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3C認證”是家電廠商的“幸福生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30日 10:26 中國經濟時報 | ||
實習生李浩先 家里的電熱水器安全嗎?室內的空調會釋放有害氣體嗎?……從今年5月1日起,“CCC”標志幫消費者免去上述疑問。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負責人稱:“3C就是為了保證產品的安全和環保指標,讓中國產品和國際接軌,讓消費者享受更高品質的產品。” 據悉,自今年5月1日起,原過渡性的CCCS認證標志將被取代為CCCS&E標志,即除了獲得原來的安全認證外,還需獲得電磁兼容認證(電磁騷擾不能超標和對家庭中的家電、環境不形成干擾)才能獲得新3C標志。而且《第一批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把空調、電視機、洗衣機、冰箱、音響、電熨斗等18種常用家電產品“一網打盡”。 這位負責人稱:從今年5月1日起,國內沒有通過3C認證企業的產品,將不得出廠和銷售,國外沒有通過3C認證的產品將不得進入中國市場。國家認證認可管理委員會也表示:5月1日后,如果在市場發現未加貼“CCC”認證標志的《目錄》內產品,對于違規企業一定嚴查嚴辦。 “幸福生活”與“驅逐令” “買家電,看3C”,“3C認證,您使用家電的安全保障”,如今,這樣原本政府的宣傳開始出現在企業的產品展示臺上,許多大的家電廠家都想利用這個機會,培養品牌信譽。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就是“政府和著名家電企業一起過起了‘3C’的幸福生活。” 記者看到,現在許多家電的說明書上都開始換上了3C認證的“新裝”,家電銘牌上原有的各種標志被統一的“CCC”所代替。一位身著“海信”制服的銷售人員還在向消費者詳細的介紹3C標準的權威程度。他對記者說,馬上就到3C“大限”了,應當讓消費者了解關于3C的情況。況且,能順利通過認證,這是海信的優勢所在,應當宣傳。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通過認證對于有技術實力的家電企業都已不成問題,所以在大品牌集中的電視、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產品領域,新3C認證是暢通無阻的,“趁新認證的出臺,通過宣傳可以提升一下品牌的信譽度,何樂而不為呢?” 同時,他認為在品牌集中度不高的小家電領域,卻并不是所有品牌、所有型號產品都能順利過關。這意味著3C“幸福生活”到來的同時,“驅逐令”也悄然浮現。 國美、大中店內的廠家也正陸續接到一份通知:5月1日前,廠家應該為各型號產品出具通過3C強制產品認證證書,否則,只好撤下貨架。北京國美營銷總監韋永江表示:“現在小家電品牌還是多而雜,光我們這里就有六七十個。目前正在重新簽訂合作合同,濾除不過關產品。”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除了自2003年5月1日起,未獲新3C標志產品不能再生產、進口之外,在2003年4月30日前已經購進、進口但尚未售出的,應在所在當地質檢部門備案,方可在質檢部門監管下繼續銷售。 即使有這樣的變通,銷售商也不敢大意。韋永江表示:“沒有新3C認證的產品是沒有競爭力的,消費者也不認可,我們還是認為它們從5月1日起就應該徹底消失。” 3C的“門檻” 葉先生是福建某家電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對3C認證的看法是“挺麻煩”。他介紹說,要進行一種產品的3C認證,首先,要向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申請,等認證中心下達通知書;然后,再填寫3C認證書面申請書,提交到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最后,交納認證成本費用,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3C認證證書。“我這段時間一直在忙碌這件事情,無暇顧及其他事情。”葉先生有些無奈。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浙江小企業主表示:3C認證的費用和以前的相關驗證相比,平均增加了3到4倍,一款產品的認證費用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算下來最少也要10萬元,而我們一年的利潤大概也就這么多了。” “我們咬牙也要把認證過了。”葉先生表示:3C認證是國家的政策,現在許多企業都比較認可,也愿意配合工作。但同為小電器生產商的賴先生卻張羅著自己的廠子轉產,“我沒有必要花血本來通過什么驗證,在生死關頭,我選擇退出。”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一些大型企業已通過3C認證或正在申報外,現在還有近一半的相關小企業步履艱難。一方面,拿不到“準生證”,企業就要出局;另一方面,認證所需條件及大量的資金投入又使他們舉棋不定。在此兩難境地之下,轉產倒成了一種無奈的選擇。 這位業內人士指出,現在3C認證的許多測試都與過去的認證重復,“企業要花兩次錢做同樣的事情”。他建議,認證部門應該建立各種認證之間的連貫性和兼容融性,為企業減少煩惱和壓力。 認監委的負責人表示:一些小廠家,特別是東部沿海的部分地區地區,3C認證的通過率確實不容樂觀。他認為:許多企業信息閉塞和技術欠缺造成了認證難的狀況,“兩年前,我們就下達了3C認證的有關通知,但一些企業很少關注政策和法律上的變化,企業管理和技術投入也不到位,還經常發生使用過期證書這種違規事件,對3C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認證工作的進展。” 別讓“幸福生活” 成了“同室操戈” “統一認證標準、進一步清理家電市場,凸現名牌品質優勢。”對大的家電廠商來說,這一切看起來“真的很美”。但海爾、海信為誰第一個擁有3C證書而大動肝火,著實讓人覺得兩家家電巨頭是“急紅了眼”,也讓這原本的幸福生活成了“兄弟相殘”的“同室操戈”。 同一國家認證機構在空調領域同時頒出兩個“001號證書”,而兩家企業都忙不迭聲稱自己是第一個。記者從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得到解釋:這次爭奪完全是企業競爭的公關炒作,完全違背品質認證的初衷。業內人士稱,中國家電企業對“第一”、“老大”的崇拜,不過是中國家電企業低層次競爭的一個縮影。 有人在網上評論中國的家電企業在競爭中的種種市場表現與小農經濟并無二致,“除了叫賣、吆喝、宣傳、鼓吹自己之外,然后就是諷刺、挖苦、批評、惡毒攻擊對手了。這顯然是典型的小農經濟社會特征的表現,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家電廠商競爭空間狹小,相互之間盲目地爭名頭、爭市場、爭政府支持、爭社會資源,早已為各界所詬病。為一個3C“1號”爭得臉紅脖粗顯然也不是什么“優良作風”,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擺在中國家電廠商面前的不僅僅是通過一個3C認證,不僅僅只有限于中國市場。“現在,3C的門檻必將進一步凈化國內市場,在利好的情況下,一起把民族品牌做強、做大,通過產品品質來得到全世界的認證,才是國內廠商們值得去爭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