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采購車險之惑:價格高者中標?
評標標準是什么?由誰來評標?采用怎樣的方式?落選后三家保險公司提出質疑:為什么開出最高費率的保險公司,卻被政府采購機構選中?
本報記者林琳
一舉拿下150多家政府機構為期4年的車險保單,這對任何一家財險公司都是一件大事。平安保險公司的高層領導在簽約儀式上坦言:“壓力很大啊!”
“這份保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簡稱《政府采購法》)通過以來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一次嘗試。如果平安的服務沒做好,或者合同履約時有什么差錯,可能會影響到明年1月1日起正式啟動的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平安保險公司在將北京市級行政事業單位15000多輛車的保單納入懷中之時,一再重申此份保單“意義不同一般”。
不過與此同時,另外三家落選的保險公司卻向《財經時報》提出質疑:據我們所知,平安保險公司開出的費率最高,為什么北京的政府采購機構卻選中了它?
《政府采購法》實施前的招標
今年6月29日,《政府采購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將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北京市政府的此次車險采購,恰恰是在《政府采購法》即將正式實施但暫缺《政府采購法實施細則》(正在擬訂中)條件下的一次“摸索”。
此前,北京市市級行政單位的車輛保險由各單位自行投保,保單由多家財險公司分而食之。此次車險投保則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進行統一采購,其操作細節參照1999年頒布的《北京市政府采購辦法》。
據悉,此次采購經北京市政府采購辦公室在政府采購網站等官方媒體進行公開招標后,共有四家財險公司參與投標,即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和華泰保險公司,最終平安中標。11月29日,平安保險公司與北京市政府采購辦公室簽訂了北京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機動車輛統一保險合約。
從本周一(12月16日)開始,平安保險公司正式與北京市150多家行政事業單位分別簽訂機動車輛保險合同。這意味著,此后北京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凡符合規定的車輛,將全部在平安保險北京分公司投保,合同有效期為4年。
為什么這樣選擇
在平安保險公司感受此次政府采購的收獲的同時,另三家落標的財險公司卻發出些許背后的疑問:評標的標準到底是什么?由誰來評標?怎樣的評標方式?讓三家公司尤為不解的是:平安保險公司提供的費率是四家中最高的,如果政府采購是本著節約預算資金的原則,那么中標的怎么會是“開價最高”的呢?
當記者就這些問題向北京市政府采購辦公室求解時,參與此次招標的杜文蘭處長表示:“整個過程嚴格遵守中國的《招標投標法》進行的,通過公開招標,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操作。”
“我們的評標委員會由5人組成,其中保險業內專家3人,隨機選取;評標方式采用打分法,經過一天一夜通宵達旦的評標,最終四家投標者中得分最高的一家中標。”杜補充道,“當然,評判標準招標前就已經擬定,所以用的是‘同一根尺子’,事先我們也不知道會有哪些公司來投標。至于評判標準和專家,都是保密的。”
對于為什么費率最高的公司反而中標,杜解釋道:“認為價格最低的就該中標,這是對政府采購的一種片面認識。政府采購并非單純以節約資金為目的,而應該是節約資金、加強預算管理、加強宏觀調控、杜絕腐敗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考慮。”
政府的解釋
對于費率并非優勢反而中標,平安公司認為:“具體原因我們也不清楚,我們自己認為是服務的優勢。比如,平安保險的網上理賠、網上定損的服務可以讓投保人不用來回往返,直接在網上把一切交給我們就可以了。2001年我們網上服務的上線率達到了99%。2003年1月1日車險費率改革后,各保險公司比拼的就是服務的創新和周到,而不單純是低端的價格戰。”
現階段中國的政府采購在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全面化推進的同時,也面臨著如何進一步完善的壓力。政府采購對于國內許多企業是一種“新生事物”,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接觸并參與政府采購項目時,由于對整個過程不熟悉,很容易使它們對政府采購產生諸多不解甚至懷疑。
對此杜文蘭的建議是:首先要認真閱讀標書,做到充分理解,如有不解,可向招標公司咨詢;其次,在寫投標書時,應對招標的文件做出實質性的響應,如果有一點沒做到,結果就會由于資質不符而造成廢標,比如,要求有法人授權,若沒有做到就會在第一輪資質刪選中被淘汰;最后,政府采購會考慮價格因素,但反對低于成本的不正當競爭,比如,某些企業希望通過取得政府采購項目增加企業聲譽,而采用低于成本價的報價,這也是政府采購要求杜絕的。
企業心存“敬畏”?
當介入政府采購的“門檻問題”得到解決,社會各界對政府采購的期望也將越來越高。被視作“陽光下交易”的政府采購,能否更好地回答來自方方面面的諸多問題呢?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參與此次北京市政府車險采購競標的保險公司,對政府采購普遍存在一種莫名的“敬畏”感覺。根據《政府采購法》有關條文的規定,如果對結果有疑問,可以向相關監管部門提出質疑;若未能得到滿意的答復,還可向上一級監管部門即財政部詢問,再進一步即可向法院提起訴訟。
記者發現,在此次北京市政府的車險采購中,投標的幾家公司多少都存在一些不解或疑問,但沒有一家公司向有關部門公開提出質疑,因為他們擔心“這是政府采購,怕這次彼此不愉快了,會影響下一次的競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