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銀行對峙網上業務 爭奪客戶手段異彩紛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15日 14:42 《經濟》月刊 | |||
受制于網點的缺乏,外資銀行聲勢浩大地開展網絡業務,他們會成功嗎? 《經濟》月刊5月號 記者陸祥 滿懷希望的高先生被兜頭潑了一瓢冷水。 4月初,在北京開設電腦公司的高先生獲悉,德意志銀行獲準在內地開展網上銀行業務。在網絡公司工作過、很想享受一把外資銀行優質服務的高先生立即打電話給德意志銀行駐北京代表處,不料被告知在北京該銀行還不能開展這項業務。即使在德意志銀行上海分行,也只對三資企業開展業務,對內資企業要等到5月份才可能受理。 高先生還被告知,內地的個人現在還不能成為德意志銀行的網銀客戶。而跨地區的企業要成為其客戶,還得經過當地人行的批準。 吶喊造勢 像高先生這樣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人不在少數。實際上這是外資銀行蠶食境內客戶策略的先聲。 自去年12月30日,東亞、匯豐和恒生三家外資銀行同時宣布在中國內地推出網上銀行業務以來,網上銀行業務蛙鳴一片。各家銀行也紛紛開始為招徠網上客戶推出各種促銷活動。 專業機構的調查結果也在為網上銀行推波助瀾。早在去年6月,國際著名的全球性市場咨詢公司AC尼爾森公布了“中國在線銀行調查”結果:目前在中國上網最為頻繁的人群中,有23%的人可望成為網上銀行的用戶,其人數不會低于250萬,預計到200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4億。中國的網上銀行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對于中國內地業務垂涎已久的外資銀行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良機。 記者從近日熱炒拿到中國網銀牌照的德意志銀行北京代表處獲悉,這里暫時既不能受理業務,更不能接待網上銀行用戶。“我們只有四五個人。”該代表處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經濟》雜志。 雖然眼下外資網銀熱,有點像熱感冒,網銀業務開展有些雷聲大,雨點小,主要在造勢。但實質性的進展也不可小覷。業內人士稱,如果國內銀行不能有強力的應對,外資銀行借網銀優勢,勢如破竹吞噬優質客戶亦難避免。打雷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種種藩籬拆除后,客戶群決口,落入他人之手。 一步一腳印 從中國境內分食客戶的外資銀行開展網上銀行業務,可謂各有千秋。 《經濟》記者以申請成為外資銀行的網銀客戶為名采訪了東亞、恒生、匯豐、花旗、渣打,得到的回答異彩紛呈。 東亞銀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4月初開辦網銀業務,個人只需攜帶身份證起存3000港幣或者400美元即可,企業則需要得到外匯管理局批準,才能設立外匯賬戶。東亞銀行北京首席代表吳志強告訴記者,東亞銀行的客戶主要是高端客戶,他們的時間成本比較高,更認可網絡銀行這種服務。 而目前,匯豐銀行只能開展對個人的網銀業務,對企業則不行。不過,當匯豐的工作人員得知記者有開公司的朋友想成為其企業網銀用戶時,主動打來好幾次電話,“有辦法,請過來面談,會有詳細的方案告訴你”。 一個共同點是,這些外資銀行無一例外地不能在北京開展人民幣業務。渣打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員抱怨,對中國境內的居民客戶只能“執手相看淚眼”。 “人行對我們的限制什么時候放開還不清楚,估計會過一段時間吧。” 奇怪的是,一直搶先的花旗銀行在境內還沒有開展網銀業務。但業內人士注意到,花旗的網絡圖謀并非無蹤跡。一個構造專利壁壘的龐大計劃正在落實中,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的19項專利目前已進入實審階段。這些專利配合網絡技術的金融服務系統方法,頗具前瞻性。 一位知識產權學者分析,花旗銀行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想收幾個專利使用費這么簡單。由于花旗銀行不可能在中國建立龐大的服務網點,只有網上銀行才是花旗的方向。花旗銀行只要拿住標準這個“七寸”,國內銀行將來有可能必須與它合作才能生存。 中外對峙 也許網絡銀行是中外銀行競爭勝敗的關鍵棋子。 外資銀行網銀服務,主要針對持國外護照的居民或優質企業。 目前,160多家外資銀行在華機構中的絕大多數,其客戶對象仍然主要是三資企業,而且主要是外資銀行所在國或地區的對華投資和跨國公司,大致比例為50%-60%;中國國內的企業只占其客戶群體的10-20%。中國加入WTO之后,它們逐步向國內優質客戶擴展。 國內的銀行也并非坐以待斃。眼下,人民幣業務、內資企業客房群應該是國內銀行網銀業務的兩大優勢。 中國第一家網上銀行是1998年創立的,招商銀行是第一個吃螃蟹者,招商銀行的網上銀行產品已基本覆蓋了傳統銀行柜面除現金收付外的所有業務,并將“一網通”率先在國家工商局注冊成功。 截至2002年12月底,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網上企業銀行客戶已達3000多戶,交易筆數最高的達33330筆,業務量約占總結算量的12%。 招商銀行的一位高管人員慨嘆網銀的入市過程,在經歷了法規不完善、信用風險、管理操作風險、網絡安全等種種風險的考驗后,網絡銀行正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網上銀行的功能由開創初期單純的資金查詢發展至目前集網上企業銀行、網上個人銀行、網上商城、網上證券和網上支付等在內的較完善的體系。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和交通銀行也都相繼開辦了網上銀行。 前途未卜 不過,國內銀行似乎連樂觀的空隙都沒有。網民的支付習慣就是一個障礙。AC尼爾森公司的調查顯示,在中國,仍然有70%的網民情愿親自去銀行支付賬單,因為在那里他們可以直接同客戶服務人員進行交流。而歐美地區網上銀行用戶占銀行客戶的21.1%,占互聯網的30.9%。 業內人士推算,中國目前擁有互聯網用戶5560萬人,且每年以5%-6%的速度增長,未來網上銀行用戶將達到1300萬人。從構成來看,他們的年齡在15歲至45歲之間,受教育程度較高,多是白領,因而收入也頗為豐厚。 由此看來,國內網銀市場的羸弱也正是其巨大的潛力所在。但是人民幣業務放開之后,鹿死誰手,不容樂觀。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公司銀行部負責人唐明春表示,“網上銀行的一些細節仍有待完善。” “現在的情況比前兩年改善很多。”唐明春深有體會地說道。“許多中資企業還不了解、不信任網上銀行,我們必須耐心詳盡地向他們解說網上銀行的服務、功能和好處,才能開展業務。” 分管信貸工作的廣州某國有銀行副行長告訴記者,中外銀行在信貸評估上的做法不一樣,外資銀行是對外企進行全球性評估,我們只對外企在中國分公司進行評估,而一般外企進入中國市場的頭三年大多是虧損的,這種情況下中資銀行往往就不敢放款;外資銀行總部還往往給跨國企業總部有總的授信額度,只要總公司同意,各地分公司都能夠使用其中的貸款。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外企就會轉向求助外資銀行。僅僅從這一點說,吸引外企的網上銀行業務就是個較大的障礙。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銀行業專家指出,網絡銀行的技術區別并不大,金融產品也不是決定性因素,因為復制并不困難。真正的差距在于二者之間不同的銀行產權制度。若管理層再不下決心從銀行制度——產權制度層面提升中資銀行的本質競爭力,網銀的競爭結局也是不言自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