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廖鳳娥
東航計算機離港信息系統的建設起步較早,在1994年,東航就對離港系統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在NOVELL網上用FOXPRO成功完成了離港預處理系統的開發調試,并在國內航班上使用了離港預處理系統,該系統實現了離港系統的基本功能,成為東航離港系統的雛形。鑒于離港預處理系統的開發經驗,1995年初東航開始研制開發離港系統,經技術人員一年多的努
力,該系統于1996年3月開發成功并投入運營。
該系統是建立在小型機平臺上,在國內首次改變了航空公司共用一個建立在集中式大型主機平臺上旅客離港系統的狀況,采用先進的“數據管理系統”、“客戶機/服務器應用體系結構”和面向對象的開發技術,具有良好的用戶界面、優良的可視性和可操作性、多種安全機制,并能積累旅客運輸的第一手數據資料,為航空公司及時掌握市場動態、調整營銷政策提供保障。
該系統1997年4月通過了民航總局的鑒定。鑒定認為,東航離港系統是國內民航首次開發成功,在國內處于領先,并達到國際同類系統水平。該系統獲得上海市第四屆科技博覽會金獎,并先后參加第二屆全國工業展覽會、上海市技術改進成果展覽會、上海航空展,獲得了各界同仁的好評。
2000年5月,經東航計算機信息中心的開發研制,本地離港系統采用無線離港方式在浦東機場投入運行。
在經過多次升級改造以后,隨著業務的變化發展、東航規模的擴大、集團的成立,目前使用的離港系統仍逐漸暴露出電報系統處理環節較多、聯程協議設計存在缺陷、系統架構對全球運行方案不盡完善等問題。為適應東航未來商務信息系統的全面發展,東方航空公司自2001年底開始了對原有離港系統的升級改造。新系統按IATA標準分為三大部分:機場旅客服務、公共平臺論證、聯程通訊機制。針對原有離港系統存在的問題,借鑒其他離港系統的長處,升級改造后的新離港系統具有國際一流的先進水平。與現使用的離港系統相比,其先進性表現在:在國際通用標準平臺上開發,保證了東航全球值機工作的順利展開;網絡通訊協議得以改進,使東航的全球值機工作快速、安全;能自動識別和輸入護照、簽證、常旅客信息,擴大了系統的應用范圍,屬國內首創;實現了國際化的多語言支持和字符、圖形的多樣化;系統的響應速度快5倍;系統可存儲的旅客信息容量擴大120倍;可與常旅客系統、訂座系統及其他航空公司的離港系統相連;能實現與電子票系統、財務系統的無縫連接。
新離港系統還重點開發了以下功能:
首先可使用旅客護照掃描系統。應澳大利亞移民局要求,各航空公司應于明年1月5日前完成旅客護照信息入境確認系統的實施,新的離港系統可將通過護照掃描系統讀取的信息按要求進行自動匹配,并實時自動發往澳大利亞。
其次,實現東航在任何一個航站使用本系統。解決了原有離港系統的數據傳輸受通訊網絡和線路的限制較大,在邊緣地帶或通訊不暢的地方推廣需另投資改造通訊網絡系統的問題。
第三,提供完整的收益管理數據。新系統將成為公司商務信息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東航新離港系統機場旅客服務、公共平臺論證、聯程通訊機制三大部分的指令及與CI、CX、BR的聯程調試已完畢,CUTE平臺測試已完成SITA論證,并獲得在此平臺的安裝許可證書,現系統已在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柜臺上進行試運行。
東航新的離港系統投入使用后,不僅將為東方航空公司每年帶來數千萬元的經濟效益,而且能為東航建設常旅客、收益管理、數據倉庫等商務系統提供安全、可靠的數據來源。可以相信,東航離港系統升級改造完成后,將徹底解決原有系統整體結構上的缺陷,成為世界一流的離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