筆收費5元調整為不收費;二是電話銀行異地本行轉帳收費標準由原“按交易金額1‰、最低1元、最高200元”改為“最高50元”;三是委托貸款手續費由原來“按貸款金額2‰,不低于1000元”改為“取消1000元的收費下限”。 民生銀行有關方面解釋說,調低收費蘊含著一定的經營導向,即提倡通過電子銀行這種服務方式。但該行選擇此時推出“降價”,是否也是一種策略呢? 其實,民生銀行的做法代表了一批中小型股份制銀行的心態。他們對收費總體上表示歡迎,畢竟它將增加銀行的收入;但他們又不想因為收費而流失客戶,畢竟他們的影響力還不如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而且他們還想通過“不收費”的宣傳效應來聚集更多的潛在客戶。 價格戰會開打嗎 正是因為有不同的心態,圈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銀行中間業務收費辦法的正式實施,滬上銀行很可能悄悄打起一場價格戰。 去年,圍繞“外匯寶”的手續費問題,價格戰在銀行界首開先河,但卻被緊急叫停。圈內人士預計,今后,在銀行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的范圍內,各家銀行可能還是一個價,但在另外一些市場調節的領域,各家銀行的收費很可能不會一致。類似去年的炒匯手續費的價格戰,將完全有可能再度發生。 民生銀行一位負責人這樣說,從早先的免費服務到后來的有償服務,從定價行為的行政化到市場化,從收費的單一制到現在的分層次、多種類,銀行的服務收費從一個角度上折射出國內金融業思維方式和經營理念的巨大轉變。(上海文匯報記者王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