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革了老寫字樓的命 健康定位再一次成焦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27日 08:24 北京娛樂信報 | |||
隨著SARS“風暴”的結束,有關寫字樓的健康、定位再一次成為焦點。痛定思痛讓這樣的老生常談又被擺上了桌面。在近日舉行的健康寫字樓研討會上,專家們再一次強烈呼吁有關部門應出臺相應的行業標準。而早在疫情嚴重時,敏感的開發商已經開始了改造寫字樓的龐大工程。 中關村率先變革 這場由于SARS影響而突如其來的寫字樓革命,其實主要表現在寫字樓建筑結構和公共衛生系統上的革變。京城許多寫字樓都在SARS之時,對原有建筑結構及公共衛生系統做了很大調整。任志強旗下的尚都·國際原來就準備安裝中央空調系統,SARS之后都改成了單元式中央空調,即每個分割單元獨立使用空調。中關村著名寫字樓左岸工社、學院·國際、億城中心等都做出了相應調整。這也使得CBD、中關村京城高檔寫字樓最為密集、競爭最激烈的地區,再次劍拔弩張。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競爭中中關村明顯占到上風。 在以往CBD、中關村寫字樓大戰中,大多數是CBD跑在前面。而這次革變中CBD卻是落后了一步。目前,中關村的左岸工社、學院·國際、億城中心、輝煌時代等眾多著名寫字樓都紛紛樹起了健康寫字樓的大旗。在CBD地區,除了華遠地產任志強旗下的尚都·國際打出健康寫字樓的牌子外,其他再打健康牌的寫字樓并不多見。 通風比消毒更重要 “防病毒,通風比消毒更重要!”經過SARS的洗禮,這個道理已經人所共知。而傳統的寫字樓模式,就是鋼筋水泥外加玻璃幕墻,雖然顯得富麗堂皇,但是通風效果比較差。因此,通風也是各大樓盤打響寫字樓革命的第一槍。 把一只大天牛作為樓盤標志的左岸工社在業界內外以另類著稱。不過,這個另類卻成了這次寫字樓革命倡導者之一。其總經理林澗——這個設計師出身的老總對于一個健康的辦公環境更是深有體會。林澗說,SARS啟蒙了人們對于傳染病的系統隔離防護意識,啟發了人們對辦公樓的通風要求、公共衛生體系、中央空調及電梯問題的重新認識。其實,不管有沒有出現SARS疫情,寫字樓首先需要的是樓體自然的通風條件。并表示,早在兩年前為該樓申請立項時他就考慮到了以上的問題,作為板式寫字樓,左岸工社樓寬盡管近100米,而進深卻只有30米,不但外形獨特而且絕對的保證南北陽光的通透,而且每個可分割最小單位中,均能保證有兩扇窗戶開啟以自由通風,而包括大堂所有的公共空間都可以自然通風,這點在京城也是絕無僅有的。 任志強也認為,寫字樓必須處理好建筑布局的合理性與通風的關系。要把建筑設計和環境設計結合起來。在高層和矮層用一種強制方式隔離,以盡可能利用自然條件彌補建筑的缺陷,目前尚都·國際就是采取這種方式來達到自然通風的效果。 中央空調要退役 傳統中央空調一般采用相對封閉的內循環模式,回風經過簡單的過濾之后在樓宇內各單元之間反復循環利用,缺乏足夠的新風注入。“就像在一個盆里洗手,雖然手在一遍又一遍地洗,但水卻沒有更換。”專家們這樣形容中央空調。在SARS疫情最嚴重時,很多人竟到了談中央空調色變的地步。因此,寫字樓空調系統也是這次寫字樓變革的重中之重。 尚都·國際原來準備安裝中央空調系統,SARS之后都改成了單元式中央空調,就是每個分割單元獨立使用空調,而左岸工社所采用的單元式中央空調的空氣循環則全部采用室外送風。學院·國際則采用地熱分離式空調,輝煌時代也進口VAV中央空調系統特有的變風量加鮮風技術。 任志強認為,傳統中央空調會造成病毒交叉感染,且使用成本較高。在SARS時期,單元式中央空調的優勢明顯體現出來,而且有利于人身體健康。今后,隨著一些健康寫字樓標準的出臺,傳統中央空調也將逐步被取代。 把電梯相對隔離 在寫字樓變革中,公共衛生系統,尤其是電梯廳和候梯間的衛生更是不容忽視。它也成了此次寫字樓革命的重點之一。林澗認為,除了樓體結構設計和室內空氣循環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保證在公共空間的人員流通速度,減少人員聚集的時間。在辦公樓里大家會擁擠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場所,就是電梯廳和候梯間。其次,公共衛生系統的相對隔離。據了解,尚都·國際和左岸工社以及學院·國際都是將衛生間單獨設計,相當于設計了兩條衛生系統。 任志強也認為,采用相對隔離的衛生系統,客戶既可以選擇每層所在的公共衛生系統,也可以選擇在辦公區域內單獨設置的私屬衛生系統,這樣就避免了傳染病的擴散。沒有疫情的時候,可以留用,發生疫情的時候立即起到作用。 任志強還表示,這次SARS出現,很多吃飯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了,在辦公區內單獨設置茶水間、咖啡廳,等于有一套上下水和熱源系統。雖然這在建筑中增加了很多費用,但這兩者實際是對區域性隔離或者使自己辦公區域成為一個獨立系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業內人士指出,寫字樓健康問題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寫字樓是企業個人完成程序化、事務性工作的場所,而非企業張揚個性、推崇創造力的工具。整齊劃一的辦公格局壓抑了人們的創造、創新的欲望。正如失去了創造力的員工最終只能淪為企業的“執行機器”,失去了活力的辦公環境也只能成為一具桎梏企業活力的“工作囚籠”。如何營造一個健康的辦公環境第一次成為人們掛在嘴邊的議題。然而,健康也好,環保也罷,都不是開發商能夠一蹴而就的“特效藥”,建造一棟“健康”寫字樓的前提條件是需要有一家為“人”服務的開發商。 信報記者鄒玉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