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將通過四川錦華這一平臺整合內地紡織業,使錦華從目前的全國第三成為真正的行業領袖,搶得WTO后國內最具競爭力行業的市場話語權
華潤資本的運作,推動力來自它和國際資本市場的聯系,用境內產業的增長、境內公司運作的質量來返回香港資本市場,去給國際資本一個印象和認可,由此不斷地吸引國際資本市場的資金,使華潤成長為真正的國際性大公司。
記者吳建發自成都
6月28日華潤錦華股份有限公司(000810)在公司舉行了隆重的更名揭牌典禮,A股市場第一家冠以“華潤”旗號的上市公司名至實歸。雖然中國華潤總公司極有可能整體上市,但華潤錦華畢竟還是華潤絕對控股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華潤錦華總經理陳伐滿臉喜氣,架不住記者的再三追問,一向低調的陳伐首次向外界詳細介紹華潤與錦華的“戀愛”故事。能夠由自己將負擔沉重的錦華交由有中國摩根之稱的華潤打理,陳伐如釋重負。而華潤借殼錦華構造中國紡織旗幟的設想浮出水面。
重組好事多磨
“其實早在1998年,錦華就希望與華潤合作。”陳伐不無感慨地說,“錦華與華潤的合作應了那句話———好事多磨。”
1998年初,陳伐剛上任四川錦華總經理,正值國內紡織業低潮,迫于市場銷售的壓力,陳伐找到華潤創業,希望通過華創能與華潤合作。但華創當時正忙于國內啤酒、房地產等行業的收購,此事被擱置下來。
1998年6月,四川錦華在深交所上市。1999年,每股虧損0.24元;2000年,在剝離債務的情況下,實現每股收益0.58元。
“不重組企業就沒有希望”,陳伐說。四川錦華是一家40年的老棉紡企業,1988年改制,企業總生產規模為10萬紗綻,在職職工4000余人,退休職工約2000人。“兩個在職職工養一個退休職工,企業的負擔可謂不輕,加上機制老化、規模不大,企業抗風險能力很差。”今年35歲的陳伐并不保守,“上市以來,我們一直在尋求機會進行重組。”
知情人士介紹,四川錦華先后談過的重組對象有三四十家,有實質性接觸的約20家,“從遂寧市談到四川省,從四川省談到全國”,星光電力、成渝高速、華誠集團、江蘇東紡集團、湖北金天紡織集團,都曾與四川錦華有過親密接觸。
“要么政府不同意,要么錦華不滿意。種種原因,反正最后都沒戲。”陳伐笑著說。知情人士透露,A股市場上風起云涌的買殼上市,對遂寧市政府和錦華高層的影響很大,不少上市公司賣殼后改變了主業,甚至改變了注冊地點,最后甩給當地政府一個爛攤子,真正得益的其實只有重組方。
有著沱牌曲酒、四川美豐、明星電力、四川錦華4家上市公司的遂寧市,對資本運作有著深刻的認識,“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遂寧市政府關心的不是股權出讓,而是受讓方的實力、信譽、戰略。而作為總經理的陳伐,更是放心不下公司的6000多員工,他十分清楚,除非重組方能幫助錦華做大做強主業,否則,6000多員工將面臨被剝離拋棄的命運。
作為歷史遺留問題上市的四川錦華,經過3次送轉股,總股本也不過12966萬股。這樣的好殼,在A股市場上并不多見,欲借殼曲徑通幽者,自然數不勝數,但遂寧市政府和錦華高層的堅決態度,卻將絕大部分人拒之門外。
華潤借殼上市
重組大戲的另一主角華潤,1998年底開始考慮以并購方式進入國內A股市場。作為內地最早的紡織品進出口總代理,華潤在海外擁有廣泛的銷售渠道和穩定的客戶群。1992—1996年,華潤在紡織品出口大省山東、江蘇、河北建立繼而控股了10余家非上市紡織企業。隨著在紡織行業的不斷擴張,華潤發現只是自己拿錢來投資和收購存在諸多局限,于是開始研究通過國內A股市場繼續融資收購和重組的可能性。
1998年10月,華潤首先向年初就向自己表達過合作意向的四川錦華拋出繡球。但剛剛上市僅4個月的四川錦華,在當時的遂寧市政府和企業法人眼中,已成為寶貴資源,應該自己運作,不能賣給別人。華潤與錦華,再次擦肩而過。
2000年,中國華潤總公司以收購重組方式經過1年多的徘徊,最后確定必須進入A股市場的戰略。
中國華潤總公司對收購對象提出了5個要求:1.本行業、專業化;2.股本結構小,盤子小;3.資產結構盡可能優良,財務指標好,盈利能力較強;4.國有企業股權,不是民營企業的股權;5.盡可能在本年度內完成收購。
