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周刊記者 門占五
10月8日,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同意,匯豐集團(HSBC)與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署《認購協議》,以6億美元(約50億元人民幣)認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持股比例為10%。
匯豐成為繼美國著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參股平安之后的第三位國際投資者。此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于1993年已參股平安。匯豐同時也將成為繼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之后的第二大股東。據了解,此次增資擴股后,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注冊資本金將由原來的22.2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4.67億元,總股本達到24.67億股。根據我國《向保險公司投資入股暫行規定》的要求,單個外資股東股份不得超過保險公司總股本的10%,也就是說,匯豐保險已經達到了外資持股比例的最高上限。據悉,中國保監會批準平安的外資持股比例為24.9%。在此之前,平安的兩家外資股東——美國著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兩家國際財團持股比例合計為13.74%。現在,匯豐成為了平安的第三位國際戰略投資者。此次增資后,平安的凈資產將達到人民幣120億元。
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匯豐將與平安另行訂立策略性合作協議,匯豐會向平安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包括在個人金融服務領域內,建立多方面的策略合作及聯盟關系。匯豐集團主席龐約翰表示,匯豐投資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又與該公司建立了策略性伙伴關系,可以預見,兩家金融企業的合作,將會促進雙方保險和財富管理業務的迅速增長,長遠前景十分可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國平安保險公司與匯豐集團的此次合作,從初步接觸到簽訂協議,歷時9個月,雙方對參股談判的最后結果都十分滿意,認為這將是一個公平、長期合作的良好開端。
平安國際化新亮點
平安保險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匯豐參股對平安而言,是平安國際化的新亮點,因為引進股份是企業充足資本金的重要融資渠道,也是平安長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993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加盟平安后,從1994年開始,對平安保險的體制創新與保費收入迅猛增長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平安保險公司1994年保費年收入僅14.29億元,到了2001年,平安年保費收入已達464.57億元,1994年平安所有的股權利益為1.98億元,2001年已達64.50億元,成為了全國第二大保險公司。如此迅猛的發展,與平安引進外資入股,從資源到技術等各方面提高競爭實力水平密不可分。
對于平安保險公司為什么要再次引進外資股份,平安人士告訴記者,中國保監會批準平安的外資比例為24.9%,之前平安兩家外資共持股僅13.74%,所以平安現次引進外資股份是必然的選擇。更重要的是,匯豐集團是享有國際聲譽的綜合性服務集團,在經營理念、全球戰略、服務范圍等各方面與平安具有一致性。匯豐在產品、服務、后臺技術方面的資源支持將促使平安在國際化進程中得到更有力的提升,特別是在個人理財服務上,匯豐將給平安帶來優秀的經驗和資源。
平安保險于1988年在深圳成立,是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占市場份額28.7%,2001年的壽險保費收入達48億美元。該公司的物業及意外險業務在中國位居第三,約占市場份額9.8%。平安保險亦經營投資信托及證券業務,現有超過2000萬名投保客戶,并聘用約21500名員工。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審核的2001年盈利為3.513億美元。
匯豐集團作為全球最龐大的金融服務機構之一,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平安在中國金融保險市場上有很好的品牌和聲譽,此次參股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身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首席財務執行官,湯美娟在引入匯豐參股的談判中發揮了中堅作用,而湯美娟的下一個重大任務是平安的上市。
10月10日,湯美娟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短期內她職責范圍內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平安的上市。但她沒有結論性的消息可以透露。
平安分業程序年內完成
“沒有時間表。”湯美娟說。上市必須以分業為前提,而平安集團掛牌的推遲導致其上市工作無法順利推展。平安集團化方案早在去年年底就獲得保監會批準,但有關法律程序遲遲無法完成。
早先平安曾透露集團掛牌會在今年秋季完成,后來又具體到9月初,但隨后又宣布推遲。湯美娟透露,如果沒有意外,分業程序的最終完成將在年內實現。
由于分業的政策面存在不確定性,平安的上市工作主要還局限于基礎工作。“比如國內的財務核算,國際財務核算等等。”湯美娟透露,目前證券機構尚未入場。
但對于“上市大業”平安是處處留心。“與匯豐談判時我們請了香港和美國的律師,因為上市的時候還需要他們的工作。”湯美娟說,“我們現在很多工作與上市都是一致的,可以打通了做。”
湯本人對平安上市也有頗多著力之處。加盟平安之前,湯美娟系安達信的國際合伙人、安達信公司中國金融企業的主管合伙人,有8年的國內國際上市公司的工作經驗。其得意之筆,正是中國首家美國上市的國有企業——金杯客車的上市運作。
既然上市沒有時間表,平安也未提出具體的上市方案,因為萬一情況變化,方案就要推倒重來。“可以確定的是,平安最終肯定會在國內、國外都上市。”湯美娟說,“而且在國外上市時,兩家股東——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將是主承銷商。”
分析認為,當前股市的低迷狀態也可能使平安暫緩其上市計劃以尋找更加適合的時機。
資本合作“完美風暴”
針對“平安聯合匯豐,還是匯豐收購平安”的疑問,湯美娟的講述讓前來搜尋曲折收購故事的記者大失所望。她的敘述表明,匯豐對平安的參股幾乎是一個“一見鐘情”的資本聯姻典范。不僅股權談判波瀾不驚,雙方的合作還顯現出充沛的后勁,且在今后的股權變動上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匯豐控股亞洲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行政總裁麥雅文10月9日的言論則給人們以更多猜測。麥雅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對平安的“持股比例有朝一日可能會增加”。目前匯豐是平安第二大股東,而第一大股東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的股份則只有16.6%。
湯美娟認為,大股東減持從而使匯豐占大股的可能性也不大。湯還透露,與匯豐的協議中并未增加反惡意收購的條款。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匯豐集團總經理兼全球保險業務主管賀培和匯豐集團中國區總代表葉迪奇將成為平安19名董事中的兩名。匯豐的6億美元現金正在等待外管局的消息,一旦獲批,將一次性打到平安的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