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業務發展思路可能有調整,但“鼓勵或限制”的決策還徘徊在十字路口
本報記者王平平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簡稱“中注協”)的思路近來也有些晦暗不明。一位業務負責人近日對《財經時報》表示:“中注協確實正在研究會計師事務所下一步應該如何發展咨詢業
務的問題。但咨詢在中國還是一個幼稚行業,是鼓勵發展還是限制,目前(決策)還處在十字路口。”
近來有傳言稱,“安然事件”導致咨詢業從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中分拆后,中注協原來發展咨詢業務的思路可能有所改變;甚至有消息說,中注協的職能也會因之調整。對于后面一個問題,中注協人士已明確向記者表示否認。
與此同時,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咨詢業務被迫剝離之后,分拆出的咨詢公司已在中國擺出攻城略地之勢。他們不僅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搶占市場份額,甚至尚屬貧瘠的西部也進入了它們的視野。
與這種來勢洶洶形成對比的是,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咨詢業務尚處在襁褓階段。“中國CPA(注冊會計師)現在還不能走國外分拆咨詢業的模式,相反應該大力發展咨詢業務。”一位資深的業內人士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明確表達了這樣的意思。他說:“咨詢業務再這樣徘徊下去,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空間將面臨極大的擠壓。”
北京小咨詢公司上萬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曾經建議會計師事務所將咨詢業務作為‘新的增長點’。但面對今天國際分拆咨詢業的趨勢,中國CPA的咨詢業務似乎失去了方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
目前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50%左右的公司擁有自己長期合作的國際著名咨詢公司,2000年全球的咨詢市場交易高達810億美元。而中國的管理咨詢業2000年營業額尚不足100億元人民幣。
“數量并不少,目前北京可能有超過一萬家咨詢公司,但是規模很小,競爭力弱。如今咨詢業務多由一些非專業機構瓜分,能輪到會計師事務所的很少。”薩理德中瑞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張連起說,國內絕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收入仍來自傳統的審計業務。
咨詢與審計難舍難分
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汪寧對《財經時報》說:“打個最簡單的比方,看病和開藥都是醫生的職責。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業務就像醫生看病,確定企業對外提供的會計報表是否有虛假陳述;而開藥則類似于咨詢,在發現企業財務管理上有問題時,給企業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當會計師事務所在完成一個審計項目時,實際上已經對企業的內控制度、治理結構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能夠深層次把握企業的經營缺陷。如果會計師能在這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有關改進的咨詢意見,那么一項咨詢業務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汪寧認為:“中國現階段不宜盲目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拆分非審計服務業務,而應根據不同類型的服務業務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程度,分別采取鼓勵或適當限制的發展策略。”
“審計業務應側重團隊精神,而咨詢業務則側重精英力量。在中國,目前的人力資源顯然不夠。”張連起分析說。一個大型咨詢項目可能需要工程、計算機、工商管理、金融等多方面人才的參與才能完成。與審計相比,咨詢業務對專業的非程序性、靈活性要求更高。但從現今會計師事務所的人才結構看,大多是會計師知識結構雷同。
會計師事務所還未擁有客戶和有效的咨詢需求時,對引進高級咨詢人才必然會有所顧忌。“這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成本,咨詢技術的引進、研究和開發也需要支付較高的研究費用。”張連起說,目前大家都意識到咨詢業的未來前景,也在努力開展這一業務,但進展緩慢。
分拆問題現在不突出
“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咨詢,與審計業務確實有一定沖突,就像‘左手寫建議、右手證明建議的可靠性’。但存在沖突并不意味著需要馬上分拆。”張連起說。
汪寧也持相同的觀點,“非審計業務什么時候會干擾審計業務的獨立性?只有當非審計服務產生的巨大經濟利益壓倒社會目標時才會出現。但是目前中國的咨詢業務仍處于起步狀態,不到10%的比例肯定不會影響審計的獨立性。”
《財經時報》就此向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求證時,這位負責人表示:“安然事件后,中注協發展咨詢業務的思路可能有所調整,目前正處在研究階段。業界目前有好多種觀點:一種是不要過分干預;一種是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咨詢市場;一種是提前明確對咨詢的各項政策,等等。”
不過,這位中注協人士明確表示:“分拆咨詢業務在中國還不是突出的問題,因為咨詢還沒發展到這個程度。目前對咨詢業務具體的指導性意見也沒有出臺,只是在《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中,原則性地提到注冊會計師接受委托時,不能從事影響獨立性的工作和不能勝任的工作。”
50%是分拆臨界點
世界各國對注冊會計師非審計服務的監管政策也表現出較大差異。如經合組織(OECD)20個國家中,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都對非審計服務不做任何禁止;日本、丹麥、希臘等國家只對個別非審計服務品種做出禁止性規定。目前,只有法國、比利時和意大利等全面禁止注冊會計師為上市公司客戶提供非審計服務。
汪寧介紹說,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咨詢業務所占的比重約為20%,對審計質量沒有任何影響,香港也未對咨詢與審計業務分拆做出強制性的要求。
“國外許多實證研究表明,當咨詢業務提供的收入達到50%以上時,可能會影響審計獨立性,因而需要進行分拆。可以預見,在此后若干年,中國咨詢業還沒有分拆的必要。”
對此汪寧解釋說:“會計師事務所的主營業務是審計,而咨詢只是出于良好的愿望,希望企業能在管理方面更合理。德國目前沒有討論咨詢與審計業務分拆的問題,但已經強制性規定了非審計業務收入的上限。這樣可以防止會計師事務所不務正業,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也有業內人士呼吁,保持良好的獨立性是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咨詢業務應該遵循的原則。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取得社會公信力的基礎。美國會計師事務所在咨詢業務開展良好的過程中被迫分拆,就是出于人們對獨立性的懷疑。因而,對于提供管理咨詢服務的審計客戶,審計和咨詢應由不同的部門和人員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