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適用房的尷尬:誰在同中低收入者爭分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07日 09:31 人民網-市場報 | ||
本報記者 王蘇伊 實習記者 王立嘉 編者按: 3月27日,本報在一版刊發《探訪京城“豪宅”》一文后,引起了較強的社會反響。不少讀者認為,文章點出了房地產業中一種無視大眾需求而追求暴利的不良傾向,進而揭示出 上月末,在北京先農壇北門,舉辦了為期兩天的低價房匯展。有近萬人到現場看房,包括經濟適用住房在內的低價商品房意向成交38322平方米,成交金額1億余元。場面如此火爆,可見市場對以經濟適用房為代表的低價房的熱切需求。在房展會上,記者看到一對年邁的夫婦圍著經濟適用房的攤位不想走開。他們對記者訴苦,“買房也算是件大事,怎么排個號跟打仗似的?對我們這樣沒什么錢的人來說,1萬元訂金也不是個小數,不能像買蘿卜白菜,說放下就放下。買經濟適用房的人咋就那么多呢?” 記者來到位于昌平區立水橋附近的北京首批經濟適用房天通苑采訪。這里社區規劃已經比較成熟,最主要的是它每平方米2650元的價位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進出天通苑售樓處的人絡繹不絕,門前停滿了汽車。走進售樓大廳一看,售樓小姐不下50個。經咨詢,這里的現房已經售空,5月底入住的準現房也只剩下部分東西朝向、面積在160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了,甚至連尚未開盤的第六期樓盤也已經拿到8000多號。 經濟適用房購買踴躍的主要原因就是價位低。擁有政府補貼,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經濟適用房在購買時自然應該有一定的限制。記者向售樓小姐詢問了買經濟適用房的條件。這位售樓小姐回答說:“北京市政府對經濟適用房的購買條件是北京市城鎮戶口,并且是無房戶或現住房面積未達標;家庭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當記者問到,如果條件有部分不符是否有商量的余地?售樓小姐馬上心領神會,開始“啟發”我們:國家政策是有漏洞的。夫妻雙方在單位分了房的,可以用家庭成員中其他人的名義買;還有,像家庭收入這個條款,只要能蓋來公章就行。旁邊有人插言:現在找個公章蓋還不是跟玩兒似的。至于其他的條款也有辦法彌補,只要買了房,戶口可以由售樓處幫著做。當記者問如何作戶口時,售樓小姐說:“只要買了房就知道了,現在不能告訴你。” 隨后,記者又來到不遠的天通苑二手房交易處,這里并不比售樓處冷清。幾個桌子都坐滿了人,基本上都在談著出租或買賣的交易,負責接聽電話的服務員沒有一刻空閑。出租或出售的房源信息各有厚厚的一本,分別放在3張圓桌上。我們細細數了數:196條售房信息中有77條是毛坯房,223條租房信息中也有101條。沒有裝修過就等于沒人住過。也就是說,出租或出售的房子中有近一半是沒人住過的新房。這么說他們買房就是為了出租或轉手賣的嗎?是為了自己居住而在這里買房的人到底有多少? 記者佯裝買房,要求到欲售的房屋去看看。工作人員向我們推薦了一款他認為相當不錯的房子:167.74平方米的復式毛坯房,3室2廳2衛。他帶著記者到了天通苑東2區7號樓看房。房子一看就知道真的是從未有人住過,沒有裝修,甚至沒安裝基本生活設備。記者在6樓的陽臺觀望,發現同一層的房屋僅有一家是裝修過的,從窗戶可看到周圍樓里的房間也大都沒有裝修,上百戶人家,僅有不到10戶看得見人影。帶記者來的工作人員說,這些房子都賣出1年多了,只有少數人在這兒住,而且不是每天來,大多是周末過來和家人或朋友聚一聚,放松一下。一到周末你就可以看到,下面的車停得滿滿的。他們城里大多還有房,這兒的房子只是一個休息或放松的場所。 在回二手房交易市場的路上,那位工作人員一直在向記者推薦那所房子。他著重提出,這么便宜的房子,作為投資是十分劃算的。據他介紹,現在天通苑的房子出租率很高,100平方米左右的毛坯房月租金在1000元左右,簡單裝修一下可以租到1300—1500元,在京城北部工作的外地人都愿意在這里租房,既便宜又不算太遠。他還告訴記者:“其實這里的許多人家都有不止一套住房。我認識一個在這兒買了房的朋友,他在市中心還有兩套住房,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然后把出租的錢用來還這里的按揭貸款。他本人也不在這兒住,這里的房子又租給了一個外地人。現在,他即使不工作,這些租金也足以支付他日常所需。幾年后這里的房子就完全屬于他了。多劃算!” 一邊是排隊拿號買房,一邊是登記出售出租。本來是為中低收入家庭解決困難的經濟適用房,實際上讓有錢或有權人撿了便宜,甚至成了他們的投資品。經濟適用房本來屬于一種特殊的政策性住房,然而卻被一些頗具“投資眼光”的人咬住不放,不惜打破頭,也要蹭進“窮人”行列,和真正的中低收入者爭分經濟適用房這杯“羹”。這種情況在北京很多經濟適用房項目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少經濟適用房里面居住的卻是擁有私家車的階層,而許多真正需要住房的群眾依然無房可住。經濟適用房本來是中低收入家庭解決困難的,現在一改“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之初衷,到底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 《市場報》(2003年04月07日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