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明新文化 ⊙撰文/彭沖 史潔 路遙
引言:一個從小摩托車修理部發展成為一個總資產達十幾億,集研制、開發、制造和銷售于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的神奇經歷,摩托黨三大家族其令人矚目的成績背后經歷了怎樣的艱辛與努力,恐怕知曉者就寥寥無幾了。
創業路上,騎著摩托追逐神話
力帆:拿來主義的經典
10年前,尹明善站在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力帆集團的前身)40平方米租來的車間里,向手下的9名員工大喊:我要造出全中國、全世界沒有的發動機!當時,他的手頭只有20萬現金,在重慶摩托車界也還是一位不入流的小人物。90年代的山城以摩托車聞名,這里是嘉陵和建設的天下,也正是此,帶動了一大批生產銷售摩托車及配件的民營企業,形成了勢力不小的摩托群體。在他們當中,力帆根本不值一提,在許多人看來尹明善的志向更像是一個自欺欺人的笑話。
尹明善有著高人一等的商業頭腦。經過認真研究市場,力帆的創業者發現把建設集團維修部的發動機配件買來,自己組裝后再賣出去,成本僅1,400元,而賣價高達1,998元,這是一條當時無人知曉的捷徑,建設集團對此也渾然不覺。于是,力帆開始悄悄分批從建設集團躉來發動機零部件組裝銷售,同時積極聯系配套廠,設計自己的零配件。4個月過后,當建設集團突然醒悟,下令一個零配件都不許賣給力帆時,力帆自己獨立設計的關鍵配件已經面世。可以說是建設成全了力帆的創業夢。
短暫的原始積累過后,力帆有了500多萬元資金,而是投入50萬搞開發,研制出當時全國獨一份的100毫升四沖程發動機。消息傳出,浙江錢江集團主動上門要求一年包銷8萬臺。接著力帆又一鼓作氣,投資100萬元開發出100毫升電啟發動機,兩個"全國沒有",一下子就為力帆搏回3,100萬元。嘗到創新的甜頭后,尹明善在科技的投入上更加慷慨。公司每年要拿出銷售收入的4%搞新品開發,創出全國同行業的紀錄。也就是在這種強力推動下,以后力帆每年都以3到6個發動機產品和更多的摩托車新品投入市場,其發動機品種之多居全國之首,而它幾乎每月就能推出一個全國沒有、甚至全世界沒有的新機器。在力帆最火的時候,廠商提前幾個月打來預付款,天天到廠門口排隊取貨,以致于公司每星期都得到機場包機發貨,這在同業里是破天荒的新聞。
進入2000年,業界流傳"摩托車行業將要成為夕陽產業"的預言,但力帆信心十足。在同行業國內競爭白熱化的時候,力帆已將眼光投向了廣闊的海外市場。讓人吃驚的是:摩托車出口的利潤是內銷的4倍以上!于是,力帆集中了公司的最強陣容力拓國際市場,尹明善和他的同事兩年之內跑了20多個國家,平均每3天中就有1天呆在國外。
其實力帆集團1993年就已經第一次出口到越南,1996年力帆集團組織企業內部的主要領導到國外去考察了一圈,他們驚奇的發現,國內的老大嘉陵、輕騎還沒有開拓國外市場,這也堅定了他們搞出口的決心。1998年力帆成為第一個拿到拿到進出口權的摩托企業,3個月后他們就做了270萬美元的生意,可謂反應迅速。并且1999年開始在南非建廠,隨后伊朗、越南設立了組裝廠,從此開拓國際市場的道路越行越寬。當時東南亞流行彎梁摩托,恰好力帆彎梁車享譽全國,轉眼間,力帆順勢席卷東南亞;白種人喜歡高架跑車,這種車我國僅兩家生產,力帆又由此贏得阿根廷、烏拉圭等國的市場。在越南、印尼等國,過去是日本摩托車大行其道,2001年9月,力帆摩托首銷日本,改寫了中日摩托車有來無往的歷史。在力帆的強力攻勢下,日貨節節敗退,力帆在當地占到80%左右的市場份額,打破了國內制造業逢日必敗的神話。2001年,力帆集團出口創匯(包括間接出口)2.02億美元,在全國摩托車企業中首家出口創匯突破1億美元,成為全國當之無愧的出口老大。2002年1到4月出口創匯2,412萬美元,繼續保持全行業第一,其產品遠銷東南亞、西亞、歐洲、非洲、南美等40多個國家。在越南力帆摩托車占有絕對優勢,越南駐華商務參贊說:在越南力帆的牌子比本田響!
