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模式
2001年下半年,楊秋,一個陌生的名字開始在媒體上頻頻現身,而他所執掌的華潤物流公司,與其母公司華潤集團相比,同樣讓人感到新鮮。
事實上,人們更不了解的內情是,楊秋與華潤物流在華潤集團整體發展戰略中正扮演
著一個事關集團發展大計的角色:“在5年時間里,華潤將把物流業務打造成亞洲大型企業!鄙頌槿A潤物流總經理,楊秋難掩要做中國物流業“黑馬”的雄心。
其實,楊秋在公眾面前亮相,并非偶然。前不久,華潤集團的上市公司華創(HK.291)向外界宣布,將重新啟動收購母公司物流業務的計劃,并借此重組整個華潤集團的物流業務。
業界評價隨之而來:身為華潤集團的旗艦上市公司,華創終于開啟了其二次戰略轉型中的必經之門。
而在進行中的三次集團高層戰略培訓中,華創的核心戰略也隨之確定:以零售業為龍頭,帶動集團分銷業務發展。對此,華潤集團總經理寧高寧的說法是:“這個戰略是不變的,再變的就是人,包括我自己!
在這個戰略中,物流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盀榱寺鋵嵓瘓F的發展戰略,今年3月華創專門成立了一個跨部門的供應鏈整合領導小組,目的就是對華創和集團現有的供應鏈資源(物流資源和業務)進行整合,以便更好地發揮與零售業務之間的協同效益。同時,也可以解決與供應鏈和物流業務相關利潤中心開拓、內地市場發展等模式問題。”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華潤物流董事長陳樹林曾如是闡釋。
而華潤集團整合物流業務的動力是,目前,集團內部與物流有關的業務、資產分散,資源分散必然帶來管理的分散,難以產生規模效應,進而導致成本上升。據本報了解,華潤計劃于今年年底之前將物流資源整合完畢,將其全部打包裝入華創,使之更好地為集團的零售和其他與供應鏈有關的利潤中心提供物流服務,從而打造第一方物流;與此同時,把已經做了兩年的第三方物流乘機做大,形成強大的社會化物流服務提供商。
這就是華潤物流所確定的“1+3模式”。至于重組的最新動態,華潤物流助理副總經理林暉只透露了一句話:“目前正在請羅蘭貝格做方案,很快就會見分曉!
與中外運的股權之爭
然而,人們并沒有忘記這樣一段歷史:早在2000年宣布業務重組的時候,華潤集團就公開表明了自己的物流戰略,并聲稱要做亞洲最大的物流企業之一,同時,華潤也宣布,集團的物流業務將整體轉讓給華創。
但到了2001年11月27日,在宣布華創收購華潤輕紡時,寧高寧卻表示,華創暫緩收購母公司的物流業務。對此,市場一片嘩然,第二天,華創的股價一下子下跌10%。
對于停止物流重組的原因,華潤對外公開的說法是,“母公司的物流業務未達到回報率10%的要求”;同時,這個行業的贏利前景比較暗淡,生意模型也不清晰,為了回避高投入所引發的高風險,華潤決定采取觀望態度。
事實上,除了上述原因,華潤物流的重組停滯還另有隱情。一位接近華潤的知情人士在9月22日與本報記者交談時透露說,華潤與中外運就華潤物流公司股權爭奪問題,致使華潤物流戰略不能立即展開。
作為集團全資附屬的專業化第三方物流公司,華潤物流擁有資產數十億,公司的一個核心業務就是碼頭與集裝箱業務,由其子公司潤發倉碼負責經營。而據上述知情人士講,雙方爭奪的焦點就集中在潤發倉碼身上。
潤發倉碼公司于1984年12月7日在香港成立,是香港中流作業商會主席單位及香港倉儲協會的第一副主席單位。當時,公司的成立得到了中外運及其香港子公司的大力協助,并持有該公司不到30%的股權。如今,潤發倉碼以碼頭及貨柜堆物為主業,總面積35950平方米,可堆積近6000個標準箱,并可同時靠泊8艘大型貨柜駁船,在物流業界頗具實力。
