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經濟如同一部大機器,部件匹配才會高效運轉,否則運轉低效,易出故障。目前我國經濟通貨緊縮難以治理,很大程度上在于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兩大主體部件不匹配,這種不匹配主要在四大方面:
一、金融體制與實體經濟體制不匹配
20世紀90年代以來,實體經濟體制發生很大變化,經濟多元化,企業市場化,產權多元化,法人自然人經濟生活獨立自主權利、發展權利的擴張,經濟活力增強。相比之下,金融體制變化不明顯,活力較差。從邏輯關系看,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發展,所反映的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要求,“只有實體經濟提出某種要求時,只有在經濟的發展感覺到原有的金融體系不太適應的時候,金融變革才會發生”(李揚)。由此看,金融體制改革與實體經濟體制改革有個滯后期是合乎邏輯的,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就處于這個滯后期內。金融體制與實體經濟體制不匹配是全面的,兩個方面很明顯。
其一、約束機制與激勵機制不匹配。
為了加速壓低不良資產率,商業銀行實行嚴格的貸款質量約束制度,甚至提出“零壞賬”要求。制定拖欠還款的個人責任制,甚至終身跟蹤制。但約束易,激勵難。作為以盈利為目標的商業銀行,最主要的是產權激勵,與其相應的經營者選擇制度、勞動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激勵,都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也沒有大動作去做。缺乏激勵匹配的約束,則易致“人緊則無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更缺乏活力。
其二,人力結構和職工知識結構與變化了的經營環境、服務對象、工作業務不匹配。
我國以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銀行業,人力結構,職工知識結構是為舊體制準備的,有待逐步完善提高。宏觀經濟體制改革,使商業銀行由政府機構向企業轉變,銀行與企業由資金供給依靠關系向買賣關系轉變,服務對象由國有經濟向社會經濟轉變經營業務由存貸款向存貸款與中間服務并重轉變,經營環境由封閉向開放轉變,還可能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人力結構和職工知識結構與此不匹配是自然的也是現實的。
人才的缺乏是明顯的,2002年IMD世界競爭力年鑒顯示,中國金融人才指標居最后一位。面對外資銀行的進入,國內金融機構勞動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不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近幾年四大國有銀行流失4.13萬人,最為前哨的中國銀行4000多人辭職,央行總行1999-2000年就走了60多人,基本是博士碩士,許多人到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中國青年報.2002.11.5)
人才缺乏,職工知識結構不適應變化了的經營業務,使經營效率不能明顯提高,一些技術含量高的服務產品不能推出或普遍推廣,信貸業務也受影響。可能當知識智慧不足以判斷放貸項目收益和風險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放棄,當然也放棄諸多獲利機會。
國外許多金融機構員工既通金融又通實體經濟,發放石油信貸人員要進石油企業培訓,發放鋼鐵信貸人員要進鋼鐵企業培訓,員工的知識智慧足以最大限度規避風險,獲取收益。
二、金融所有制結構與實體經濟所有制結構不匹配
我國銀行系統原是國有銀行一統天下,改革開放中相繼建立了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但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占有信貸資源仍占80%,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資產中地方政府和國有法人股東也占絕對地位,所以說商業銀行系統仍基本是國家所有制。而國有經濟占GDP份額只有1/3,非國有經濟占2/3,商業銀行系統所有制結構與實體經濟所有制結構很不匹配。由此形成了信貸資源分配上國有經濟與非國有經濟不對稱。
從經營角度講,以盈利為目標的商業銀行,國有和民營沒什么區別。但由于國有銀行的思維定勢,駕輕就熟的路徑依賴,放貸傾向于國有企業。更主要的是從利益角度看,放貸國有企業,出現不良貸款可債轉股,可剝離給資產管理公司,企業破產財政資金可沖銷呆壞帳(2002年財政安排此項資金800億元)。對信貸人員講,放貸國有企業發生呆壞帳是失誤,放貸非國有企業發生呆壞帳可能被懷疑其中有“貓膩”,落個不清白。由此形成國有經濟占用信貸資源70%,非國有經濟占用30%,貢獻GDP30%的民營經濟占用信貸資源僅5%。資本市場政府主導,上市公司選擇政府偏好代替市場偏好,市場融資傾向于國有企業。止2002上半年,民營企業滬深A股上市139家占11.8%,總股本僅占6.7%,其中買殼上市占58%,買殼上市與直接上市融資成本是不可比的。
三、金融機構規模與實體經濟企業規模結構不匹配