隆鑫:成龍一樣的身手
90年代初期,重慶的私營企業大多是生產建筑用的預制板,根本沒有人敢動摩托車這塊巨大的"奶酪"。大的吃不動,我先吃小的,與宗申不同,隆鑫靠一點點的摸索開始起家。1993年,涂建華自己借錢投資生產發動機,成立了重慶隆鑫交通機械廠。
發動機生產出來后,怎樣試用又成了一個問題。涂建華想了一個招,他買回別人的摩托車將其發動機卸下,把自己的安上去,然后親自騎摩托車去試。一步步地,隨著聲響、漏油等問題的不斷解決,新發動機就這樣生產出來了。由于涂建華敢于嘗試別人不敢嘗試的困難,同時也順應了當時市場的需求,于是外地廠家們紛紛訂貨,生意興旺的同時也積累了隆鑫在行業的名氣。到了1994年時,摩托車實驗廠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并在持續增長中得以穩步發展。
隨著基本技術的不斷完善與資產的積累,隆鑫交通機械廠在1995年與美方合資成立了隆鑫摩托車制造有公司。"1994、1995、1996年是企業發展較快的幾年,到了1996年的時候,隆鑫從單一的生產發動機發展到摩托車行業有影響力的企業,從小商販變成了大集團,這是一個令人驕傲的事情。"涂建華說。接著,從1996年到1998年,隆鑫真正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并且認識到摩托車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要發展壯大,決定于摩托車整車的生產,于是在此階段隆鑫著力于整車的研究與開發,以切合創造自己名牌效益的市場規則。1998年以來,隆鑫斥資近600萬元,先后邀請國內兩家著名管理咨詢公司為公司把脈問診,建立起了完善的營銷管理體系及基礎管理體系,實現了企業以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高效率為核心內容的管理創新。
1999年是隆鑫集團資產飛越的一個分水嶺,以涂建華的話講是"從99年到現在我們邁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1999年,隆鑫兼并了國有企業四川郵電摩托車廠,從而獲得了隆鑫對人才的需求,以此為基礎正式推出自己的品牌――隆鑫牌,一方面對摩托車的質量、外觀、造型和開發各個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認知搶占市場需要宣傳的重要性,組建的萬里隆鑫車隊則體現了集團的品牌戰略優勢。品牌的確定與隆鑫車隊的成績在這一年對企業的推動很快,并且使隆鑫的信譽在生產摩托車的行業中迅速提升,當年實現出口創匯149萬美元。
第二步,給集團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大發展的機遇是2000年越南市場的全面放開。涂建華帶領的高層領導團選擇了立足市場,發展長期品牌的方法。2000年隆鑫在越南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隆鑫"品牌在越南市場樹立起了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成為中國出口南的摩托車中名聲最響亮的品牌。也正是那時的果斷決策讓其為了現今重慶摩托車出口的龍頭,實現出口創匯1.48億美元(其中自營5,479萬美元,外貿代理9,378萬美元),居國同行業第一。
第三步,2000年的出口市場給隆鑫帶來了非常大的發展,到了2001年時,隆鑫以再創新品的強勁勢頭指向國內市場,用成龍做代言的隆鑫"勁隆"摩托的銷售增長對集團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成為2001年摩托車行業的一黑馬。在本年,集團出口創匯1.78億美元,再次列居同行業第一。
時至今日,隆鑫在市場拓展方面實施的品牌營銷戰略與不斷強化市場營銷體系的建設,使隆鑫發動機和摩托車銷量連續多年高速增長,特別是1998年以來,隆鑫發動機產銷量持續保持全國前兩名,隆鑫摩托車銷量每年成倍增長,年增長率最高一年達210%。
