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以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其中的一家約有20%的最優質客戶已經將其最主要的銀行關系轉移至其他銀行。”“中國的銀行必須盡快提高自身能力,否則會有失去本地市場領先地位的危險!
——摘自麥肯錫調查報告:《中國的銀行開始關注個人客戶的需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韓瑞蕓
傳言與“傷口”
8月5日,一則消息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了金融界。
“麥肯錫公司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中顯示,目前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約20%的最優質客戶,已經將其最主要的銀行關系轉移至其他銀行……”
翌日,麥肯錫新聞負責人勞燕蓉澄清了這則傳聞:“在麥肯錫2001年10月對亞太地區的調查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只有一家從1999年開始有20%的最優質客戶流失,調查對象也主要是針對個人客戶群體,而沒有涉及企業等其他客戶!
麥肯錫向記者出示了這份名為“中國的銀行開始關注個人客戶的需求”的報告。該報告由麥肯錫上海分公司董事馮大衛主筆,并沒有透露客戶“出逃”的銀行究竟是哪一家。但這更讓工、農、中、建中的每一家都籠罩在懷疑的目光之下。就此,記者走訪了四大銀行。
“我們銀行對去年的經營狀況有過統計和分析……去年我行個人銀行業務呈快速、高質量的發展態勢,占整個銀行利潤總比的上升幅度較大!苯ㄔO銀行個人銀行部的高開勇說。但他不肯透露具體的數據。
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個人金融服務部則選擇了沉默。工商銀行總行新聞負責人也拒絕發表任何意見。
更有意思的是農業銀行。對麥肯錫的結論,該行個人業務部存款處負責人表現出茫然和驚訝。后有農行內部人士透露,該行雖保留了多年的業務經營數據,但并未就個人業務專門做過資料分析。
四大行的態度,使事情的主角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不過事實上,自“傳言”被麥肯錫基本證實的那一刻起,主角是誰就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因數月前南京“愛立信”倒戈而余痛未了的中國銀行業,在權威咨詢公司的調查報告面前,又一次被撕開了一道傷口。不同之處,只是這一次的矛頭指向了個人金融服務。
客戶的選擇
邁克爾,香港人,中文姓氏是陳,現常居上海。
四年前,陳懷揣香港一家大財團開拓內地房地產市場的“軍令狀”,攜巨資來到上海。最先得到這個消息、并和陳“接上頭”的,是中國建設銀行!霸诠净I備階段,我和公司都在建行開戶,網點多,存取款也挺方便。”陳話鋒一轉,“但真到了公司項目需要貸款融資的時候,我覺得建行有點‘吃不消’的感覺。”
陳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吧暾堎J款時,建行最多給我們總資產的6折,不能變通,其他銀行也都如此。”剛開始和內地銀行打交道的陳對此很不理解,“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多的貸款。雖然我們也清楚央行有規定,但事實上,在香港,我們財團的名字就是信譽的保證,貸款從來沒有那么難的。”最終,陳經過與工行的溝通,在后者那里得到了超過6折的貸款。
“我們第一個樓盤開盤時,在售樓中心辦理現場按揭手續的有兩家銀行。原本我們只想請建行,但他們答復我說,他們的工作人員一個星期只能有兩個下午到場。這怎么行?我總不能讓我的客戶等著你吧!”后來,工行又一次成了“受惠者”。
隨著公司和工行更為密切的合作,陳在建行個人賬戶上的6位數也全部挪到了工行。目前,陳又在考慮試著和招商銀行打打交道。據陳透露,在上海的港商、臺商圈里,有這樣想法的人并非少數。
李歷生,北京一家民營企業的總經理。
“我用工商銀行的八成按揭先后買了兩套房子,三個月前,我想再買一套,但工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不能再享受八成按揭了。我想不通,以我的信譽,還有各方面的條件,為什么就過不了這第三關?”后來通過朋友“幫忙”,李在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貸到了錢。
想在上海買房的浙江人畢勇,是部分客戶對四大行服務不滿的另一個例證。
“建行內部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外地人到上海買房子想貸到八成款,就必須有上海的稅務證明;如果沒有,也得找一家公司幫你開一張,否則貸款最高限額只能是七成……”同樣地,畢在其他銀行找到了“變通”的途徑。
可以看出,這三位從四大行“出逃”的客戶,其經濟能力普遍不弱。麥肯錫在其報告中稱,“許多富裕的中國客戶已經放棄大銀行,轉向那些新興的、更有客戶意識的競爭對手的懷抱!
“用腳投票”的動力
必須承認,上述的客戶流失問題,僅僅是事情的一個側面,四大行在改進個人金融服務方面的努力,同樣也不容忽視。如工行在去年初把零售服務部更名為個人金融業務部,導入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即表現出這一傾向。工行年報顯示,個人金融業務已成為該行效益最佳的業務之一。而據建行高開勇所述,他們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完成了個人銀行部的設置,業績良好。
四大行的積極態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但客戶流失的隱患并未徹底消除。現在,他們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是:部分優質個人客戶為何會棄之而去?
麥肯錫的報告顯示,目前在中國約有3000萬中等以上收入的城市家庭,其年收入超過4300美元,而且這部分客戶數量每兩年就翻一番。其中,約有120萬家庭有10萬美元以上的存款。這些富?蛻粽贾袊鴤人存款總額的50%,為中國的銀行業創造了一半以上的利潤。
“但富?蛻艨偸窃诓粩嗵剿髦玫倪x擇,他們的忠誠度比較低。”73%的受訪富?蛻粼谫徺I另一種金融產品時,總是不斷地“貨比三家”,在銀行開新賬戶的比例高達亞洲平均水平的兩倍!斑z憾的是,這些新賬戶并不一定開在客戶原來常去的銀行!
麥肯錫報告在解釋四大行優質客戶流失的現象時,著重指出:“政府現行法規導致中國的銀行提供的產品和利率基本相同,這些客戶的轉移或流失顯示了他們對銀行現有服務的不滿。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向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獨特的產品,銀行的利潤將被奪走!
其實四大行并非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但在具體操作時,一則由于歷史包袱,一則由于政策限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的李樹杰老師認為,分業限制是國內銀行的另一個先天劣勢:“假如幾年后,一家世界知名的銀行對你說,‘到我們這里存美元吧,我們可以替你做離岸儲蓄,按美國同期較高的利率付給你利息;到我們這兒理財吧,我們可以為你設定專門的個人投資計劃,投資世界各大股市,保證你每年不少于13%的收益。’這時候,我們的銀行該怎么辦?”
熱力推薦摩托羅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機圖片專區,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愛的她養個短信寶寶,體驗浪漫虛擬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