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爭奪平安保險?神秘操盤手調控10億資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27日 16:29 南方周末 | ||
記者 夏英 見習記者 胡惠民 誰是平安保險股權變更的核心操盤手?操盤手目的何在?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變盤? 毫無疑問,重組與上市將成為2003年中國保險業的兩大主題詞,平安保險詭異的路徑選擇是中國金融業改革的版本之一,這場大戲將如何起承轉合 北京來的隱形富豪 誰是江南實業,誰是源信行,誰是寶華投資?突然出現在平安股東名單里的這三支力量,讓市場觀察人士驚詫莫名。 如果說江南實業——實際上由平安員工持股——還好理解的話,那么源信行和寶華究竟星何方神圣,依然是一個謎。 它們在北京注冊。控股者是自然人,其中寶華投資的控股公司為北京寶源投資,由自然人鄭建源持有80%股權;源信行則由北京昌裕隆工貿和北京恒豐永業經貿公司控股,最終控制自然人為王貽夏和田勇。 在最新的股東名列中,二者分別持有7.7%和6.67%股權,假設受讓價格等同于平安保險每股凈資產3.5元,它們也至少要掏出11億元左右的真金白銀。 《公司法》規定.向外累計的投資額不得超過企業凈資產的50%,但是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不在此列。 盡管如此,根據《向保險公司投資入股暫行規定》。向保險公司投資入股的企業其凈資產必須達到總資產的30%以上,所投資金為企業自有資金,并且禁止以實物或無形資產、銀行貸款以及股權置換形式投資,也就是說——它們至少要有幾十億以上的資產實力。 想象一下吧:這3個自然人掌控著數十億售產,并且可以自如調動10億計的資金,實力非同凡響,但是這不同凡響的三者,此前在國內默默無聞。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這14.37%的股權以遠低于每股凈資產的價格出售。 倘若如此,那只能更令人驚嘆:三者究竟憑借什么,在平安即將上市之際一這往往意味著手中的股票可以一夜暴漲——以低廉的價格獲取了股權? 市場觀察人士一直揣測,是持股約14.3%的招商局向源信行和寶華兩家出讓了 股權——因為招商局在同一時間從這一股東名錄上消失。 但是招商局對此不予置評。招商局金融集團副總經理譚岳衡證實已經出讓股權,但他以“不清楚”為由拒絕透露受讓方的具體名字、轉讓價格,并以又一個“不清楚”拒絕對招商局在上市之前出讓股權作出評價。 盡管不解之處甚多,但是自然人公司悄然登上第二大股東地位,與第一大股東所持16.06%股權只有一步之遙,意味著如果時機成熟,他們隨時可以將平安變更成為民營金融控股集團,這一可預期的前景更令人震撼。 誰是江南實業 江南實業橫空出世,且以9.71%的持股比例排在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16.06%)、匯豐保險(10%)、中遠集團(9.9%)之后,躋身第四大股東之列,依然是一個謎。 深圳市江南實業是什么機構,何時以何種方式獲得9.71%的股權?平安方面以未獲股東授權為由,拒絕回答記者提出的關于股權的系列問題。 記者隨后在深圳市工商局查到的注冊資料表明,該公司成立日期是l992年,核準日期則是2002年7月,注冊資本力10000萬元,深圳市景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88.87%的股份,而景傲實業實際上由平安證券工會(80%)和平安信托工會(20%)控股。 也就是說.實際上這是一家與平安保險頗有淵源的公司,因為平安保險恰恰控股平安信托,而平安信托又控股平安證券,與早前浮出水面的深圳新豪時投資形成遙相呼應之勢。 此前;深圳新豪時投資并不為人關注,因為新豪時僅持有7.9%甚至更少的股權——這樣的一個持股比例,雖然能夠列居主要股東,但要說發言時能夠擲地有聲,根本談不上。 市場層面更多地把它解讀為平安保險職工持股會治下的一家公司,也僅僅是一家職工持股公司而已——平安保險工會委員會控股95%,2000年核準成立.注冊資本20500萬元。它的作用看上去更像平安保險公司自己描述的那樣:“起到穩定員工隊伍,增強員工責任感和公司凝聚力的作用”。 現在看來,平安此舉用心良苦。按照監管層規定,單個股東直接投資,或以其他股東名義投資,或通過關聯公司,持有股權不得超過10%,超過的,應當報經中國保監會批準。 從法理上說,深圳市江南實業和新豪時投資代表不同股東利益,不存在關聯關系,但在情理上,二者的確又同出一脈,以累計17.61%的股權。繞過10%的股權限制,暫時取得了相對控股地位——之所以說是暫時,因為這場股權爭奪還遠未結束,變數仍有可能產生。 招商局何以抽身而出 在平安保險的諸股東中,招商局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最有動力謀取控制權的企業.那么招商局何以在上市之前選擇退出呢? 譚岳衡的答案是,“一是招商局對平安保險的控制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適合特有平安;二是招商局集團整合資產的需要。” 也就是說,招商局之退出,一半是無奈——控制權旁落,一半是自身需要使然。當然,二者并不排除相生相成的可能。 平安保險源出招商局。1988年,平安保險公司獲批成立,招商局蛇口社會保險公司持股51%,中國工商銀行持股49%。 2000年,麥肯錫為招商局開出藥方——代價是90萬美元——應通過資嚴重組致力于打造交通基建、金融、地產和物流四大核心產業,改變以往業務龐雜的局面。 翌年初,諳熟金融產業的秦曉——此前,擔任中信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走馬上任招商局集團總裁。 2002年4月,招商銀行在國內A股上市,隨后國通證券獲準更名商證券,12月,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在保險一塊.招商局旗下擁有海達英國、海達遠東、英國保險、招商保險、華泰保險、海達(中國)保險等公司,但是;這些公司大部分在海外、只有平安保險才有資格擔綱整個保險團隊的領頭羊。 但是此時的平安保險已經做大,招商局的發言權——基股權被稀釋至14.3%——已經弱化。 為什么招商局甘愿讓渡出控制權呢? 