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業面臨生死考驗 價格競爭慘烈3C認證逼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22日 11:42 南方都市報 | ||
5月1日,3C認證(即“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的最后期限來臨。對于摩托車行業來說,這是一次“生死考驗”。 作為全國最早和最大的摩托車集散地,南海大瀝一直是中國摩托車產業的晴雨表。20日,第四屆全國摩托車及配件展示交易會在這里啟幕,“中國摩托車工業發展研討會”也緊隨登場。國家實施3C認證后,摩托車產業的走向問題,自然而然成為參展廠商和專家們討論 價格競爭空前慘烈 當前,摩托車行業的發展并沒有一個令廠商開顏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多的國內城市加入“禁摩”或“限摩”行列,其中,廣東省的廣州、深圳、中山和佛山等市均已針對市區采取類似行動。中國摩托車市場被迫向鄉鎮大規模轉移,同時想盡辦法走出國門,擴大出口。2002年,中國生產的摩托車有近1/3銷往世界157個國家和地區。 然而,在國外市場,低價競銷卻比國內市場更加慘烈。2002年我國共出口摩托車344萬輛,比上年增長19%,然而出口創匯卻下降了13%,僅為6.5億美元。也就是說,出口摩托車的價格戰不但沒有停止,反而仍在惡化。另據海關統計數據,2001年我國出口摩托車的單價為259.2美元,2002年已下降到188.8美元,可謂觸目驚心。 一輛售價不足1600元人民幣的摩托車,還有多少利潤可賺?建設集團一位銷售經理對記者說,一輛CG125型號的摩托車,怎么節省,成本也在2000元以上,但在一些地方居然敢賣1700元。他說,國內摩托車企業出口基本上都是做無利甚至賠本的生意,最多指望國家的出口退稅維持點微利,這對整個行業幾乎是自殺式的。 3C認證加速市場淘汰 惡性價格戰的根源何在?“有200萬元你就可以搞個摩托車廠!”業界一語道出了其中原委。大量敲敲打打搞出來的摩托車,質量與安全性如何,可想而知。中國摩托車制造與很多產業一樣,普遍缺乏核心競爭力,陷入了一種產業輪回:拼命壓低價格搶占市場,為了降低成本又不得不犧牲質量與服務,惡性循環難以自拔。 去年,中國摩托車產銷量達到1300萬輛,已占世界近1/2的份額,連續7年成為第一生產大國。但這并不表明,中國已成為了摩托車生產強國。目前,國內摩托車生產企業上千家,卻存在“百萬不過崗”的現象———年產超過50萬輛的企業只有10家,還沒有一家突破百萬大關。 不過,這種產業的聚集正在形成。去年的企業十強中,有9個保持正增長,而且規模產量越大的企業,增長率越高。與之相對應,全行業已實現扭虧為盈,由前年的虧損74萬元轉為去年實現利潤9000萬元。 “3C認證”的推行,無疑將加速這一優勝劣汰的進程。為履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國家認監委于2001年12月3日對外發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并于2002年5月1日起開始受理認證申請。第一批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的19大類132種產品,摩托車位列其中。今年2月26日,已有6家摩托車企業獲得3C認證證書,其它主要生產企業也均已提出申請。 據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任李懷林介紹,1年過渡期之后,即從2003年5月1日開始,凡是未通過3C認證的產品將一律不準出廠、進口和銷售。 國內四大摩托車檢測機構的專家們一致認為,3C認證的實施好比設置了一道產業“門檻”,有望迅速淘汰一批不合格的企業,激發企業更加重視質量保障。 廣東板塊的品牌挑戰 市場重新洗牌的開始,為正處于上升勢頭的廣東摩托車業的發展提出一大挑戰。 多年來,國內的摩托車行業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即重慶、江浙、廣東三大板塊。廣東板塊的崛起,主要是銷售興旺,帶動了制造業的發展,因而多數摩托車民營企業都是由當地的經銷商轉變而來。 這樣的歷史淵源,使廣東板塊具有市場導向性強、機制靈活等優勢,但與起步最早的重慶板塊相比,存在企業規模偏小、品牌影響力較弱等劣勢。 以佛山為例,它是以南海大瀝為龍頭,從最初的產品集散地起步,逐步聚集而形成規模的摩托車制造業。如今,摩托車產量已占全國1/10強,大福、中摩、陸豪、輕騎等區域性品牌開始崛起。但作為制造業的后起之秀,品牌的輻射力還有待大力擴張。南海區政府方面表示,這也正是南海以行業會展為平臺,舉辦一系列行業峰會、研討會、專題講座的宗旨所在。 本報記者巫偉、張海燕,通訊員麥紹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