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蔣江敏
近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與中國保險學會等共同組織的“中國50城市保險市場調研”課題組發布了研究成果。課題組的專家在對調查城市22182個居民家庭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目前我國消費者對外資保險公司的期望值較高,普遍認為它們在服務、人員素質、產品、賠付、資本規模、信譽等方面均優于中國保險公司,只是認為
不方便買到而已。
記者昨天就此結論采訪了一些保險公司的有關人士。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壽險公司中宏人壽保險市場部總監胡波認為,在50個城市進行保險市場調查有普遍性,但對中外資保險公司的比較調查應該在中外資保險公司都存在的城市里進行才更合適些。據他了解,在上海、廣州這樣早就對外資保險開放的大城市里,信任國有大保險公司的人群要大些,反而在一些外資還沒有進入的城市,人們更多地期望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
胡波還表示,以某單個調查的結果來概括整個行業的狀況不一定科學,關鍵是要看受調查人群的具體情況。如果受調查人群中多數是在外企工作的高薪者、年輕人,那么喜歡外資保險的比例可能就會高些;但假如是年齡較大、對國企有較深認識及感情的人多,則可能愿意選擇中資保險的比例高些,不能一概而論。據悉,目前上海的外資保險公司最多,但所有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還不到20%,有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再來幾個外資保險公司,中資保險的“江湖地位”短期內是誰也撬不動的。
有投保人向記者反映,中資保險公司的一些代理人在推銷保險產品時都特別熱情,服務周到,但在理賠時卻是百般推托,“兩張臉”的現象讓人特別難以接受,而外資保險公司雖然在核保時很嚴,但理賠時卻非常干脆,因此他們更愿意找外資保險公司購買保險。胡波表示,不論中資還是外資保險公司,許多保險條款都是差不多的,但在執行中的表現如何,會直接反映出公司之間的差異,大家在銷售與理賠等服務上肯定會有區別的,這不僅僅是中外資保險公司之間,就是在中資保險公司之間也有差別的。他說,其實這也是中資保險的國際化與外資保險的本地化問題。
課題組的專家分析,消費者對外資保險公司的高評價,主要是建立在對原有保險公司較低滿意度的基礎上,這種較高的期望值是外資保險企業開拓中國保險市場的動力,但同時也是一種壓力。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