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百貨業新霸主誕生記 太百股權爭奪戰始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15日 12:32 《財經時報》 | ||
涉海峽兩岸,歷時整一年,“太百股權”爭奪戰始末全景記錄——
本報記者 陳海保 近日,地處北京和西南成都、重慶的太平洋百貨正悄然進行著一場管理高層的走馬換 去年年初,因母公司章氏家族太平洋建設集團的財務危機拖累,不僅直接引發去年大陸太平洋百貨兩起高層人事地震,而且一向業績傲人的太崇股權也開始顛沛流離。但在去年年底,以經營百貨業和紡織業為主的臺灣遠東集團挾10億元新臺幣(以下相同)入主太崇的控股公司——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簡稱“太流”,挽救兩岸處在風雨飄搖中的太平洋百貨于一線之間(股權變化圖表詳見20版)。 遠東挾10億入主 “今年3月初,太崇已經派出100多為店長級的管理人員分三批到上海進行外地訓練,旨在與大陸現在管理層相磨合。”近日,上海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慶能在接受《財經時報》記者采訪時稱。是時,原來章家的管理團隊將告別大陸。 遠東掌管兩岸太平洋百貨更具標志性的事件是,太崇董事會在3月初改組完畢,董事會中除了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外還有7名成員,太崇前總裁章民強則被聘任為名譽董事長。 遠東入主太崇始于2002年底,之前因太崇的母公司太平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設”)的財務危機,進行分割再造計劃時,引發了多家集團爭奪太崇的股權戰。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鴨子劃水般地悄悄靠近主導權爭奪戰,以大筆資金增資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成了最終的勝者。并在2002年12月11日,遠東集團的上市子公司遠東紡織發出公告:太崇控股公司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10億元,分由遠東百貨和5家轉投資事業體共投資5.5億元;及遠紡公司的5家子公司共投資4.5億元。取得太平洋流通投資99%的股權,而太平洋流通擁有太崇84%的股權,因此遠東集團順利取得太崇的經營主導權。太崇的其他股權分別散落在微風廣場、寒舍集團和章民強個人等公眾股(見表三)。 入主太崇后,遠東集團百貨零售業部分共分遠百、太崇、太平洋中國控股與愛買吉安4大系統,百貨加量販店共計有41家。其中,太崇在臺灣有5家店,并在上海、成都、重慶、北京以及大連等地共有9家店,而太崇參股26%的太平洋豐祥興業百貨在臺灣有3家店,太平洋與太崇合計共有17家店。而遠東百貨部分,目前有4家遠百MALL購物中心、7家百貨公司與13家量販店,共24家。用徐旭東的話來說,“遠東集團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百貨業霸主”。 遠東集團以10億元成功入主,不僅讓它以臺灣第一大百貨姿態使其最近股市盤面上一片飄紅,也因為太崇在大陸的投資,讓遠東集團的百貨業版圖“直接登陸”。徐旭東表示,將投資逾25億元的資金繼續增資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 300億資金黑洞 過往的時間里,太設一向給外界保守穩健的印象,為何在短短的時間里大廈將傾? 太崇脫胎于太平洋建設集團,后被列入集團下的上市公司太設旗下。太平洋建設集團創立于1949年,之初,業務范疇只局限在建筑本業,后來,眼光獨到的章民強與日本崇光合資開設太平洋崇光百貨,太設占51%,日本崇光占49%。1993年通過在香港設立的太平洋中國控股公司投資祖國大陸太平洋百貨事業。