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世人矚目的第二屆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落下了帷幕,這次人氣鼎盛的博覽會,除了讓人們深刻感受了我國高新技術與國際先進技術的成果與發展,更讓我們對大會“信息化”主題有了新的認識。隨著世界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信息化正不斷地影響各個領域。在我國的民航機場中,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率先跨出了航空港信息化工程的第一步,通過使用現代電子信息與網絡技術,實現對航班生產信息的自動化管理。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是遠東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國際機場之一。早在1996年機場設計規劃初期,設計者們就提出了信息集成、信息網絡的構想,目的就在于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電子信息技術的催化作用,綜合借鑒各種先進管理理念,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優化服務質量。正是在這樣一種現代先進管理理念下,浦東機場一期工程引進了當時國際上的先進信息網絡技術,從飛機進場到落地、靠橋均采用計算機管理的航空報文網絡系統(AFIN)、目視泊位引導系統(AGS)、航班信息管理系統(FIMS)、綜合查詢系統(IQS)、SITATTEX系統等;從旅客進港到出港提供的全方位服務,采用了航顯系統、離港系統、廣播系統、行李分檢系統、安檢系統、CATV系統等;空港的安全保衛采用了CCTV監控系統、門禁系統等。同時,為了加強空港管理,還配備了停車庫管理系統、消防報警系統、BA樓宇自控系統、電梯監控系統、航空收費系統(ABS)、航空業務統計系統(ABAS)、機場道路監控系統。這20多個系統被集成為一個大型的中央計算機系統,大規模的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航班生產系統與航班應用系統中,實現了信息系統集成化、信息傳遞自動化和信息管理自動化。
例如在機場航班生產中,航班信息是機場最主要的運營信息,機場的各個運營部門和相關的弱電系統都要根據航班信息來工作。在傳統的航班信息傳遞運行模式中,各部門是通過對講機、電話、人工操作等方式來實現信息的相互傳遞和銜接,時間間隔長,信道堵塞率高,且很難避免人為因素帶來的差錯。為了改善這種完全人工干預的管理方式,適應現代化航空港的管理模式,浦東機場率先對航班信息系統使用了集成技術,即以中央數據庫為核心,依托高速AIM網絡,采用外部系統訪問中央數據庫的標準接口協議CDI技術集成了航顯、廣播、電話問訊、行李系統、候機樓樓宇自動控制等16個子系統及東航、上航等外部接口,并通過電子途徑共享機場運營信息,對航班信息和運行資源進行集中控制,既大大提高了子系統之間的工作效率,又節約了信息資源,簡化了信息服務流程,保證了航班信息傳輸的及時性、惟一性和準確性。
先進的信息技術不但是一種資源渠道,更是我們實現現代化管理的一個重要幫手。在浦東機場的安全管理系統中,我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這一點。例如,浦東機場候機樓內禁區范圍較大,禁區周界較長,出入門較多,所以為了節約人力資源,浦東機場采用了當時國際上的新技術———門禁管理系統,通過刷卡感應方式實現對門的自動開關。與此同時,為了加強對禁區出入門的控制與管理,我們還通過攝像機與門禁讀卡器聯動的技術,使門禁系統與安保監控系統緊密地結合起來,有效地掌握了對禁區的安全出入控制與管理,為機場空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系統的逐步穩定運行,我們還將不斷地完善管理手段和措施,包括制定各項維護檢查制度、建立系統維護維修檔案、規范信息管理流程等。
高起點,高發展。今后,相信我們會在民航信息化這片天空上飛得更高、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