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胡謀 田靜
作為空調消費重鎮的深圳,任何生產家電廠家都不會忽視。今年夏季,深圳出現多年少有的持續高溫,造就出一個更加引人注目的空調市場,引發出一場如火如荼的爭奪大戰。
南國夏早,4月份各空調廠家就紛紛在深圳“排兵布陣”。幾個月下來,深圳市場狼煙
四起。在各大商場,格力、海爾等一線品牌價位巋然不動;樂華、科龍等卻早已展開降價大旗,1匹空調的價格都降到2000元以下;小品牌空調的價格已大多接近千元;三菱重工、松下等合資品牌也一反低調、降至歷史新低,洋品牌“跳水”后,國產品牌壓力倍增。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城市居民家庭空調擁有率為43.9%。2002-2005年期間,居民對空調的預期需求將保持每年1300萬臺左右。正是空調市場巨大的消費需求空間和相對較高的利潤驅使,各商家一哄而上,我國的空調行業生產規模,每年以30%-40%的速度迅猛發展。
據業內專家介紹,空調是成熟度很高的家電產品,零部件采購、配套便捷,組裝技術含量、先期費用投入都較低。只要有一定的資本投入,通常都能以較快的速度生產出合格產品,投放市場獲利。加上這幾年彩電、冰箱價格大戰塵埃難落,許多投資紛紛轉向制冷業。多方因素導致我國目前的空調行業,擁有300多個品牌和眾多手工裝配作坊。
記者了解到,2001年我國空調行業的產能已達到3270萬臺,去年的實際銷售量為1100萬臺,前者是后者的兩倍。今年1-6月份,國內空調市場需求同比下降了15%,而全國工廠庫存和流通庫存卻創下業內高峰,已達到600多萬臺。面對空調市場嚴重的供求失衡,許多企業采取低價方式促銷,價格戰便由此展開。
戰場硝煙一起,眾企業競相壓價。對于主流消費群來說,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有保證的前提下,空調價格自然是越低越好。但是,記者的調查結果顯示,價格降低通常也意味著商品含金量的減少。
空調的“心臟”是壓縮機,負責制冷功能,其生產技術目前還被少數幾家外國或合資企業所控制。以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1匹空調為例,一臺1匹機如果用優質的壓縮機,其出廠價約為1600元,市場價在1800元-2100元之間,廠家毛利僅有150元-250元。同稱“1匹”但制冷量不同的壓縮機,其造價或采購價卻相差甚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果賣到1600元以下,廠家根本無利可圖,一般都是換上價低質差的壓縮機”。
據深圳市質量監督局的同志介紹,“依照國際通行標準,1匹空調對應制冷量2500瓦。”但在我國市場上,卻充斥著“20”(即制冷量2000瓦,下同)、“23”、“26”、“27”等五六種不同型號,全部統稱為“1匹”。在高溫條件下、房間大于12平方米時,制冷量小的俗稱“小一匹”的1匹機,制冷效果會明顯不好。
記者先后走訪了深圳市的多處空調銷售點,發現目前市面上的降價空調,基本都是“壓縮”了制冷量的產品。消費者如果想乘“降價”的東風,用低價位買到高價位的產品質量和服務,就不太明智了。市場品種的紛繁復雜,再加上部分不負責任的商家在介紹商品時的“無意忽略”和“有意引導”,消費者在購買空調時很難“心中有底”。
記者還了解到,優質空調的管路件一般都使用內螺紋管,它能增加蒸發器和冷凝器散熱效果,最終達到節能目的。而低價空調通常會用普通管道來取代內螺紋管,以降低生產成本。
另外,高價空調產品和低價空調產品的外殼看似一樣,但厚度上的幾毫米差距,用料上的些許不同,其造價就有天壤之別。但在購買時,消費者大多對此一無所知。
當然,有的空調產品是通過刪減其性能,來滿足降價需要。但是,單純制冷制熱、勉強達標的空調,購買后的使用成本會不斷增加。其耗電量、制冷量等性能、舒適度的降低,會使消費者賠上更多的金錢與時間。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空調時,除關注產品質量外,還應講求健康與稱心。
市場形勢日益嚴峻,但大多數企業仍希望通過正規的方式參與競爭、生存下去。深圳市沙美海航家電有限公司的老總就希望記者代為呼吁:“國內要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市場秩序,進一步完善空調質量標準,展開有序競爭。中小型空調企業,如果以犧牲產品質量、犧牲消費者利益為代價來換取生存,就等于自掘墳墓。”他還表示,沙美空調決不走降質降價的路!記者擔心:“沙美”這樣的企業行為,在這無序的市場中到底能堅持多久?
有關專家曾多次指出,我國的空調生產企業應該“有長遠眼光,不能被價格戰打得元氣大傷。目標鎖定在高消費群的企業,更要樹立品牌的高檔形象,大可不必趟價格戰的渾水。”廠家、商家和消費者,都應始終堅持質量、服務和信譽理念,逐步形成正確的商品生產和消費觀。
《市場報》(2002年08月19日第二版)
熱力推薦摩托羅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機圖片專區,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愛的她養個短信寶寶,體驗浪漫虛擬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