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價格中國說了算 歐美反壟斷逼巨頭退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15日 16:34 廣州日報大洋網 | ||
本報訊 (記者周思詳) 德國巴斯夫在中國東北的合資廠昨日向記者證實,他們不是石家莊制藥集團在維生素方面的合作者,而羅氏中國則稱并不清楚荷蘭帝斯曼會將剛從羅氏購得的維生素業務賣給國內哪家制藥企業,但羅氏維生素花落中國已經可以肯定。 業內人士預期,因為中國生產維生素的技術已經突破了發達國家的壟斷,個別產品技術已經領先全球,因此2003年全球醫藥行業最熱的產品———維生素的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 歐美反壟斷逼巨頭退出 維生素一直是羅氏、巴斯夫等跨國公司的戰略發展重點。國際廠商劃地而治以長期壟斷市場,并獲得高額利潤。 但近年美國和歐盟對維生素企業的反壟斷處罰,標志著維生素行業暴利時代的結束,一些技術和成本缺乏競爭力的公司開始退出競爭。迫于巨大壓力,一些老牌維生素制造業巨頭已逐步設法淡出該領域。 曾是全球第三大維生素制造商的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把維生素業務賣給了法國安萬特公司,安萬特公司在2001年又將其出售給了法國阿迪蘇公司。2002年6月,羅氏公司宣布未來發展方向轉向生物醫藥和診斷試劑,擬將其維生素和精細化工業務出售。2003年1月,羅氏公司和荷蘭帝斯曼公司正式簽署轉讓協議。 中國廠商成為搶手合作者 相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最后的豐厚利潤貢獻者。國內維生素特別是飼料級維生素依靠進口的局面已經完全改變,國內市場幾乎所有的維生素都由國內獨資或合資企業生產,其中很大一部分出口,已成為國際市場重要的維生素供應商。 因此在國際制藥巨頭看來,與國內廠商合作既能占領中國這龐大的市場,又能在歐美市場規避“暴利”和“壟斷”的風險。而國內四大維生素生產商:東北制藥總廠、石家莊制藥集團、華北制藥集團和江蘇江山制藥廠他們各自掌握著不同的維生素劑型的生產技術,在維C、維E、維H各自的領域都形成了實質上的“相對壟斷”。在這樣的多重背景下,日益崛起的中國維生素制造商頻頻被國際巨頭相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2001年,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德國巴斯夫化工與國內制藥業巨頭東北藥成立合資廠,生產維生素C。而今年2月剛從羅氏手中購得維生素和精細化工業務的荷蘭帝斯曼也一直在尋覓國內買家,只是數次合作計劃皆因為要價太高而流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