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新近開辦的“外匯理財工作室”業務是一個敏感話題。其實花旗等外資銀行利用其境外業務優勢早已在中國打開了個人外匯資產理財的“擦邊球”。央行透露,《金融衍生品管理辦法》目前正在通過政府有關審批程序
本報記者張小彩
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上,最敏感的話題莫過于“金融衍生工具”。但是就在上周,這個敏感的話題被民生銀行再次公開地搬上了臺面。
一系外需要“運用金融衍生工具使外匯資產保值增值”的金融產品被民生銀行“非凡理財工作室”推出,并正式與新聞媒體見面。在此之前,以“理財工作室”名目流行于中國的外匯理財服務,一直是中資、外資銀行乃至中資銀行之間暗中較量又秘而不宣的領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外匯理財與一個敏感的話題——金融衍生品密不可分。
《財經時報》近日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金融衍生品管理辦法》經過幾輪討論和修改,目前正在通過有關審批程序,可望在近期出臺。管理辦法可能在服務對象方面會有所突破,比如可能擴展到個人。
花旗銀行暗中操作個人外匯理財
據業內人士介紹,早在1994到1995年間,外資銀行的客戶經理就開始從香港大批深入內地網羅客戶。《財富》評選出的中國前100名富豪都已成為各外資銀行的“囊中之物”。而時至今日,外資銀行的目標客戶群進一步放大,一般銀行存款在5萬到10萬美元的客戶便可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這些專門的客戶經理每次北上之前,往往事先暗中鎖定20個左右同類客戶。這些客戶從銀行的客戶經理與他們聯系到見面,可能經歷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
2002年春天,中國銀行業協會、國債協會、財務公司協會和保險業協會共同在北京舉辦了中國第一屆金融商品展覽會。在這個展覽會上,花旗銀行可能是收獲最大的一家參展單位。當時,花旗的展位就設在展廳的門口。客戶只要一提到“外匯理財”,馬上會有來自香港的所謂“離岸業務經理”上前熱情接待。
在這些“離岸業務經理”的口袋中,一般會有一張向他做過咨詢的客戶的名單以及聯系方式的卡片。他們會向咨詢客戶承諾:“你如果把錢拿到香港,我們可以幫你在香港開戶并理財,比如進行保證金的外匯買賣和股票交易,以及其他衍生工具的交易。”但是,這些離岸業務經理的一個共同“原則”是不負責資金的匯出。但一位客戶經理明確表示:“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匯出資金。”
中資金融機構尤其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對這些情況并非毫無察覺,但在個人外匯理財方面,他們似乎沒有采取更為有效的行動。這與目前的政策有關。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法規處官員介紹,根據外匯管理政策,“目前國內金融機構禁止做這種業務”。
實際上,花旗銀行的這種操作模式也是“打擦邊球”。國家外匯管理局法規處曹小姐說,嚴格來講,花旗銀行在香港幫個人客戶運用金融衍生產品理財,并沒有直接違反外匯管理的規定。但間接鼓勵客戶匯出外匯資金,顯然是與管理政策不一致。
中資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不會打這樣的“擦邊球”。一家中資銀行的業務主管說:“就我們國有商業銀行的激勵機制而言,我沒必要去冒這種政策風險。”
據央行公布的統計資料,到2002年7月末,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含外資)外匯各項存款余額為1444億美元,其中個人儲蓄存款868.5億美元,占全部外匯存款60%以上。目前居民外匯投資渠道狹窄,除了即期實盤外匯買賣和B股,別無出路。而這些投資品種的收益都不理想。民生銀行“非凡外匯理財工作室”首席營銷官楊春萍說,這個工作室開張以來,有不少個人客戶電話咨詢,個人外匯理財需求是比較強烈的。
股份制商業銀行率先“起義”
隨著外資銀行逐漸向內地滲透,中資銀行個人高端客戶和資金迅速流失在“看不見的戰線”。中資銀行反擊的主戰場是企業外匯理財。
這一戰役由股份制銀行首先發起。2000年9月,央行放開了300萬美元以上企業存款的利息,各商業銀行相繼推出結構性存款,運用金融衍生產品組合,為企業進行委托資產管理,以達到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都來勢兇猛。
企業外匯理財業務實際上最早始于國有商業銀行,甚至到目前為止,國有銀行仍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中國銀行資金部業務人員介紹,中行的資產風險管理業務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只有一兩個客戶;1999年中行開始現在意義上的外匯資產管理業務;2000年9月,大額外匯存款利率放開,出現了所謂結構性存款。目前在企業外匯理財方面,中國銀行大約占50%的市場份額,工行、建行也占相當大比重。
但是,國有商業銀行開展這項業務是被動的。一家國有商業資金部的人士告訴《財經時報》,他們并不樂于看到企業理財的發展,因為對銀行來講,一般存款的成本是最低的。他們在“半推半就”間開展這項業務。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動機就不同了。他們要增大市場份額,要不斷增加服務品種,至少先從國有商業銀行懷中搶走客戶。