對于這樣一塊“肥肉”,正籌劃在港H股上市的中外運自然也不想放棄。據可靠消息,在中外運的上市計劃中,包裝上市的核心資產之一就是集裝箱和碼頭業務,而潤發倉碼無疑可以為中外運的股市表現帶來欣喜;同樣,在華潤看來,要實現自己的重組戰略,以及日后在國內整體上市,潤發倉碼業務自然也不能割舍,它的意圖是“擁有(潤發倉碼)股權的全部”。
據本報記者了解,華潤重新啟動物流重組業務,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考慮,就是為華潤集團整體在國內上市做準備,而整體上市的最核心資產就是零售業務,物流在其中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此考慮,華潤自然也不想與外人分享潤發倉碼。
這位知情人士說,華潤與中外運的糾纏由來已久,用“千絲萬縷”四個字來形容二者的關系似乎并不為過。
早在1963年到1987年間,華潤物流的前身華夏企業有限公司即為中外運在香港的總代理,直到1985年,該公司還是中外運的香港分公司與香港總代理。1985年后,國家有關部門對大型企業業務進行重新調整和分配,原本屬于中外運的華夏企業于當年變更為華潤集團成員。此后,華夏的發展一直得到了中外運的扶持,“目前大部分業務都與中外運的努力有關”。2001年1月1日,華夏更名為華潤物流,以適應華潤的物流重組戰略。
“雖然華夏現在屬于華潤的了,但中外運在其中到底有多少股權,事實上,誰也搞不清,因為歷史太復雜了!
上述知情人士說,另外的一個說法是,中外運目前擁有華潤物流總計30%的股權。
據透露,雙方已經就此展開了多輪的商談,而隨著中外運計劃上市時間的來臨,以及華潤業務重組的迫切,這個問題有望于最近得到解決。
對本報記者發送的采訪傳真,中外運未作出任何回應。而華潤物流投資部副經理周亮則坦陳,華潤與中外運在潤發碼頭有資產關系,并認為這“很正!,除此之外的更多情況,華潤方面表示“不能透露”。
資本沖動
在宣布重組物流之前,華潤曾表示,未來幾年,計劃投入30億元發展內地的物流和分銷業務。而據可靠消息,華潤即將在物流市場上展開資本運作,估計在10月份并購上海一家較大型的物流企業,極有可能是中流作業和船務方面的物流業務。
事實上,在華潤的“1+3”物流戰略中,其作大的利劍就是資本。
早在去年4月底,華潤就開始在物流業務上資本發力,標志性事件就是控股了“三趟快車”股份有限公司:華潤物流希望通過經營“三趟快車”,使華潤物流網絡由沿海向中原地區推進。此后,華潤空運有限公司成立,集團計劃用3年時間將其建成著名民族速遞品牌,3年中力爭實現每年營業額3億港元的目標。
另一方面,華潤物流也正在緊鑼密鼓籌組電子商務平臺,務求把原有的網點資源貫通,把倉儲和配送結合。目前,以沿海地區為主,該公司在內地擁有網點15個。
除了網絡建設,華潤物流還計劃引入管理等方面的投資者。據透露,除了與合作伙伴DHL及OCS商談合作外,目前華潤物流正與其他的跨國公司洽談合作事宜。
目前,GE、TCL等知名企業都已經成為華潤物流的重要客戶,并為其帶來豐厚的利益,這也讓華潤物流信心百倍,“成為能夠為每個內部需求不同的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公司,并力爭在3~5年的時間成為我國物流行業的佼佼者”。
但有業界人士對此表示出疑義:整個第三方物流市場目前還相當分散,服務商擁有超過2%市場份額的企業基本沒有,而在中國,一個純粹的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運營模式很難實現,也無法做大,難道華潤通過雄厚的資本實力就能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