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上市成算幾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03日 07:23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擺在國有銀行上市之路上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在這個也許會很漫長的過程中,國有銀行上市一方面要依托金融整體改革的托舉,另一方面還有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可做 葛豐 據報道,中國建設銀行向國務院遞交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第一個整體上市方案,日 看到這條消息,筆者自是吃了一驚,當然這吃驚絕對不是因為方案被擱淺,說句實話,僅就報載內容來看,這計劃未免也太過生硬。據此可知國有銀行上市之殷切并處境之尷尬。 據說建行人從來都是自信四大行不上市則已,上市則必由建行打先,這次建行率先報批,想來也是出于這種心態。依據是什么呢?很簡單,因為建行在四大行中不良資產比例最低。 關于建行的一些優勢,筆者從來也是不懷疑的。現在的問題是,一直以來,國務院對銀行上市的要求是“積極穩妥、不盲目攀比、成熟一家,批準一家”,這樣的話,向上看自然容易“盲目攀比”,但向下看是不是就不算“盲目攀比”?還有就是,到底怎樣才算“條件成熟”?是不是國家掏的錢要少一些就算“條件成熟”,換言之,上市評判到底是按硬指標還是取“相對最佳”? 按照報道中的方案,建行實行整體上市的關鍵要素無非是三點:一是發行注資債券,二是內部剝離不良資產,三是明確“信達債券”問題。明眼人一看便知,國有銀行上市具體方案可能有變,核心內容總是脫不開這三條去的,工、農、中行都一樣。 這里且按下到底誰來買單的問題不談,先說“公平”二字。從歷史淵源來說,四大行的不良資產問題以及資本金不足問題何其相似,既然這里面不過是一些量上的不同,那么試問,所謂條件成熟與不成熟會不會就此演化成“五十步與一百步”之差?別人要仿效的話是不是一定就算是“盲目攀比”。 其次,從發展眼光來看,條件成熟的國有銀行率先上市,當然有助于中國金融業的整體向上并最終惠及未上市的國有銀行。但是,發展畢竟是連續的、歷史性的過程,它不可能超越現實條件獨自存在,反過來說,在一定的階段內,可以用以發展的資源終究是有限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以四大行目前的存量規模,靚女先嫁究竟能不能帶出理想中的“雁陣”,或是會不會造成很多人不愿看到的“一暴十寒”,實在是很值得思量的問題。 再次,國家投以重金扶植典型的做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究竟又有多少必要性和科學性,這本身就是一個頗為值得懷疑的問題。從終極角度來說,上市畢竟只是手段而已,治理水平上不去,或者說發展的環境不理想,即便上市又能如何?更有甚者,以四大行的現有規模,一旦上市必然成為股市旗艦,如有風吹草動,其影響遠非目前A股市場的任何公司可比,這是不爭的事實。 最后,遍觀已經上市的和正在排隊等待上市的境內外銀行,幾乎沒有從獨資公司而一舉成為公眾公司的先例,更不要說中國的國有銀行連獨資公司都還不算上的事實。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為博取公眾信任及承受急速轉型而支出的成本必然是巨大的,國有資本根本無從發揮其杠桿效應而單打獨斗,從經濟上看是不合算的。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從目前情況來看,擺在國有銀行上市之路上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困難在可見的時期內也是很難消弭的。在這個也許會很漫長的過程中,國有銀行上市一方面要依托金融整體改革的托舉,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可做,譬如清收不良貸款、提高贏利水平、實行公司化改造,等等。至于上文提到的方案,一句話: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更何況,鍋里的飯弟兄們還得分著吃。 《國際金融報》(2003年04月03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