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粵水災再揭農險傷疤 法國保險商開出處方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5日 11:14 《財經時報》 | ||
湖南、廣東初估洪災損失20億元,獲得保險補償的數額不到100萬元;法國安盟保險集團欲借“財壽合一,肥瘦平衡”的新理念、新產品贏得中國農險市場;在他們眼中,“農業保險”應轉化為“農村保險” 本報記者 魏璇 法國安盟保險集團擔心:SARS瘟疫可能影響他們在中國四川開設分公司并涉足農業保險的進程。此前,安盟保險集團總裁讓·阿澤馬在今年5月舉辦的“中國農業保險論壇”上再次向中國保監會和農業部門表了態——要給中國農民提供“一攬子保險計劃”。 “不到一年半時間,總裁曾三次訪華進行公關,希望獲得營業許可。”安盟集團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宏毫坦言,“安盟進入中國農業保險市場愿望強烈。” 與安盟的熱心相比,中資保險公司正在以復雜的心情面對湖南、廣東還在發展的汛情。據《財經時報》得到的消息,洪災已給這兩地造成了近2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但截至5月21日,保險公司接到保險理賠的報案合計不到2000萬元人民幣;而人保估計,其中遭受嚴重損失的農業部門核賠后,獲得保險補償的數額將不到100萬元。主要原因之一是,保險公司沒有將洪災劃進保險范圍。 “但出于政治上的壓力,我們不得不堅持開辦農業保險。”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農業保險處處長直言不諱地說。作為中國僅有的兩家承保農險的公司之一,人保的農業保險收入正以每年超過15%的速度縮減。“不賺錢,我們商業保險公司賠不起”。 圈定四川 早在1900年,法國農民以互助的形式組建了安盟保險,現在這已是法國第二大綜合性保險公司。法國的保險公司現在每年能從農業保險中獲取100億法郎(約合330億元人民幣)的保費收入,其中80%是承擔來自農業從業者及其家庭成員的職業風險的收入,20%是農業合作社及其分支機構的風險管理收入。安盟的市場份額達到62%。 2000年3月,安盟集團首次向中國提交了營業許可申請;次年11月,與中國保監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研究中國農業保險問題,并向中國政府建議:將商業性保險公司無法承受的農業巨災保險與商業保險可以運作的一般農業風險加以區別。2002年5月,安盟在研究了中國農業保險數據之后,遞交了第一份關于在中國建立農業巨災風險體系的建議書。 當年11月,安盟集團又向中國保監會提交了《中國農村保險調查報告》,建議針對農民的需求提供“一攬子保險產品”,其中囊括房屋、機械、牲畜、收獲等方面的財產保險,職業工作和個人生活中的責任方面的保險和醫療、意外傷害及養老等。 安盟調查報告出臺的背景是,配合中國保監會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四川、江蘇、吉林聯合開展了農險實地調研。在走訪了10個村莊、22個農戶后,安盟認為,在充分考慮農民收入的前提下,大眾型產品保費應該只占農戶產值的1%~4%,并由此摸清了定價基礎。 今年1月,安盟集團最終把試點圈定在中國四川。 據悉,安盟的算盤是將“農險”的概念從“農業保險”換成“農村保險”,即不再局限于種植業和養殖業保險,而是向農戶提供“一攬子全面保障方案”。目前,中資公司農險范圍主要集中在種植、養殖兩業。 安盟集團認為,它的計劃應該包括財產保險、責任保險和人身保險三個部分:財產險主要針對農業建筑保險、農業收獲保險及牲畜死亡保險;責任險主要是與農業活動有關的、屬于農民車輛的責任險和家庭主人和農事負責人應承擔的責任保險,以及與其農業活動有關的各種衍生農業活動應當承擔的責任,例如眼下非常紅火的農莊旅游、農莊客棧等;人身險主要是工傷事故和職業病保險。 安盟負責人分析,在四川這類經濟發展水平有限的農業省份,保險公司要達到總體經營平衡,單做傳統農險不行,必需“互相調劑”,才能讓農民付得起保費,保險公司又不至于虧損。 萎縮再萎縮 按照中國保險公司的解釋,洪水與旱災、蟲災都屬于“巨災”,保險公司不保——也保不起。只有暴雨、山體滑坡和霜凍等幾項在保險之列。因此,從目前湖南、廣東反映的數字看,能納入保險賠償范圍的損失少之又少。 “農業保險在中國屬于政策性保險。”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體改政策處負責人介紹,為了支持農業保險,政府為農民提供保費補貼,為農業保險經營者提供費用補貼,實行優惠甚至免稅的稅收政策。 但優惠的政策并沒有激發保險公司的熱情。人保公司的農險業務2001年下滑14%,2002年下滑19%,預計今年下滑將在10%左右。公司有關負責人解釋,下滑速度減緩并非他們采取什么積極措施扭轉局面,而是已到了“跌無可跌”的境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1年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農村有19.5億畝耕地,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約23.4億畝,其中糧食生產占總播種面積的68%。調查顯示,有78.3%的農戶在最近10年遭受過農業巨災。但是,目前只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中華聯合保險公司維持著少量農險業務,保費收入僅為農業生產總值的0.03%,遠低于國內整體財產保險0.93%的保險深度。 早在1982年,人保公司就對農業保險進行了“低保障、低保費”的商業化經營試點,業務一度從養殖業的個別險種擴展到農、林、牧、漁的100多個險種。但1996年后,人保開始向商業性保險公司轉軌。農業保險缺乏明確的業務定位和足夠的政策支持,業務迅速萎縮,目前僅剩30多個農業保險險種,2002年保費收入僅3.14億元,占整個財產保險業務的比例不到1%。 據人保湖北、廣東分公司介紹,目前投保農險的客戶主要是農業企業,而不是那些“小家小戶”。投保的企業通常都實現了農業的高科技化和產業化。例如,云南的煙草種植業、新疆的棉花種植業等。他們是保險公司“碩果僅存”的相對穩定的農險客戶。 安盟的心思 導致中資公司農險經營困難的原因很多,人保農險處負責人認為,“政策不足”和“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是最重要的原因,至于保險公司的技術等方面不是障礙。《財經時報》問及如何看待安盟等外資公司的計劃時,回答是“到時候再看看吧”。 據悉,人保目前并沒有對農險業務加以革新的計劃,只是采取“拖著往前走”的態度,而且最終很可能放棄這個領域。中華聯合保險公司亦沒有打算將農險業務再向內地推進。 看到農險業務火光將熄,監管部門一再向保險公司表態:將積極探索經營農業保險的多種組織形式,既抓緊研究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和互助合作保險組織的可能性,又鼓勵現有的商業保險公司開發農村和農業保險業務,同時也要引進在農業保險方面有專長的外資公司。 正當此時,安盟保險集團看到了短期內獲得中國市場準入的希望。他們樂觀地表示:農業和農村改革為中國的農業保險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空間。例如,新的土地法規為土地集中提供了可能,更多的農民將轉變為農工,因此種植業保險、農工的人身保險等等需求,就是有希望淘出的“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