由于這種委托理財業務在中國被禁錮的時間較長,大部分中資銀行還不具備報價和在國際市場上操作的能力,他們幾乎都成為外資銀行理財業務的代理商,通常做法是先將產品推薦給客戶,然后到外資銀行詢價,再在外資銀行提供的價位上加價報給自己的客戶,而真正實施理財則托由外資銀行完成。
由于委托外匯資產管理業務個性化非常明顯,所以中資銀行只能逐筆委托外資銀行,成本不小。據說,目前只有中國銀行可以做一些比較初級的產品,且大都也是把產品組合拆分成不同的部件轉賣給外資銀行。
由于目前一些外資銀行還沒有在中國開設分支機構,按照中國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企業不能將非貿易背景的資金匯往海外直接委托海外銀行管理。即使開設了分支機構,外資銀行由于業務范圍的限制,目前還不能提供配套服務。因此,他們愿意與中資銀行合作,并通過這種合作了解中國的市場和客戶。
傷腦筋的金融衍生工具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中資銀行在企業外匯理財方面具有獨到優勢。例如民生銀行新近推出“非凡理財工作室”,目標是在中資銀行中第一個將外匯理財業務品牌化。他們在總行設立了理財室,在14個分行和100個支行各配備一名營銷人員,以形成一個營銷網絡。
民生銀行非凡理財工作室首席營銷官楊春萍告訴《財經時報》,他們的外匯理財業務是一項“一攬子”業務,包括綜合授信、國際結算、質押貸款、短期拆借、票據貼現、債券代理等多種配套服務,這是外資銀行目前都不具備的。
但中國的金融市場對外資銀行全面開放后,這種優勢將會喪失。因為在這種運作模式中,中資銀行并不掌握核心技術,只是起到市場推廣的作用,將來隨著更有競爭力的外資銀行出現,他們很容易被客戶拋棄。
民生銀行金融同業部總經理嚴俊偉對此并不擔心,他說:“我們在同外資銀行的合作中會學到很多東西。我們會培養自己的人才。”
金融衍生產品在國外已經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專家估計,衍生金融工具品種超過1200種。華爾街大金融公司一年從這些金融派生業務中獲取的利潤可高達5億美元。
但是,金融衍生品在中國又是一個極度敏感的話題。1992年、1993年中國外盤期貨和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無序發展,曾經讓央行和政府高層傷透了腦筋。
據上海銀行業人士介紹,1992到1993年是金融衍生品的活躍期。外盤期貨和外匯保證金交易地下期貨公司做,銀行也做。由于缺乏監管,市場變得非常混亂,一些外商以期貨經紀公司的名義詐騙錢財,南京“金中富”、深圳“百事高”、上海“潤豐”、河南“財鑫”等,皆因期貨糾紛而轟然崩塌。
徘徊在放與不放之間
據權威統計表明,1994年前后,全國有近300家期貨公司,2/3以上從事境外期貨交易,其中多數公司的客戶虧損面超過90%。據估算,這些公司流出境外的保證金達100億元人民幣。再加國債期貨風波,以及國內金融機構和有色金屬冶煉企業操作外盤時的嚴重虧損,英國巴林銀行百年基業毀于一旦等慘痛的案例,中國高層對衍生品頓生惡感。
1994年12月,中國證監會、國家外管局、國家工商局、公安部等聯合發文,嚴厲查處非法外匯期貨和外匯按金交易活動。從此,金融衍生品在管理層成為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目前國內與衍生產品相關的外匯理財還處于不透明地帶。國內商業銀行近乎曖昧的業務操作,其實反映了央行對這個敏感話題的猶疑心態——“對金融衍生品究竟放還是不放?”
“放”的理由是,中國加入WTO后不再可能成為金融孤島。國際金融形勢的變化會影響到中國外匯資產和負債的實際價值,不斷改制的企業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資金效益。他們必然對銀行提出理財需求。同時,國際市場上金融衍生品發展一日千里,而且銀行在這種技術上的成長非一日之功。中資銀行如果不盡快介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不放”的論據是,國有商業銀行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自律機制風險控制能力以及操作技術都不成熟,如果把握不好,可能損壞銀行的信譽,影響金融安全。對此擔心最大的莫過于央行。
中國人民銀行一位官員近日告訴《財經時報》,到目前為止,政府并沒有一份文件對金融衍生產品專門做出過明確的規定。記者就此問題采訪過多家商業銀行,同樣沒有獲得對相關政策輪廓比較清晰的描述。
據介紹,開展這項業務最為有利的間接依據,是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改革外幣存貸款利率管理體制的通知》。這個文件中有這樣的表述:“300萬(含300萬)以上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幣的大額外幣存款,其利率水平由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確定,并報當地人民銀行備案。”
一位金融專家曾經這樣評價:在面對國有商業銀行設計規章制度時,央行總會有一種“父愛和溫情”。這種溫情往往讓央行對國有商業銀行不知如何呵護。“其實誰都知道,背著抱著都不如讓他自己走路,今天會走了明天才可能學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