從一個摩托車實驗廠到資產總額35億的摩托集團,涂建華帶領著隆鑫人走過艱難的歲月,如今,摩托車行業越來越難做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汽車市場的火爆也讓躍躍欲試的隆鑫開始涉足汽車行業,隆鑫集團的第二個五年計劃(2001至2006年),汽車與新材料、信息產業一起被列入新的經濟增長點與核心競爭力。
宗申:從小鋪到世界第一
宗申集團的創業始于左宗申,左宗申的創業始于他砸掉自己的鐵飯碗,毅然辭去在重慶瓷廠當燒窯工的工作。那時,文革結束沒幾年,返城知青出身的左宗申既無靠山也無經驗,全憑著一身膽色去下海經商。起初,他的生意大都以賠本告終。最后在妻子的勸說下,他和大舅子學起了修理電單車。從從第一次修車打開車箱后無法再裝回的尷尬場面,到一聽發動機的轟鳴聲就能判斷車有沒有毛病,這個過程中他吃了許多苦。1982年,妻子把娘家在一間臨街的住房騰出來,在外面搭一個小棚,開始了左宗申電單車的維修生意,宗申未來的路也從這里開始延伸了。
宗申集團真正的雛形應該是1992年成立的重慶宗申摩托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金只有50萬元,還是左宗申幾年拼搏的全部家當。但是當時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在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各行各業都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只有中國的摩托車發動機技術全是從日本引進,市場呼喚國有品牌,國產摩托車發動機總是供不應求。這種情形下,宗申的資產在迅速積累。至1995年,宗申已經擁有獨立開發生產摩托車整車的能力了。但是宗申集團真正獲得國家摩托車目錄卻是1997年,這也是宗申大發展的開始。生產伊始,宗申就確定了主要是以廣大農村市場為產品定位的發展戰略,其次是以城鄉結合部、中小城市為對象,然后才是面向城市的純粹交通工具,還有一種是面向先富起來的一批人作為娛樂工具的摩托車。這4種車型又以農村市場為第一大目標。
此外,宗申在品牌戰略上也頗費了一些心思,與力帆、隆鑫不同,左宗申這位熱愛摩托車近乎于狂熱的企業家選擇的是中國一個很冷門的運動――賽車。選擇足球,是因為中國人對中國足球發展的高度關注――雖然中國足球的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但是看足球、看甲A的還是大有人在,通過足球知道企業的人也確實不少。而宗申集團選擇摩托車運動的時候,中國人知道中國有職業摩托車隊的都寥若晨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宗申集團把一支瀕臨解散的車隊重新整合,從1999年5月18日以宗申的名字命名的新摩托車隊在北京宣告正式成立。從此,這支隊伍頻頻在世界大賽中亮相,開始了征戰國際賽場的征程;從此,在國際摩聯年鑒上鐫刻上中國宗申車隊的名字,從2001年起,宗申車隊在國際上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就沒出過前三名。車隊的成績讓左宗申驕傲,而為宗申集團帶來的最大的利益就是宗申摩托在國外的影響力使外國人都知道了中國有這樣一個良好性能的摩托車品牌。
面對摩托車市場競爭的加劇,面對中國加入WTO,宗申集團要發展壯大,同樣充滿了挑戰。宗申集團有這樣一個發展規劃:在中國摩托車行業取得主導地位。目前,公司的規模還需作艱苦的努力,初步計劃在5年之內建成一個300萬臺的生產基地,這樣才能在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最終目的還是想建設成為中國的本田,這就是“宗申夢”。
隨著一句“中國龍,宗申夢”的廣告詞在中央電視臺的播出,重慶宗申集團以及其產品宗申摩托已經家喻戶曉。但是,一個從小摩托車修理部發展成為一個總資產達20億,具備年產摩托整車100萬輛、發動機160萬臺、高速艇1000艘、舷外機2萬臺、記憶金屬鎖100萬套的生產能力,銷售總額位居中國摩托車民營企業之首,集研制、開發、制造和銷售于一體的大型民營科工貿(高科技)集團的神奇經歷,其令人矚目的成績背后經歷了怎樣的艱辛與努力,恐怕知曉者就寥寥無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