2001年的營業額高達新臺幣180億元,在大陸的9家店營業額150億元。章民強因此也成為臺灣名震一時的紅頂商人。 4年前,因年齡和身體問題,章民強親自規劃將太平洋建設的事業分別交棒給三個兒子,由老大章啟光掌管太平洋建設等與房地產相關事業;老二章啟明掌管有線電視系統的購并,掌管太平洋聯網科技公司;老三章啟正,則負責旗下最賺錢的金雞母太崇在兩岸的發展。 然而,就在章民強逐漸淡出江湖的幾年內,一向被視為體質佳、財務結構健全的太設集團,卻爆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負面消息。在2000年時,當時太平洋百貨的日本合資伙伴崇光百貨,在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后宣告陣亡,太設第一次警覺到,猶如吐鈔機的百貨業也不是保證賺錢的萬靈丹。緊接著臺灣房地產陷入谷底。土地無法立即變現,是太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屋漏偏遭連夜雨,章啟明幾年前買下超視30%的股權后,后續的寬頻光纖等投資,儼然是個無底洞。 甚至連一直引以為自豪的百貨業也開始出現危機。北京的太平洋盈科店自2001年11月開業以來,一直處于慘淡經營的局面。而王德明和朱海翔等太平洋百貨管理團隊的反目更令其雪上加霜。 太設共負債高達到300億元左右,債主日益催款,使章家的日子十分難過。于是,2001年7月,太平洋建設將其100%持有的太平洋中國控股的4成股權,出售予美國卡萊爾集團,獲利13億臺幣。2002年元月2日及3月27日,則將剩余6成股權分兩次轉移給太崇,獲利46億元。 但這化解不了太設日益到期的貸款還款壓力,而太崇也為此自身負債高達100億元左右,其債權銀行共有31家。在此情況下,2002年初,82歲的章民強重出江湖。 股權爭奪戰 由于土地的閑置、有線電視擴張過快和太平洋百貨大陸發展不盡人意等原因交織在一起,2001年10月中旬,銀行對太設抽緊銀根,以及在臺灣當局“財政部”出面“關切”下,銀行團同意將貸款還款期限展延一年。銀行團注意到太平洋建設關系企業為其作保證、交叉持股的狀況,要求太平洋建設必須簡化、分割事業,于是上演了太崇股權爭奪戰一幕。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當時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負責人李恒隆和與銀行界關系深厚的林華德宣稱可以幫助太設,并逐漸介入太崇的經營。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成立于2000年,以章民強個人名義注冊成立,資本額為1000萬元,后來,章民強出讓60%股權給李恒隆。 2002年初,太平洋建設開始推動組織再造分割計劃,將太設集團轉型為太平洋建設控股公司,下轄太平洋百貨控股、太平洋聯網科技、太平洋休閑生活事業三大塊。太建總裁章明強找上太流董事長李恒隆與國票金控董事長林華德,希望他們能給太設出謀劃策。 2002年8月,林華德給太設的規劃是,將太崇股權集中到太平洋流通控股后,達成三個重要協議:一、太平洋流通投資用40億元資金購買太崇擁有的太平洋中國控股60%股權;其二是,在2002年6月,太流以16.32億元,向太設購入太崇48%的股權;其三,是太流以46億元向太設買下太平洋崇光百貨最大店的土地和房產權。前兩項已經按期完成了。借自己的“信用”,太流幾乎空手掌握太崇48%的股權。太流轉替太設成為太崇的母公司。太流也承下太崇近百億的債務。 但令章家沒有想到的是,太流向太崇和太設所買的太平洋中國控股60%股權及太崇48%的股權,總計56.32億元,是以導賬方式進行,太流將手中握有的太平洋聯網科技股權進行交換,太設并未收到任何現金入賬。林和李的做法已完全脫離章家當初的本意。章家與李恒隆開始交惡。 因此,在2002年8月26日,太崇改選董事時,原本規劃由李恒隆出掌董事長一職,章家全力反對。改選后,太設完全與太崇劃清界限,但事實上,太崇所有的經營團隊還是由章家派出,所以在經營權與股權的沖突下,章與李、林二人的僵持關系已從單純的企業危機處理,演變成復雜的角力。 