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久旱甘雨之后,中國的金融租賃業正在改變過去乏人問津的狀態,一躍成為時下跨國財團競相追逐的對象
●記者陳璐發自上海
對于曾一度把業務放在信貸等副業上,而使金融租賃的主業荒蕪的租賃公司來講,20
年了,從終點又回到起點。經過重組,中國的12家金融租賃公司正在以鳳凰涅槃般的勇氣獲得新生。
10月30日下午,被趙戈飛稱為“最后一次”的談判總算塵埃落定了。自2000年8月份從新疆租賃有限公司調到上海,并擔任新世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的趙戈飛,對長達1年半的談判感觸良多:“從去年3月份就開始接觸了。真的拖得很辛苦!”的確,這樣艱苦的談判幾乎占去了這位老總在上海任職期間一大半的時間。
據悉,最終雙方達成的結果是,新世紀金融租賃公司將出讓給新的合作伙伴12%的股份,并且在今年年底完成關于合作的所有前期準備工作,進入實質性的合作階段。不過,趙戈飛始終沒有透露合作對象的真實身份,據說是因為雙方都簽署了保密協議。惟一的線索是,這位合作伙伴的口號是“扶持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次合作是這位合作伙伴第一次入股金融租賃行業。在此以前,這位隱身的合作伙伴曾經比較高調地入股了幾家銀行。
“拜訪者”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欲與新世紀金融租賃“親密接觸”的投資公司不在少數。在記者約見該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李國華時,他正好和花旗銀行方面來人在交流。記者見到李國華時,試探性地問了一句:“似乎現在來拜訪新世紀的客戶很多,而且都是來頭不小的?”
李國華笑著向記者打開他的電郵,來自GECapital、CITIBANK、IFC等等跨國金融結構的郵件一一映入眼簾。“最近我們幾乎是一個禮拜就要會見一批像花旗這樣的客人。”李國華毫不掩飾他的開心,畢竟從李國華的個人經歷來看,金融租賃業已經在“沒人關心沒人愛”的環境下生存太久了。但是李國華也不肯透露未來占有公司12%股份的股東究竟是誰。
目前,明確打出口號“扶持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的財團并不多。作為一家以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銀行,民生銀行一直在對民營企業貸款方面不斷探索。據悉,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經叔平日前曾對媒體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吸收民間資本參與、成立金融租賃公司,幫助解決一些就業問題。
另外一家立志服務中國民營企業的金融公司———國際金融公司(IFC)成立于1956年,是隸屬于世界銀行的一家金融機構。盡管它與世界銀行作用有所不同———世界銀行主要服務于公共部門,而國際金融公司著眼于私人部門———但二者可以在職能上相互補充。據悉,自1977年首次投資組建第一家租賃公司以來,國際金融公司一直活躍在世界租賃市場。融資租賃已成為IFC連接其發展中國家成員國的金融市場與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
但是至記者發稿,這兩家最有可能成為新世紀的合作伙伴的金融機構均對記者的猜測不置可否。據知情人透露,合作伙伴不愿在此前曝光身份的原因主要是,時下有太多競爭對手要參與到金融租賃的領域中來。同時金融租賃業本身歷史遺留問題還很多,需要的是冷靜而不是炒作。
走出誤區
金融租賃在中國創始于1981年,迄今已經有了21年,比證券、基金的發展要早10年左右的時間。
但是就目前發展來看,它又遠遠沒有證券、基金業在國內競爭的那么激烈。幾經風雨,偌大的中國僅僅有12家金融租賃公司。僅靠這現有的12家的數量,無法形成一個競爭的局面。
一位在金融租賃行業已經呆了將近10年的業內人士不無惋惜地說:“過去,金融租賃公司名義上叫做金融租賃,實際上都沒有干金融租賃的活,而是跑去和銀行搶食。”
據趙戈飛介紹,新世紀金融租賃是在1994年成立。在他來到新世紀之前一直到2001年4月份,公司沒有做過一筆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租賃業務,一直都在做副業。直等到2001年4月份,公司增資擴股結束以后,公司的租賃業務開始走上快車道。僅僅一年半時間,新世紀實現了租賃資產余額達到7個億,公司總資產最高峰時達到17個億的規模。
另外,被業界稱道的“浙租模式”、“新疆速度”也是來自于類似的轉型。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金融租賃高級研討會》上,一位專家表示,中國的金融租賃公司正在迅速擺脫過去與銀行雷同的經營模式,向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這種變化原因,主要來自央行對金融租賃公司的政策調整———金融租賃公司已經喪失了與銀行業相似的經營范圍和資金渠道。
“由于租賃公司定位的漸漸清晰,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重疊的現象減少,租賃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變成必然。金融租賃公司會首先與商業銀行發展更加緊密更加牢固的相生相伴關系,這種關系會給雙方都帶來完全靠自身單打獨斗所不能實現的好處,一家租賃公司依托一家銀行或幾家銀行發展的局面就會形成。除了商業銀行之外,租賃公司與信托公司、財務公司、保險公司的合作也會漸漸豐富起來。”趙戈飛說。
目前,新世紀所選定的行業集中在三個領域:一是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的租賃,二是醫療設備的租賃,三是一些特定行業的工業設備租賃。新世紀喜歡和行業內排名靠前的供應商合作。據悉,在印刷設備的租賃項目中,新世紀所選擇的設備供應商就是來自德國的行業領頭羊海德堡公司。“這樣做可以充分發揮合作方網絡的優勢。”新世紀的一位業務員介紹。
除了這些跨國公司紛紛開始親近金融租賃公司,國內國營企業也開始垂涎這一領域。另據記者了解,此番比較有可能和新世紀達成合作的國營企業之一是上海電器集團。新世紀作為民營資本控股的租賃公司,對國營企業總有一種欲說還休的情節。趙戈飛這樣說了一句:“國有企業中也有比較優秀的”。在雙方的合作當中,電器集團是新世紀的設備供應商,新世紀則是電器集團產品營銷的金融工具。
沖破瓶頸
趙戈飛認為,中國的金融租賃市場空間很大,但是就目前而言,整個租賃業卻面臨著吃不下和吃下后不好消化的尷尬。中國的確需要更多的參與者加入到金融租賃的大家庭中來,形成競爭的繁榮局面。
事實證明,國內外有越來越多的跨國集團、金融機構欲進入金融租賃領域。中國金融學會金融租賃研究會在2002年9月12日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的《關于盡快提高金融租賃公司整體實力的建議》中指出,目前社會上已經有多家單位,包括中鋼集團、天津經濟建設投資集團、湘財證券、重慶銀海等多家機構正在積極申請成立新的金融租賃公司,而且都已籌措到了不低于規定標準5億元的注冊資本。另外,還有陜西的西北租賃公司、海航集團、信邦投資有限公司、香港華僑城、日本日立租賃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德國國際銀行等中外機構,也有意遵照《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的規定,設立合格的金融租賃公司。
來自中國金融學會金融租賃研究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的整體實力太小,遠遠不能發揮其促進投資的潛在功能。就金融租賃公司和外商投資租賃公司的合計60多億元的有效凈資產而言,根據測算,在堅持保持資本充足率的前提下,其每年可提供的最大租賃融資額約為220億元。而中國2002年的更新改造投資預測值為7009.2億元。單憑現有的這支隊伍,即使竭盡全力,其市場滲透率也只有3%。同國際上1998年有數據的36個國家的平均為16.6%的市場滲透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國際金融報》(2002年11月01日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