金融體系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有怎樣的實體經濟結構,就有怎樣的金融結構,才能達到金融資源高效配置,也使金融服務雙方減少交易成本。實體經濟企業規模有大中小層次,中小企業數量比重大。國外有與此匹配的金融結構,日本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小型金融機構占97%,意大利有中小型銀行9萬多家,美國近萬家銀行中95%是資產在5億美元以下的小銀行。中小銀行一般為地區、社區和行業銀行,對服務的中小企業彼此關系密切,信息十分了解,信任程度高,能建立長期業務往來,互惠互利。我國金融機構規模結構與實體經濟企業規模結構很不匹配。我國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2000萬多家,占企業總數的99%,工業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占全國經濟總量60%和40%,提供大約75%城鎮就業崗位,但缺乏為其服務的金融機構。我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加起來也就100多家,集中于大中城市,放貸集中于大企業。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網點收縮、貸款權限上收之后,縣區經濟成了金融“空洞”,那里是中小企業生長地。盡管央行采取多項措施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問題,但成效不大,關鍵是缺乏與其匹配的金融機構。
目前四大國有銀行一般貸款標準是企業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凈資產1.5億元以上,年營業收入2億元以上,利潤3000萬元以上,貸款額1000萬元以上。大銀行為一家大企業放一筆1000萬元貸款可能是幾天時間,為中小企業放1000萬元貸款可能是幾十家,須幾個月時間。收益是相等的,成本懸殊則很大。中小型的地區社區金融機構最容易克服對地區社區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降低經營成本和風險。資本市場缺少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服務的二板市場,上市融資更難。
四、金融機構利差收益與實體經濟企業資金購買力不匹配
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資金商品的企業,利率是商品價格。像實物商品一樣,價格與市場購買力匹配才能購銷兩旺,否則因有效需求不足,市場疲軟,商品銷售困難。目前信貸市場就是這樣,資金價格與企業購買力不匹配,造成銀行資金積壓,企業資金需求不能滿足。
目前一年期貸款利率5.31%,而企業需要的中長期貸款利率更高。從企業來說,企業利潤率超過貸款利息率借款才值;從銀行來說,企業利潤率超過利息率,放貸才能保證資金安全和收益。這樣的企業利潤率應超過8%。此乃市場佼佼者而非一般。我國是世界儲蓄率很高的國家,只有企業佼佼者使用存款,存款不能不積壓。貸款利率為何高?存貸利差大。一年期存款利率1.98%,貸款利率5.31%,利差3.33%。把商業銀行看作購進商品,轉手賣出商品的中間商,賣出價是購入價的2.7倍,這樣的價差就是暴利。美國商業銀行利差不足0.3%,僅是我國的1/10。
我國銀行高利差之所以存在,根本在于壟斷,價格壟斷和市場壟斷。市場價格是供需雙方博弈即討價還價結果,價格壟斷實際是剝奪需求博弈權。市場壟斷是嚴格限制新的投資者進入競爭。價格是供需雙方利益分割點,價格貴一分,供方利益就多一分,需方利益就少一分,價格壟斷必然是供方在交易中侵占需方一部分利益。存貸利率下調并非資金價格下降,它對付的是市場需求不旺,物價走低,相應的是企業產品銷售收入減少,而銀行利差并未減少,企業須以更多產品轉換為貨幣付息,實際是資金更昂貴,利率上升。8次降息并未增強企業資金購買力和還貸能力,原因就在于此。
五、金融與實體經濟四不匹配已構成制約經濟發展瓶頸
現代經濟最主要的支撐力量是金融,我國金融與實體經濟四不匹配,已構成發展制約瓶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堵塞。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應該將社會剩余的資金調動起來,并用之于有關的經濟活動。金融與實體經濟四不匹配,致銀行大量存款(準貨幣)不能進入實體經濟,造成銀行資金閑置與企業資金緊張并存,即“沒有緊縮的通貨緊縮”。
二是資金逆配置。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發揮資金資源優化配置功能,將社會資金資源配置到經濟活動高效處,高效使用創造高效益。金融與實體經濟四不匹配,使一部分資金配置于低效處,而高效經濟活動得不到資金支持,資金市場、資本市場都有這種現象。
金融與實體經濟四不匹配也制約金融體系自身發展,商業銀行資金積壓和中間服務產品創新不足,盡管有不少壟斷收益但經營效益很差;資本市場融資和交易量減少,證交所、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經營困難。
金融與實體經濟四不匹配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但對問題須辯證看。問題往往是潛力的顯露,問題解決潛力釋放帶來的是快速發展,改革開放20年的實踐表明,經濟就是在不斷出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中發展的。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建立與實體經濟相匹配的金融體系,有利于我國經濟走上長期快速發展軌道。
(作者單位:河南平頂山煤業集團)
作者:陳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