在雙方各擁強大靠山的情況下,林、李兩人想順利接手太崇,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以1000萬元為注冊資金的太流去還100億的賬,終難以取信銀團。李恒隆便在去年8、9月間放出尋覓買主的消息,在遠東集團有意接手之前,包括微風廣場、寒舍等企業,都曾和太崇高層有所接觸。據傳寒舍集團蔡辰洋還準備了100億元資金,希望一次解決太崇所有的負債。 鄰近的微風廣場動作較快,通過一些巧妙方法先以7000萬元掌握太崇4.86%股權,后和當時持有太崇32%股權的臺灣崇廣公司(由日本崇光與太設合資成立)簽下了32%股權的買賣合約,沒想到這部分的股權尚未進入后續的交割階段,就傳出遠東集團已透過增資太崇的控股公司——太流10億元入主。 跳槽風波新解 隨著太崇的股權變動明了化,大陸太平洋百貨團隊“跳槽事件”的原因變得日益清晰。 2002年5月19日,太平洋中國控股董事會突然宣布,解除上海太平洋百貨總經理王德明一切職務,王德明一怒之下,帶著二十名上海太平洋百貨臺籍干部發動起義,集體投靠大連萬達集團。 王德明早在1993年即赴大陸替太平洋百貨開疆辟土,上海太平洋的營業額也由10年前的1.8億元人民幣,快速成長到現在每年的20億元人民幣。打敗當地老字號的第一百貨、華聯商廈,成為上海百貨業龍頭。太平洋百貨在大陸零售業中,猶如一塊燙金招牌,成了港商在內地爭相拉攏的合作對象。1995年在重慶,太平洋百貨與港商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合作;1996年在上海的淮海區,和港商羅康瑞的瑞安集團合作,2001年月又與港商郭鶴年的香格里拉集團攜手,在上海開太百在當地的第3家店,北京店則和李澤楷合作。 大陸太平洋百貨發展到今天,王德明的確功不可沒。而且,王得到很好的回報。不僅擁有全太平洋集團最高的薪水,而且成為集團最高權力機構的執行董事。但為何他突然要“反叛”呢? 早在去年1月,王德明就秘密和大連萬達往來。是時太平洋中國控股公司股權已部分賣給了太崇和美國卡萊爾集團。由此,自認“功高蓋主”的王德明便覺得非常難以接受,自己經營的太平洋百貨拱手讓人,自己又沒有獲得任何股份,遂起了“跳槽“之心。 章氏方面則稱,王德明的確曾經要求總部發給他帶領的經營團隊500萬元人民幣獎金,他要分其中的四成,章家非常不悅。而且,上海太平洋百貨2002年年初的業績一路下滑。 10月,曾經在西南地區鞏固太平洋百貨事業版圖的前成都太平洋百貨總經理、太平洋百貨中國控股公司營運長朱海翔也率眾起義,投奔了銀泰百貨。 重塑太平洋 “以現有太平洋、太崇加上遠東百貨,今年的營收目標為800億元,將成為亞洲最大、最好的百貨集團。”這是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近日向外界發出的豪言壯語。在百貨業普遍獲利欠佳的情況下,徐旭東卻認為“這個行業的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接手太崇之后,遠東集團目前的首要任務是讓太平洋百貨在祖國大陸百貨市場站穩腳跟,并解決太崇的財務問題。徐旭東掌控太崇步驟有三:首先是派出以羅仕清為首的多位財務親信,進駐太崇以及大陸各店;第二步為更換董事長;第三步預計在3月將對太崇提出減資再增資案,以改善太崇的財務結構,降低太崇約89億元的銀行貸款,并預計投資30億元,計劃于10年內于大陸再開設15家店。 對于未來大陸的布局策略,遠東集團將根據臺灣上市公司的有關規定,將太平洋中國控股公司在大陸擁有的9家太平洋分店逐一收購,而這個動作預定于近期展開。 但太崇內外問題仍相當復雜。其中大陸太平洋百貨部分,因為高層干部自立門戶而引發人才大量流失的經營危機正逐漸升高,尤其是大陸當地的企業利用太平洋百貨離職干部移植整套經營技術的手法,對太平洋百貨在大陸的9家分店已經形成潛在的競爭壓力,過去公司的經營優勢也因最近一年的人事紛擾而相對減弱,這是遠東集團未來必須面對的嚴肅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