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市場聯合調查研究課題組對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50個大中城市保險市場的專項調研顯示我國保險市場正處于培育發展階段,與我國經濟發展規模不相符,消費者對保險產品認知有限,對中國保險公司的信心較低
-行業調查-陸刃波
保險已是我國城市居民家庭重要的理財和保障措施之一。我國保險市場巨大消費潛力已經吸引眾多國內外的保險公司的關注。目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中國保險學會共同組成的課題組對調查城市的22182個居民家庭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表明,當前我國保險市場基本上呈現如下特征:
消費者對保險的認知有限
通過對實際調查的46個城市(有4個城市因故取消)22182個居民家庭的調查表明,當前我國城市居民對保險、保險公司、保險產品的認知度較低。大多數居民對保險知識只有一般性的了解,只有6%的居民家庭認為自己對保險知識了解的較多,而36%的居民家庭表示自己對保險知識的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同樣,被訪者對保險公司的服務和所推出的保險產品了解程度也很低。
統計數據顯示,銀行儲蓄仍然是居民處置閑置資金最普遍的選擇;其次是隨著我國大中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居民的資金轉向房產市場,選取購買商業保險的消費者只有9%。
消費者對當前中資保險公司的滿意度較低
在對擁有保險購買經歷的城市居民對保險公司的滿意度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消費者對保險的購買過程和保險公司賠付的滿意度較低。在購買過程中,有31%的消費者認為保險代理人過于糾纏,有26.2%的消費者認為保險代理人對合同條款的解釋不清楚。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目前各家保險公司產品銷售過程的滿意度較為接近,這反映出各家保險公司在銷售手段上的雷同,缺乏創新意識。而消費者對保險公司的售后服務總體上看,滿意度也同樣較低,對保險公司售后服務表示滿意或是非常滿意的消費者只占消費者總數的37%。消費者對保險公司售后服務不滿意之處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投保后保險代理人態度的變化;履行合同時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理解的差異,以及保險公司處理賠付的態度和方式。
消費者普遍對當前保險公司賠付條款的滿意度較低。他們認為保險公司所推出的賠付范圍以及賠付費用上與自己的心理期望偏差較大,同時對保險公司在賠付過程的態度和及時性也較為失望。專家認為,消費者對保險公司較低的滿意率表明目前我國保險市場競爭程度較低,這就為保險行業新進入者,特別是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提供了市場機會。消費者對保險公司滿意度的降低,是導致消費者退保的主要原因之一。調查顯示,有8.9%的消費者有過退保行為。從總體上看,保費高、保障低是造成退保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保險的回報率低。此外,有19.5%的保戶退保原因是由于感覺上當受騙。在有過賠付經歷的消費者中,有31.3%的消費者認為保險公司在理賠和勘查工作不太及時。相對而言,在當前幾個較大的全國性保險公司中,消費者對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售后服務滿意度較高。
保險公司在今后如何提高保險銷售過程和賠付過程的透明度,是保險公司進行市場競爭的焦點。
保險市場家庭滲透率較低
當前我國城市居民保險消費主要構成是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兩部分。社會保險由于開展歷史較早,而且政府對企事業單位已有強制性政策措施,所以其消費規模遠遠高于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市場的規模主要取決于居民的收入,對保險知識的了解,保險公司對推出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等多種因素。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城市市場,有46.5%的城市居民已擁有社會保險,僅有4.5%的居民購買了商業保險;有21.1%的居既擁有了社會保險又購買了商業保險。此外尚有27.9%的居民沒有購買任何保險產品。這說明目前我國保險市場的家庭滲透率較低,從個人商業人壽保險滲透角度看,我國城市個人商業人壽保險的滲透率更低,這表明我國城市商業保險市場具有相當大的可拓展空間。
城市社會保險普及率較高,相對應的商業保險擁有率上升,反映出當前我國城市居民通過對社會保險認識的加深,會增加購買商業保險的信心。但是,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性較大,因此在一些社會保險滲透率較底的東北、西北地區城市的居民家庭為了提高對各種風險的防范和出于投資需要而對商業保險產生較大的需求。
課題組的專家通過對比保險消費者家庭收入與購買商業保險的關系,可以清晰地看出,月收入在2000-20000元之間的家庭,購買商業保險的比重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呈上升趨勢;而家庭月收入超過20000元時,購買商業保險的比例明顯下降,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高收入家庭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明顯提高的緣故。
