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監會上半年的數據可以看到,投資類保險保費大幅增加推動了整個保費收入增長。但在資本市場投資環境有待改善的情況下,保險公司資金運營同樣面臨困難
本報記者魏璇
“冷熱不均的繁榮”
中國保監會在近日公布的2002年上半年業績新聞稿中,用“中國保險業繼續保持穩步發展勢頭”做出評價。根據1-6月的統計數據,國內保險公司保費總收入為1608.2億元,同比增長58.01%。
通過對保監會統計數據的解讀,不難看出中國保險業保費收入的大部分來自壽險,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1186.77億元,同比增加543.08億元,增幅84.37%,占總保費比重為73.79%;而財產險業務的保費收入只有421.43億元,增幅僅為12.65%,占總保費收入的比重為26.21%。
由此有業內專家評價,中國保險業高增長的背后是“冷熱不均的繁榮”。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認為,人壽保險一向是資金在經濟出現波動時的“避風港”。特別是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在上半年投資證券市場風險大、儲蓄收益較低的情況下,投資保險既能規避資金的風險,又能獲得適當的保障。
他分析說,今年2月央行宣布降息后,上半年賣得最好的是分紅類保險,因為其承諾的回報高于銀行同期存款,同時又免征利息稅;而具有相對高風險的投資連接保險相對分紅保險則黯然失色,原因在于投資者考慮到了證券市場乃至整個經濟局勢。但是,對壽險的紅火狀態要理智分析,不能簡單認為中國保險市場已進入了繁榮時期。
郝演蘇認為,保險業現在面臨兩難選擇:如果資本市場下半年持續低迷,固然有助于保險業增加保費收入,但無疑將加大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因為保險公司需要考慮如何控制經營風險,防止產生新的利差損。
投資類保險保費大增
“中國保險業的不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根源在于發展的低水平。”一位外資保險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對《財經時報》說。他指出,中國保險業現在正在上演“圈地運動”,大家都希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都是“粗放式的經營”,在業務上還沒做到精耕細作。
“壽險公司目前以擴大保費收入為目的進行業務拓展,而在資金運營、管理水平、風險控制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保險業是一個需要非常注意控制風險的行業,確保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需要保費收入的支持,更需要內部經營的配合。”他認為,中資壽險公司雖然已經意識到集約經營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具體舉措沒有跟進。
友邦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相關人員也表達了這樣的擔心。該人士質疑道,在中國這個本來發展水平就不高的市場上,大規模推出投資類保險,特別是投資連接保險,保險公司對風險控制能有多大把握?“從中國保監會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投資類保險保費的大幅增加推動了整個保費收入的增長。但是,在資本市場投資環境有待改善的情況下,保險公司資金運營同樣面臨困難。此時,投資類保險產品的發展絕對需要以未來公司的經營水平做依托。事實上,目前很多中資公司并不能達到經營這些產品的水平。”
他同時一再重復:在快速發展的保險市場上,“穩健經營”是絕對不能輕視的老生常談,否則,確保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只是一句空話。
產險業務發展緩慢
從此次中國保監會公布的數據中反映出的重要信號,還有產險與壽險發展的極度不平衡。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述的觀點是:“盡管國內保險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但是在財產保險領域仍然缺乏競爭帶來的創新和業務拓展。”
例如在家庭財產保險領域,保險公司對新產品的嘗試和創新力度相對于壽險公司要小很多。產險公司的家財險難以吸引保戶不但有條款設計的問題,還有服務以及風險控制水平的問題。“假如保險公司的風險控制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為公司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保險提供條件。但是現在,還不到時候”。
該人士舉例說,在國外,財產保險公司除了向客戶提供保險,還會對客戶的家庭提供一套防范災害的計劃和設備。比如防火設備、防盜建議等。這在中國財產保險市場還沒有先例。“保險公司沒有資金實力為客戶提供這些服務,也缺乏意識”。
最近,一項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保險學會共同進行的公眾調查顯示,對保險公司持不信任態度的消費者占到了26.2%。消費者的不滿,主要反映在投保前后保險代理人態度不一、理賠態度和方式不佳等。
經歷了今年上半年的幾次空難后,國內保險公司在航空意外險方面取得了意外成長。郝演蘇教授說,對于航意險銷量上升,保險公司不應該有夸大傾向,使人以為買航意險就是轉嫁風險的最好方式。實際上,長期保障的人身事故保單也可供消費者選擇。因為短期險對保險公司的利潤可能是很高的,但是對客戶來說可能是一個浪費。
(完)
熱力推薦摩托羅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機圖片專區,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愛的她養個短信寶寶,體驗浪漫虛擬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