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業上演大變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25日 10:50 南方周末 | ||
-相關 白酒大變臉,我們還是以諸多實例來說明。 孔府宴“零價轉讓” 孔府宴和秦池一樣成為央視標王、山東白酒諸侯,1994、1995年風光到了極限,銷售額高達10億元。然而2002年6月2日,引領低度白酒潮流的孔府宴酒廠突然轉讓,連品牌帶全部家當,轉讓費為零元。此時距武漢白酒年會上,山東釀酒協會某負責人向記者“傲氣”地宣稱“山東人更有市場適應力,山東上規模的白酒企業,沒有一家也不會有一家倒閉”還不到一個月。這是繼秦池之后,山東又一個憑廣告、概念塑造了輝煌,卻最終“出局”的白酒企業。雖然后來又據說“零價轉讓”報道有所失實,但不管如何,總讓人唏噓不已。 酒鬼變身 酒鬼,中國第一個高舉文化營銷大旗的酒業,和茅臺、五糧液等少數幾個酒企業成為深滬的上市公司,誰也不會懷疑它的未來。但是事情還是讓人跌破眼鏡。2002年6月湘泉酒鬼酒“一身兩嫁”,以6.2億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公司法人股份出售給比它還小的兩家民營企業———成功集團和涌金公司,曾暢銷全國的54度包裝老酒鬼也不再生產。但不久又傳言,酒鬼又解除與成功、涌金的合約,與上海鴻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轉讓協議,轉讓款為..67億元,鴻儀成為第二大股東。這“一波三折”,反映酒鬼的未來充滿變數,令人深憂。“酒文化的引導者”從此沉默乎? 杜康破產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杜康已成了中國酒的代名詞,也就成了最好的品牌,最好的無形資產,誰擁有它,不愁沒有用之不竭的財源。河南伊川杜康酒廠應為它感到無比幸福。然而斗轉星移,這個擁有五六千職工的大廠突然“中風不起”,自1994年始至2002年7月,杜康累計虧損14141萬元,負債22742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70%,破產理由成立,2002年8月法院宣告杜康破產還債。 郎酒改制 郎酒,中國白酒“六朵金花”之一,首開把品牌交給銷售公司(阿爾泰山)經營的買斷經營先河,成為酒業一面旗幟。但在2001年上半年,因為種種原因,郎酒集團的銷售額同比大幅下降,郎酒休克式改革由此開始。2001年5月,在郎酒集團苦干兩年的職業經理人王興泰交出集團公司總經理的帥印,由原瑪氏集團大將閻愛杰接掌。閻雖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如在各地市全面進行終端滲透、收回阿爾泰山買斷經營權等大手術,但終無功而返。2001年10月,資產規模不及郎酒1/4的民營企業寶光藥業宣布托管郎酒,閻黯然而退。2002年3月,寶光正式入駐郎酒,郎酒改朝換代。 圍城現象在如今白酒界似乎也愈演愈烈。“城內”的白酒業者紛紛通過破產、兼并、聯合、控股、托管等方式,尋求逃出酒城而獲得一時解脫;“城外”與白酒不搭界的外行者則強行涌入城內,在白酒業搶分一杯羹。 做家電起家的廣州云峰集團因“小糊涂仙”、“糊涂神”一舉成名,做房產出身的新華聯集團也把金六福做成“中國人的福酒”。這極大刺激著各行各業。2002年外行者介入白酒業的步伐速度更快、規模更大。從托管郎酒的寶光藥業,再到影視業大亨鄧建國、奇聲電子、紅豆制衣、力帆摩托、天津天士力……中國白酒業引得城外“無數英雄競折腰”。 問及外行者何以一時熱衷白酒?國酒茅臺董事長季克良一言以蔽之:“沖著白酒高利潤而來的。”綜觀這些外行者的白酒先驅,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民營企業或私營企業,其超前觀念,靈活管理,發達網絡,確將給整個白酒行業帶來一股清新之風,在不遠的將來可能從思維、觀念到實際操作方面很大程度影響并改變白酒行業,而這一切正是“城里的主人”所匱乏所急需的。因此,我們不能不考慮:白酒許多問題的“暴發”能全怪調稅?“內行為何變成看熱鬧,外行卻在看門道”?“骨牌”效應何時遠離點我們白酒業?看來,白酒到了需要自救的時候。 (吳勇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