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萬里談農業產業化 產業化要使農民分層就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25日 10:13 經濟日報 | ||
產業化要使農民分層就業--與德隆國際戰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萬里談農業產業化 曾在資本市場中翻云覆雨的新疆德隆,如今在農業領域也大顯身手,以新疆屯河為代表的番茄產業、以匯源果汁為代表的果疏產業,還有種子產業都做到了全國前列。日前,記者在北京就農業產業化采訪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德隆國際戰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 構建為農服務體系 記者:提起德隆,人們對它在資本市場中的身手印象深刻,但對它在農業領域的實踐可能不太熟悉。德隆目前介入農業有多深? 唐:農業現在已成為德隆集團的主業。德隆的農業目前主要有三大塊:番茄、果蔬飲料和種子。德隆做農業基本上是做產業化,采取公司加農戶的方式在做,如今許多已經成了國內行業的老大。德隆在入主新疆屯河公司后,將其主業轉向新疆很有前途的“紅色產業”———番茄、胡蘿卜、紅花、枸杞等特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番茄醬如今已做成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德隆做番茄產業是鏈條式的產業化的,從生產番茄醬和其他加工品,延伸到番茄種植以及經營出口等整個鏈條。番茄產業如今已成為新疆的重要的產業,也是新疆農民增收重要來源。德隆在果蔬飲料方面主要是以北京匯源果汁為代表,目前正通過匯源來擴大果蔬飲料市場。德隆農業還有一塊就是種子,目前種子的產值做到了6個億。 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都進入了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行列。 記者:種子是農業的根本,要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必須將種子產業搞起來。德隆是怎樣做種子的? 唐:德隆在進入種子行業之前,用了四年的時間,花了3000萬元對全國2700多家種子公司做調查。通過對國內外種子行業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搞好種子必須有兩條:一個是要有很強的研發能力,種子要有科研和品種作支撐。一條是有比較健全的銷售網絡。原來種子行業有體制性障礙,種子公司在縣里,各把一塊,網絡是分散的,也沒有科研能力,根本難以與國外大公司抗衡。德隆進入種子行業后不僅大大加強了科研的投入,提升了種子研發的能力,同時著力建立和整合國內的市場網絡。我們在西部的四川建了2400個種子直銷點,在東部的山東濰坊建了“農資超市”,并且這種超市一直建到鎮上。農產品營銷要搞品牌,農民在這里買的種子是有品牌的,這樣不僅有利于樹立農業的品牌形象,而且,萬一有什么問題可以追溯到責任人。 記者:我國加入WTO后,國際上主要的種子公司都想進來搶占中國市場,一直未能如愿,其重要原因就是苦于沒有健全的市場網絡。加強為農業和農民的服務,也是農業產業化的一個重要的內容,但目前做這個的公司還不多。 唐:建這個網絡不僅僅是賣種子,建立自己的品牌,更是著眼于構建整個為農服務體系。這樣賣種子就延伸到了賣農資,賣技術,還搞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增強為農服務的能力。今年這種“超市”將推廣到山東全省,并準備在中原幾個省推行。德隆還準備在這些“超市”里租賃農機等設備,通過這種方式把德隆的農業機械推下去,也看看在農村能否推行租賃業。要知道,一臺農機十幾萬,沒幾個農民買得起。 記者:其實,這個網絡還可以成為農村信息的重要來源。目前農村市場啟動不起來,一方面跟農民收入低有關,另一方面也跟城里的產品提供者不清楚農村和農民真正需要的東西有關。網絡建起后完全可以起到城鄉之間、上下信息溝通與傳播的重要作用。 唐:是的。 促進農民的分層就業 記者:我國搞農業產業化也好多年了,但是,人們很困惑的是到底如何衡量農業產業化的成功?當然,帶動農戶,促進農民增收是重要的,但是在當前我國八億農民搞飯吃的現實,農民增收很難從根本上穩定解決。我們有個看法,農業產業化的成功標準有兩條,一是要使農業的產業水平升級,另一個就是使農民在產業化的整個鏈條中分層就業。 唐:是的。農業產業化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農民要想穩定增收,不少農民必須要離開自己的土地,最后形成大戶。產業化的過程就是一個農民分層的過程。產業化將農業的鏈條拉長了,一部分農民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轉變成為加工車間的工人、農業流通領域的經紀人、為農民服務的技術人員等,而真正在田間勞動的農民就大大減少了,土地的規模也就大了,其務農收益也就高了,整個產業也就發展起來了。我舉一個小例子:德隆在新疆搞番茄產業化,原來新疆一個哈薩克牧羊人放棄傳統的游牧生活,定居后開始種番茄,結果年收入兩萬。同樣,另一個哈薩克族青年種了幾年番茄后,開始為別人當番茄經紀人。在這個過程中,這樣從牧民變成了農民,又從農民分出來當經紀人,收入大大增加了,其生活方式改進了。在美國,實際上真正在田間勞動的人很少,它的農民是什么呢?主要是為農業服務的人員,包括農業生產管理者、農業技術人員、農業科研人員,以及農業金融業者。 至于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是顯而易見的。 龍頭企業通過以市場為導向,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投入與指導,對農業資源進行整合,從車間到田間地頭按現代的標準化進行生產,帶動著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 本報記者許寶健向清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