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傅梓琨 嘉藜
廣州保險界一位權威人士昨日在與本報記者聊天的時候,爆出驚人內幕:保險公司目前趁股市低迷,大張旗鼓宣傳分紅險,但其宣傳中存在著很多誤導成分。
誤導一:拿分紅利率和儲蓄率比較
該人士認為,很多保險公司在推銷分紅保險的時候,拿保單分紅的回報率和銀行儲蓄利率相提并論,他氣憤地指出:“這簡直就是一種說謊行為!保險和銀行儲蓄根本不可能相提并論!”
他解釋,保險公司分紅的標準并不是像銀行利率那樣計算出來的,銀行利息以本金為基礎,但保險業的分紅卻不可能簡單地以投保人的保費為基礎。
他進一步解釋,保險公司計算分紅金額的時候并不是以投保人的保費為基礎計算,比如一萬元的分紅險保費,要扣掉保險公司的開支、保險代理人的傭金等等費用來計算分紅收益,“不可能以一萬元作為計算收益的基數。”
他表示,在這個問題上,有的保險公司就會故意混淆某些概念,使投保人誤以為買分紅險就好像將錢存銀行,但回報率卻比銀行高。
這位人士還解釋,其實保險分紅來自三個部分——死差益、費差益和投資回報,這中間的計算是非常復雜的。
有的保險公司會在保單上寫上分紅率的大致范圍,比如高分紅是6%,中分紅5%,低分紅4%,“這是一個容易讓普通投保人產生錯覺的宣傳方法,因為分紅本身就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到實際分紅的時候,分紅率完全有可能低于4%,這和在銀行儲蓄時就已經確定的利率完全是兩回事。”
他還提到,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投資的渠道還很狹窄,不可能為投保人帶來很高的投資回報。
誤導二:購買分紅險能“雙重免稅”
“有的保險代理人在推銷分紅險時,會用‘雙重免稅’的說法來吸引客戶投保。這也是在說謊。”該人士很肯定地說,“分紅險中根本沒有所謂的‘雙重免稅’。在中國,老百姓拿自己的錢去買保險,這些錢本身就是稅后收入,那就不存在再被免稅的問題,這和銀行存款的利息稅率也沒有可比性。”
誤導三:保險公司不會破產
該人士稱,有些保險營銷員在向客戶推銷分紅險時,不僅宣傳自己公司的經營投資狀況如何良好,甚至還聲稱“《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不能破產”,讓客戶產生一種錯覺,將錢交給保險公司比交給銀行還放心,“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宣傳導向。”
他表示,假如保險公司經營不善,投資失敗也一樣會有破產的可能。《保險法》只是規定保險公司不能自行解散而已。
目前,分紅險種在壽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構成當中,已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有些甚至占到公司保費收入的90%。
該位人士指出,一旦這樣的“有保障高投資收益”的神話被戳穿之后,投資者將會對整個壽險業的誠信產生質疑,如果這種不信任蔓延開來,將不啻于“給了壽險業重重一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