根據華潤的要求,中介代理中信證券為華潤推薦了20余家上市公司,丹東化纖、美亞股份、第一紡織等紡織企業赫然在列。
經過幾輪篩選、不斷的深入了解和談判及實地考察,華潤初步確定四川錦華和另外一家以國際貿易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為最后備選。2000年8月,華潤向錦華表明收購意愿,但仍被對方婉拒,第三次接觸無果而終。知情人士透露說,這次的主要原因是遂寧市班子換屆。
2001年初,新一屆遂寧市政府領導班子上任后,四川省和遂寧市召開國企改革工作會議,將四川錦華的重組提上議事日程,并與華潤接觸談判。2001年8月,華潤與遂寧市政府終于就交易價格、支付方式、上市公司資源整合等意向達成初步共識,進入實際性談判階段。
2001年9月17日,雙方終于達成書面協議。華潤以1.5億元現金,收購四川遂寧興業資產經營公司持有的四川錦華國有股權4898萬股,成為持股51%的第一大股東。
構造中國紡織旗艦
業內人士評價說,與時下盛行的大多數買殼上市不同,這是一次真實的并購,基本上實現了“三贏”的格局。遂寧市政府堅持的現金交易和發展主業原則,將另有他圖的重組方摒之門外,有效地保護了地方政府和企業利益;四川錦華及其員工不僅沒有被置換出場的擔憂,在華潤充滿活力的新機制下,有望做大做強,成為華潤整合國內紡織行業的核心企業;而重組方華潤,不僅邁出了整合紡織業的關鍵一步,而且打通了A股市場,建立了連接國內外資本市場的樞紐。
四川錦華董事長、華潤集團董事、華潤輕紡(集團)公司總經理傅春意在四川錦華2001年股東大會上表示,華潤集團將全力支持四川錦華的發展,未來的四川錦華將成為華潤整合國內紡織業的平臺和核心,發展成為華潤紡織業的“旗艦”企業。按照華潤的說法,最終要把四川錦華變成一個集團性控股公司,成為華潤將國際資本引入國內資本市場的樞紐。
與中石化等眾多“海歸派”忙著回國上市圈線不同,華潤借錦華打通A股市場的做法實屬另類。對于總資產600億、凈資產400多億、手頭有170億現金的華潤集團來講,它并不太缺錢,它所考慮的是如何成為世界級企業。
傅春意將四川錦華打造為引資樞紐的表態體現了華潤的一貫戰略和良苦用心。業內專家指出,在華潤的這一戰略中,四川錦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華潤將通過四川錦華這一平臺整合內地紡織業,從目前的全國第三成為真正的行業領袖,搶得WTO后國內最具競爭力行業的話語權;在政策障礙消除的情況下,將華潤旗下的棉花基地、紡織企業、分銷業務中的優資資產納入四川錦華,使其在高市盈率的A股市場實現第一次增值;將四川錦華納入香港上市公司華潤創業旗下,實現在國際資本市場的第二次增值,并由此不斷地將國際資本引入內地,實現資本運動的良性循環。
按遂寧的說法,華潤資本的運作,推動力來自它和國際資本市場的聯系,用境內產業的增長、境內公司運作的質量來返回香港資本市場,去給國際資本一個印象和認可,由此不斷地吸引國際資本市場的資金,使華潤成長為真正的國際性大公司。
據悉,華潤創業股東特別大會已經通過以不超過9.44億元的價格,向母公司收購華潤輕紡全部已發行股票。華潤輕紡原由華潤集團全資擁有,收購完成后,華潤輕紡會成為華潤創業的全資附屬公司。
而此次入主四川錦華的,名義上是中國華潤總公司,實際上操刀者卻正是華潤輕紡。華潤輕紡進入華潤創業,為四川錦華進入華潤創業埋下了伏筆。同時,也為打造中國的紡織旗艦提供了資金、技術、市場、人力資源等諸方面的保證。
盡管近期關于華潤總公司將直接在A股市場上市,但這決不意味著華潤對錦華重組以及打造紡織航母的放棄。相反,借助華潤的整體上市,華潤打造中國紡織旗艦的設想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和市場支持。
陳伐介紹說,華潤并購錦華,是以雙方優勢互補為前提,將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與華潤在金融、貿易和經營體制方面的優勢相結合,使雙方優勢實現最充分的發揮和利用;華潤錦華在大股東的強力支持下,華潤錦華在3—5年時間里成為國內一流的接近國際水平的紡織企業龍頭的目標能夠實現。
《國際金融報》(2002年07月05日第十版)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