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晏清
注冊資金1030萬元,依托政府成立的昆明資信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資信”),如今連支付員工薪水都捉襟見肘,卻有很多人攥著數倍于其資產的現金,削尖腦袋想購買該公司股權。
6月中旬,昆明資信計劃出讓股權的消息不脛而走,引起各方關注。他們中間,有外資金融機構,有期待轉型的國有企業,也有風頭正勁的民營企業。
2000年成立的昆明資信,是一家提供個人信用信息查詢服務的征信公司,同時又承擔著為政府建立市民個人信用體系的責任。它選用了結合美國和歐洲征信公司經營模式的方法———政府助推,資本運營。
官方背景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將8家銀行122萬昆明市民的個人信用信息納入了公司數據庫,成為當地惟一一家資信類公司。
昆明資信試圖先行一步,在未來信用交易市場中,扮演一個獨立、公正的第三方形象,通過信息的有償披露來保證公司運作。
然而,作為緩行一步的云南首家個人征信公司,昆明資信還是遇到了與國內首家個人征信公司———上海資信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資信”)同樣的難題:沒有競爭對手。
在兩地,上海鄧白氏只做企業信用調查,不涉及個人信用服務領域;云南則沒有人與昆明資信爭奪鋒芒。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合作背景下,上海資信一手幫扶成立了昆明資信。
有分析說,問題出在游戲規則上。因為,兩家資信公司參加的是一場沒有規則的比賽。
昆明資信成立時,只被告知個人信用信息絕大部分不能有償使用,此外沒有其他法規限制。“沒有法規限制,同時也意味著缺乏法規的指導與保護。”昆明資信負責人陳華說。
昆明資信擁有獨家的個人資信資源,看到了盈利機會卻寸步難行,公司潛在的盈利方向無法顯現。
此間,昆明資信700多萬元的資金已經用于建立信息的數據庫;員工開支是年均70多萬元;與8家銀行簽訂的是雙向有償使用協議:他們從銀行獲取初始個人信息時必須逐條付費,如存款余額下降率、信用積分、信用卡違約率等……加上今年數據庫更新和軟硬件維護費用110萬元,公司資金缺口已經很大。
昆明資信于是提出在年內增資擴股,希望股本擴至2000萬元。然而,公司股東們的態度很微妙,一方面都想扭虧,但他們都深知公司的未來價值,不希望自己的利益被攤薄;另一方面,如果不增資擴股的話,他們就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保證公司運作。“現在要花5倍甚至8倍的溢價購買我們股權的人很多,我們也確實需要更多的資金。對我們來說,融資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是法律在界定個人隱私權上的模糊不清,這是資源變現過程中最大的障礙。”陳華說,“國外同行的做法,通常是出售個人信用信息的產生衍生變量來獲利,這對我們而言卻是一個禁區。”
大量的獵頭公司、尋找特定消費群的廠家、廣告公司等都愿意出高價讓昆明資信提供個人信息,比如21至35歲、收入2500元左右的人群信息。由于缺乏法律支撐,昆明資信只能拒絕。
與此相對的,是某些部門或個人從出售他人私人信息中獲利。在當地,只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裝修公司就能從房地產公司輕松獲取購房者的詳細資料。“市場有需求,我們也有可信的資源,但放不開手腳。信用交易很難回避個人隱私權問題。”陳華說。
當地人大官員表示,相關法規的建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為了改善經營,昆明資信今年1月將個人信用記錄向個人開放,允許個人查看自己的信用狀況。
公司認為,這樣一方面可以檢驗數據庫信息的有效性———個人發現自己的信用信息有誤時可以申訴,并在核查后得到修改,搞一點透明度;
另一方面,還可以增收———每人每次查詢收費50元。很快,需要出國信用公證的人、想進外企的人、相互需要個人信用報告的合伙人、獵頭公司、房地產二手租賃公司、汽車租賃公司等,都開始嘗試使用這項服務。
然而,半年來,昆明資信的查詢量僅為1萬次左右,查詢獲得率是71%,不足以彌補公司的資金缺口。昆明資信決定增資擴股,繼續跟緊上海同行的步伐,將新的利潤增長點放在向市場提供個人信用資格證明上,建設另一條產品線,真正開始扮演信用交易中的第三方角色。他們希望通過提供可靠的個人信用資格證明,能夠取代信用卡申請擔保公司的市場地位。
云南大學經濟學教授方明認為,昆明資信面臨著時間與法規的雙重風險。他們手里有一把牌,在游戲規則沒有確定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是好牌還是爛牌,而等待規則就要承擔時間成本。
陳華說:“投資人看中的就是我們的資源潛力,但我現在最不愿意聽的詞就是‘金庫、金山’,我們在門外徘徊得太久了。”(本報昆明7月14日電)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