城市居民保險預期首選社會保險
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保險繼續持觀望和等待的態度。在未來三年里,中國城市居民仍然將社會保險作為自己主要的保障手段。統計數據顯示,有11.5%的被訪問者表示在未來三年里肯定購買保險產品;表明可能購買保險產品的比例為38.4%,也就是說,在未來三年里有49.9%的城市居民在考慮購買保險產品。有51.9%的預期消費者選擇購買社會保險;有27.6%的預期消費者選擇購買商業保險;而選擇兩者均買的預期消費者為20.5%。
如果將預期消費者細分,可以看出在未來三年里肯定購買保險的消費者較多傾向購買社會保險;而表示可能購買者則對商業保險興趣較大。
在未來三年里有購買商業保險預期的被訪者中,有49%的消費者已經有過購買商業保險的經歷,今后準備繼續購買或增加購買其他的保險品種?梢娊晟虡I保險已具有一定的市場深度,并在消費者心中已形成較穩定的影響力。
在預期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選擇上可以看出,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成熟的保險業務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醫療、養老保險是未來三年里我國城市居民最希望購買的商業人壽保險產品,其預期購買率分別達到預期消費者總數的76%和50%。有37%的預期消費者選擇了意外傷害保險。此外,機動車輛險、少兒類險也都具有較大的需求。但是一些個別險種消費者還較為生疏,如女性保險等。
對媒體的爭奪將成為必然
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報刊雜志是城市居民獲取保險信息最主要的媒體;其次是通過親戚朋友處得到的保險方面的知識,此外,電視、廣播也是重要的保險信息傳播途徑。近年來各保險公司加大了保險宣傳資料發布工作,這對消費者較為詳盡的了解保險知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各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人上門講解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至于各種形式的課堂講授、網上咨詢等傳播形式尚待進一步發展。
那么當前保險消費者最迫切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呢?統計數據顯示,消費者最為關注的是保險公司的信譽介紹,其次是保險公司推出的各種產品介紹,再次是保險公司服務內容的介紹以及各種有關保險公司規模實力方面的相關信息。對此,保險公司應密切結合自己的經營理念,產品種類,通過各種相關媒體的信息傳遞給自己的目標消費群體,可以預見到,今后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競爭的加劇,對保險信息傳播媒體的爭奪也將成必然趨勢。
專家們認為盡管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人本身存在著許多未盡人意之處,但是他們仍然是未來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的主要選擇方式。在已購買商業保險的被訪者中,有41.5%的人接觸過保險代理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保險代理人主動上門拜訪。對于保險代理人上門拜訪這一新生事物大多數消費者認為能夠接受,只有12.6%的消費者對此表示反感。
在預期購買商業保險的消費者中對養老保險的預期購買率最高,達到了50%。表示不購買養老保險的消費者主要是有更好的資金投向,其次是有的人對自己生活具有較強自信,不用買保險,而對保險公司報不信任態度的消費者占到了26.2%。
消費者對外資保險公司期望值較高
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城市保險市場的競爭度還較低,特別是經營商業人壽保險的企業很少,大部分城市的商業人壽保險企業不到3家,經營范圍也較窄,這必然會導致保險消費者對保險公司的認知降低。在所調研的46個城市中,當回答問卷中“你所知道的保險公司”時,有54.6%的被訪者首先想到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其次是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但是這兩家保險公司在商業壽險的重度消費者(年保費支出超過5000元)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有所降低。專家們認為這一市場將是外資保險公司重點爭奪的市場。
那么廣大保險消費者是如何看待外資保險企業的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消費者對外資保險公司的期望值較高,普遍認為它們在服務、人員素質、產品、賠付、資本規模、信譽等方面均優于中國保險公司,只是在購買方便性這一指標上的優勢不大。
受這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外國保險公司在業務量上以及未來三年內消費者預期需求還不會超越國內保險公司。
本文全部數據均摘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中國50城市保險市場調查研究咨詢報告》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