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周刊》:保險公司的非典型考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16日 17:02 三聯生活周刊 | ||
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出現,使大家所面臨的疾病風險驟然加大。除了采取必要的醫療防治手段,商業保險轉移和分散風險的基本功能,在這個特殊時期得以放大。到5月6日,中國保監會已經批準同意了11家保險公司開辦17項應對“非典”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記者◎謝衡 應對 4月22日,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北京人壽向因患非典型肺炎身故的某女士家屬發出5萬元身故保險金的認領通知,這是北京市首位獲賠的“非典”投保人。 4月24日,中國保監會公開表態:由于非典型肺炎是新發病種,在保單簽發時并不在傳染病行列,現有保單的被保險人如果因為非典型肺炎遭受損失,保險受益人可以依據合同條款申請保險賠付。此前一周內,中國保監會先后向各地保監辦、保險機構下發了《關于加強非典型肺炎預防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印發防治非典型肺炎應對方案的通知》、《關于做好保險銷售人員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及相關保險服務工作的緊急通知》等5項通知。 根據中國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止到5月8日,國內各壽險公司累計受理“非典”索賠案件163例,已辦結賠案90例,累計給付金額52.21萬元,其中身故給付24.28萬元,住院醫療給付27.93萬元。 據中國保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各保險公司開發的針對“非典”的產品,主要是以附加險的形式出現,保險責任主要包括住院津貼保險、疾病保險和身故壽險。如太平人壽的“特定疾病附加住院收入保障保險”是附加住院津貼保險,向購買主險且因為非典住院的投保人提供專門的每日津貼額,乘以住院天數的津貼。新華人壽的“附加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疾病保險”是附加疾病保險,對非典患者提供相應的主合同約定的疾病給付金額。太平洋財險公司的“意外傷害保險附加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保險”提供疾病和身故保險,平安保險的“附加非典型肺炎特別利益團體定期壽險”對非典患者提供身故特別保險金。 近日,泰康保險公司又推出了“世紀泰康抗擊SARS保險計劃”。花100元保費,如果因非典病故賠償5萬元,出生滿30天到70歲的健康人均可投保,每人限購兩份。這是到目前為止11家保險公司推出的抗非典險種中惟一的一個主險產品。 泰康保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該險種推出以來,辦理的人很多,基本上咨詢的都會簽單,關注這個產品的人遠遠超出公司的預期,“單證的印制都跟不上銷售了”。 商機 泰康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陳東升認為,針對非典的主險產品之所以獲得如此良好的市場反應,特別是在北京地區,主要原因是該項保險迎合了民眾抗擊非典的心理需求。這樣一種單獨險種的推出,對民眾的心理恐懼感,會有一定的平抑和釋放作用。 保險公司對非典案例積極賠付的態度確實刺激了民眾的投保熱情。中國人壽保險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目前還沒有全國范圍的統計數字,但以廣州一地為例,自4月21日后,該公司醫療健康險的投保數目就一路猛增,曾連續四個單日的健康醫療險投保件數超過1200件。而在正常情況下,此類險種的平均單日銷售量僅為200件左右。中外合資保險公司中意人壽稱,4月、5月通常是投保的淡季,但公司重點推介的“樂安心”綜合住院補償醫療保險,由于可對因“非典”住院的客戶優先報銷住院費用,保額最高可達20萬元,近期卻非常熱銷。平安保險針對非典推出的3個險種產品,也引起客戶的強烈反應。而其他一些壽險公司同類險種的投保亦呈增加的趨勢。 首都經貿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庹國柱認為,非典對于國內的保險業是挑戰,更是機遇。“非典將提升國民的保險意識和健康意識。國內商業保險業務恢復已經20多年了,雖然發展較快,但實際上國民的保險意識并不強。據統計,國內城市居民中有近50%的人進入了社保體系,但只有不到5%的人購買了商業保險。”庹國柱說,“大多數人還沒有擺脫計劃經濟下,生老病死要么聽天由命、要么就完全依賴政府的心態。尋求自我保護,分散和轉嫁風險的意識薄弱。相信非典將會促使更多的人考慮購買商業保險。” 美國友邦保險北京分公司企業傳播部經理滑瑾也相信,非典對于國人保險意識的提高會起很大的推動作用。讓大家認識到事先有準備,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就可以規避或分散風險。但滑瑾也提醒廣大消費者,應該在過了心理恐慌期,對這種病情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同時冷靜地對自己的收入狀況、經濟水平,以及健康狀況等綜合情況做全面客觀的評估分析之后,再做投保計劃,不應盲目跟風購買商業保險。 日前,中國保監會也明確要求,“嚴禁各保險公司利用非典疫情進行惡意宣傳,誤導消費者”。 風險 在這種時候適時推出非典險,無疑對各保險公司擴大市場份額會大有好處。但也有業界人士指出,保險公司可能將因此面臨高賠付的風險。滑瑾告訴記者,保險是講大數法則的。一項新的主險種,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查,完備的精算分析之后,方可推出。中意人壽的一位負責人稱,“非典”是新發生的流行性疾病,目前醫學界尚不能對它完全認知,在發病率、死亡率未明確,也沒有研制出有效的抗病毒疫苗之前,它的風險是不可預測的。而保險界也對它缺乏相關經營數據的積累,的確存在不確定因素影響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 平安保險公司品牌宣傳部副總經理盛瑞生對記者表示,保險公司作為一家金融機構,風險控制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即使是在應對非典的特殊時期。目前平安保險針對非典推出的3個險種,都是作為4個主險的附加險贈送客戶,這也是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平安保險的副總精算師姚波說,新附加險種的依據是原來對主險定價時考慮的風險承受能力,通過附加險種的推出可以消除一部分逆選擇,所以公司認為風險仍屬可控范圍。 中國人壽作為國內最大的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占到整個市場的57%,提供的保險責任更是占到70%以上。中國人壽公關宣傳處副處長趙世剛告訴記者,以往中國人壽每年的賠付金額都有約幾百億元,而到目前為止,中國人壽共接到有關非典的報案近70件,涉及保險金額230多萬元,公司已經理賠案件34件,賠付金額約為120萬元。“以目前情況看,非典的賠付并沒有影響主險種原來的精算基礎,風險是可控的”,他說。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日發布了一份關于非典對亞洲地區保險商影響的分析報告,該報告認為,在非典疫情不會繼續大面積爆發的前提下,因非典產生的保險理賠,包括壽險理賠,對亞洲地區保險商的財務狀況將產生有限的影響。報告稱:“因‘非典’發生的旅游和醫療保險理賠可能有限,而多數現有保單也未承保因疫情導致的商業中斷風險。另外,雖然現在還無法準確地斷定疫情的擴散程度,但與所在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相比,發病人數仍是較少的。” 中國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精算處處長王治超指出,作為一個永續性的保險公司,應該更關心自己的理賠服務是否及時,客戶服務能否到位。即使不是在非典時期,只要保險公司向社會做出了一項承諾,就應該實現它。因為保險業本身賣的就是承諾,是一諾千金、一言九鼎的。所以,關鍵在于保險行業在這次應對非典戰斗之中,能夠給市場、給客戶什么樣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