作為特大型國企,招商局經歷了1980年代的非理智擴張,1990年代的盲目投資,到了1990年代中期,國家開始緊縮銀根,這使非理智擴張和盲目投資的惡果開始凸顯,到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前夜,整個招商集團的整體有息負債比達到60%多,而接踵而至亞洲金融危機加劇了這場生死考驗。在隨后的數年間,招商局不得不陷入整個集團痛苦的調整期。 舉例來說,在招商局體系中一直處于重要地位的招商銀行.當時也迭遇困難。1999年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上任第一天,招商銀行沈陽分行就友生擠提事件——這是信任危機爆發的集中體現。 而與此同時,馬明哲治下的平安保險卻日漸顯露出明顯的上升趨勢。 一面是平安保險業績節節高升,以馬明哲為核心的管理團隊日益獲得掌控企業的權利,一面是招商局痛苦地進行重組調整,甚至在招商局的一份重組計劃里,中國平安保險和友聯銀行同被列為金融類的剝離目標,希望借此套取25億-30億港元(友聯銀行2000年6月被剝離,套現18億港元)現金。 黃金分割股權安排 據平安一位高層人士對記者說:管理層一直以來崇尚“三權分立”的股權安排,你可以用一個美感很強的新名詞“黃金分割股權安排”來代替“三權分立”提法。 該人士認為,這種股權安排能夠為金融控股集團的平安未來構架更大的發展空間:既可以充分利用各種類型股東的優勢資源又可以保證平安管理層處于中心位置,隨時根據形勢調整策略。大環境一旦允許,平安管理層更可以堂皇入室,登上第一大股東寶座,掌控民營平安金融控股集團。 其中,三個外資股東特有的股權已經達到23.74%,基本上接近參股國內中資保險公司的全部外資股東股份25%的底限。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與第七大股樂深圳市財政局,持有22.99%;第二大股東招商局與第四大股東中遠集團,分別待有14.37%和9.9%,屬于國有企業陣營;最后是江南實業與新豪時居中,持有17.61%。 事實上,匯豐一直謀求控制平安。分析家相信,匯豐銀行將競投高盛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持有的平安保險股權。匯豐銀行的另一個目標,則是平安保險到香港上市。按匯豐的估計,今后10年,中國經濟可能年均增長5%,2012年,GDP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目前,保險資產占GDP的4%,同泰國的比例大體相當,而韓國的比例高達20%。 有消息稱,匯豐目前正在爭取獲得保監會的特批,希望免受外資待股至多25%的限制。但足無論如何,要想跨越這道藩籬也并非易事。因此,外資持有的23.74%股權處于相對穩定狀態。短期內,外資既不會轉讓股權,也不能奪取第一大股東地位。 至于中遠集團,持有平安股權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業務運作與定期分紅,這部分股權也相對穩定。 毫無疑問,接手招商局持有的平安股權,對平安管理層陣營意義深遠。已經持有的17.61%股權加上招商局持有的14.37%,總共31.98%的股權已經超過深圳陣營的22.99%,具備問鼎平安控股權實力。 問題是神秘自然人公司的態度如何。如果說神秘自然人公司想爭奪平安控股地位,就絕不會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堂皇入室。無疑,平安管理層容忍神秘自然人公司進入,至少與平安管理層有相當的默契。 深圳會把繡球拋給誰 深圳市政府方面的態度,在這場股權之變中仍然舉足輕重。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深圳市手中持有不少的股權——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持有16.06%,深圳市財政局持肯6.93%,二者累計有22.99%,僅次于外資的累計持股23.74%,是一支重要的勢力。 市場層面此前已經在傳言.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將悉數賣出股權,接盤的會是三家公司——中聯控股、世紀興業投資和中投創業投資。 2月21日,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金融證券產負責人高雷在電話中證實,先前的確有過談判,現在暫時停下來,所持的股權不日將放到深圳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 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的退出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2002年起,深圳市政府啟動大規模的國有資產重組,在“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則下,大幅向外轉讓國有企業及上市公司股權。 盡管2002年大張旗鼓的資產理組,并未如預料中的迅速推進,但是深圳方面推進國有資產重組的決心還是相當大的,平安保險作為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的主要控股金融公司,當然在這個重組之列。 現在的懸念是,深圳市會把繡球拋給誰? 近年來,由于主板停發,深圳金融核心競爭能力減弱,對于整個深圳金融業具有舉足輕重的穩定作用的招商銀行和平安保險更是屢屢傳出“遷都”之說,這些顯然讓深圳方面大傷腦筋,深圳急需使出重招,力挽狂瀾。 去年,深圳方面決定將旗下四家國有公司持有的深發展股權悉數轉讓給美國新橋投資,只保留一股金股,此舉博得市場內外有識之士的一片喝彩。 對于同樣具備舉足輕重地位的平安保險,深圳是否也會如法炮制,為平安保險挑一個“金龜婿”呢? 由于平安保險外資股權已經接近25%,一旦突破這一邊界,平安保險就要變成一個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從而適用外資保險管理法規,觀察人士傾向認為,深圳方面會把繡球拋給有實力的國內企業。 令人不解的是,消息人士透露,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此前接觸的中聯控股、世紀興業投資和中投創業投資都屬于投資類公司--換言之,他們可能謀求短期投資收益,這并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所持股權究竟花落誰家,還是一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