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姚惠 發自上海
進銀行對于人們來說也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隨著金融業競爭的加劇,中資、外資銀行紛紛搶灘中國市場。對于銀行來說,服務質量就成為吸引客戶的重要手段。那么人們會選擇什么樣的銀行呢?中資、外資銀行,投資者會買誰的賬?
雖然目前在同樣服務的條件下,一般人更傾向于選擇國內銀行,但如果國內銀行的服務難以令人滿意,則很可能轉而選擇外資銀行。有39%的受訪者表示,一旦外資銀行提供相應的服務,將非常樂意嘗試使用外資銀行。對外資銀行興趣較高的主要是年輕人和高收入階層。
今年三月份,中國銀行界一片嘩然:南京愛立信突然提前向南京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付清19億9000萬人民幣的貸款,轉而再向花旗銀行上海分行貸出同樣數額的巨款。
此時,人們看到外資銀行猶如一頭猛虎闖進中國銀行業,中資銀行尚末準備成熟就被這只猛虎重重地咬了一口。中國銀行業為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是外資銀行真的就那么厲害還是中資銀行存在巨大的弊端?
痛定思痛,原來愛立信舍棄中資銀行的主要原因是,花旗銀行能夠為它的業務提供一種售后收款保險服務,而中資銀行不能。這場中外資銀行的較量,實質上就是服務質量的較量。
繼花旗銀行上海分行在3月21日獲準全面經營外匯業務,成為中國第一家可以向所有客戶———無論是企業或個人開展外匯業務的外資獨資銀行之后,匯豐銀行也全面啟動了對內地居民和企業的外幣業務,恒生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等已經或準備向中國人民銀行遞交開展本幣業務的申請。
與已經進入國內金融市場爭奪優質客戶的外資銀行相比,各中資銀行的服務觀念、服務品種及技術力量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落后。中資銀行在個人金融服務領域,同樣面臨外資銀行的有力競爭。據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個人金融服務的市場需求呈上升趨勢,但消費者對金融機構現有個人金融服務的滿意度偏低。
消費者普遍反映銀行“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和建議”,“自動服務功能不夠完善”,“服務態度欠佳”等。可見,我國金融機構個人金融服務體系發展得還不夠快,趕不上消費者需求的增長速度。
個人金融服務市場面臨外資銀行的搶占,正是當前國內銀行的心病。雖然目前在同樣服務的條件下,一般人更傾向于選擇國內銀行,但如果國內銀行的服務難以令人滿意,則很可能轉而選擇外資銀行。有39%的受訪者表示,一旦外資銀行提供相應的服務,將非常樂意嘗試使用外資銀行。對外資銀行興趣較高的主要是年輕人和高收入階層。
為了嘗一嘗貴為外資銀行上賓的滋味,不乏外匯積蓄的張先生近日來到了上海某外資銀行,迎接他的是西裝筆挺、彬彬有禮的營業員,像朋友聚會一樣,他們邊喝咖啡邊聊。當了解到張先生想要開戶時,營業員熱情地介紹了該行開展的各種服務項目。
但是,該外資銀行規定,客戶每月日平均存款總額少于5000美元就要收取每月6美元服務費。盡管外資銀行主要選擇高端市場,對于中國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可能暫時還無法享受外資銀行提供的優質服務,但人們已經開始清醒地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在記者的采訪中了解到許多白領,在生活中需要貸款買房、買車,但大家在選擇貸款銀行方面卻有一種找不到北的感覺。現在,國內的大多數銀行已經開展了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可每個銀行之間對客戶的要求不同,貸款的手續不同。在不久的將來,外資銀行也將逐漸的對市民開展信貸服務,市民屆時又將會有更多的選擇。
面對外資銀行的挑戰,中資銀行也開始重拳出擊。民生銀行瞄準優質客戶推出了“代客理財、風險分擔”的新業務,剛一推出就贏得了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等5個大客戶。建行銀行則在北京推出了第一家專業汽車金融服務中心,為買車人提供貸款、保險、咨詢一條龍的服務。
國有銀行、外資銀行在貨款消費業務方面同樣也將會遇到類似“南京愛立信”的事件,現在給中國銀行業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相信未來消費者在選擇向中資銀行還是外資銀行貸款這個問題上,也將出現不同選擇。“狼”真的來了!
《國際金融報》 (2002年06月07日第十四版)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