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銀行業,但不需要銀行”,比爾·蓋茨的預言曾引起世界銀行家的恐慌。人們既然能在網上購物,為什么不能在網上購買貨幣和金融產品?中國人民銀行政策司研究員、“金融創新”課題組高材林博士預測:隨著人口素質的提高,實體銀行網點會逐漸呈收縮趨勢,取而代之的是網上銀行的高速擴張。
銀行網上業務興起
在國內,許多銀行將建立網絡銀行作為科技興行的重要戰略。目前國際上提供網上銀行服務的機構分兩種:一種是在提供傳統銀行服務的同時推出網上銀行系統,另一種是信息時代崛起的直接(網絡)銀行,機構少,人員精,采用電話、互聯網等高科技服務手段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中國目前的網上銀行屬于前者。
中國銀行1997年建立了自己的網頁,同年推出網上銀行“一網通”,成為國內第一家上網的銀行。目前中國已有20多家銀行的20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網址和主頁,其中開展實質性網上銀行業務的分支機構達50余家,企業與個人客戶超過1000萬戶。中國建設銀行于1999年8月正式對外推出網絡銀行服務。1999年12月,推出網上支付功能;2000年12月,推出了企業客戶的網絡服務系統。目前,建行的網絡銀行服務范圍已經覆蓋全國26個一級分行、160個大中城市。
工商銀行先后4次對網上銀行進行了版本升級,推出了個人網上銀行、集團理財、銀證通等一系列網上銀行新業務。截至目前,其網上銀行用戶已達到190萬戶。截至7月底,今年網上銀行交易額達23440億元,是2001年網上銀行交易額的3.7倍,在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到今年7月末,工行新增企業網上銀行客戶1.1萬戶,新增個人網上銀行客戶113.2萬戶,分別是2001年全年新增數量的1.6倍和2.5倍。
高材林博士指出:中國的網上銀行起步比較晚,剛剛發展,和其他國家相比確實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們的發展速度可以比它們快得多,可以借鑒它們發展網上銀行的經驗,少走彎路。
幾大問題羈絆發展
當前網上銀行面臨幾大困難:
————法規滯后。網上銀行在有關服務承擔者的資格、交易規則、交易合同的有效成立與否、交易雙方當事人權責明晰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與傳統銀行相比更加復雜、難以界定,法律急需完善。
————安全問題。盡管目前各家網站均采取了多種安全措施,但技術和操作上風險的存在,使用戶對網絡銀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個人隱私權的保護持懷疑態度。
————產品匱乏。目前中國網上銀行業務主要是簡單的支付業務,沒有發揮網上銀行應有的功能。產品主要是賬務查詢、轉賬服務、代理交費、銀證轉賬等,沒有推出具有網上銀行特色的新產品。
————顧客面窄。中國個人上網客戶集中在收入較高、受過良好教育、樂于接受新事物的20—35歲的青年,但網上交易的人數屈指可數。
————互聯性差。中國各銀行的網絡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導致國內各商業銀行之間的互聯性差;而且各商業銀行本身的統一性也不如人意。
網上銀行迎來幸福時光
業內人士認為,網上銀行比實體銀行具有兩個最大優勢:一是交易成本低,二是能為用戶提供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提供快捷的服務。網上銀行的發展會導致銀行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因為客戶變得不像以前那樣固定,網上銀行競爭的升級會導致費用降低、功能增多以及網上銀行服務質量的提高,而最終使網上銀行用戶受益。實體銀行網點每一筆交易所需的費用為1.07元,電話銀行為0.45元,ATM(自助銀行)0.27元,而網上銀行每筆交易的成本是0.01元。
相對于主要使用“有形”的、傳統的銀行機構進行交易的客戶來說,網上銀行的客戶擁有更多、更自由的選擇。
“中國在線銀行調查”顯示,目前在中國上網最為頻繁的人群中,有23%的人可望成為網上銀行的用戶,其人數不會低于250萬。由于客戶通過網上銀行可以自由選用銀行的專業服務而同時又能夠維持另外一家銀行的常用的賬戶,網上銀行的便利性將可能刺激廣泛的網上銀行業務關系的發展。文/本報記者王智 實習生劉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