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歷時4個多月的“引資方案”引起了交通銀行從上到下的“地震”,交行內部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據交通銀行人士透露,已有幾家外國金融機構對此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其中美國花旗銀行很有可能成為交行新的股東。
記者 張俊才 發(fā)自上海
交行在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的批準后,將于今年年底將其總股份中的15%出售給至少兩家外國投資者,以擴大該行的資金基礎,從而為實現在國內證券市場的上市作好鋪墊。
國際著名華爾街頂尖級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gechs)最近向交通銀行遞交一份“引資方案”。長達幾十頁“行動設計”涉及交行內部組織結構和業(yè)務流程調整。
面對這一疊厚厚的策劃書,交行的上上下下有一種“地震”前的感覺———真要實施這份方案,方方面面的“改造”將會超過交行極限承受力。
高盛方案的出臺歷時4個多月,是在世界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翔實準確的資產評估基礎上經過反復調研、策劃而成。交行絲毫不懷疑它的權威性。
始建于1908年的交通銀行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是國際金融界公認的世界級銀行。目前,交通銀行在全國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和經濟中心總共86個大中城市設有分支行,營業(yè)網點計2767個。
據消息人士說,也正是考慮到交通銀行的規(guī)模適中,有關部門才最終批準交通銀行作為國內首家引入外資的國有銀行。
全局調整
高盛方案為交行吸引外資量身定做。根據方案,交行要實現引資重組目標,必須先完成自身的“蛻變”,對現有的組織架構、業(yè)務操作模式等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
部門的變化首當其沖。為了適應國際化市場運作要求,完成與世界經濟接軌,交行現有的部門拆并增生無法避免。在高盛的方案中,新董事會內將增設獨立董事,健全其審計、風險控制、薪酬等各類專門委員會,逐步形成董事會、監(jiān)事會會議制度,董事會、監(jiān)事會和銀行經營班子之間的制衡機制。
就是說,交行現有的黨團政工辦、人事教育部、婦聯(lián)、老干部處、機關團委、系統(tǒng)團委及思想政治辦公室等部門都要拆并,合成一個人力資源部。
“這完全依據商業(yè)銀行的運作要求來做部門設定的依據,符合國際通行的商業(yè)慣例”高盛香港的有關人士解釋說。
最敏感的是高層關系的實質性“擺正”。根據國際通行的公司治理結構辦法,總裁必須服從董事長,而目前各大銀行的最高管理層為國務院中組部任命的“高級干部”,分別有著實力相當的政府背景,往往各聽一政。在處理銀行內部事務的時候,不可避免帶有很多行政管理的特色。根據高盛方案,交行權力結構的金字塔“塔尖”面臨最“艱巨”的調整。
另一方面,有的部門,如IT部門,要進行擴展,根據商業(yè)銀行的運轉需要,新的部門還要建立。引資完成以后,根據規(guī)定,還要在董事會里增加洋董事。所有這些,對于交行都是天翻地覆的改變。
方案布列的部門總數還維系在目前的20多個,但是“手術”前后的部門職能和權利結構大相徑庭。
在高盛的方案中要求交行按照權力制衡原則和決策機構、執(zhí)行機構和監(jiān)督機構互相分離、互相制約,繼續(xù)完善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和經營班子組成的組織架構,明確各方的職責。從而使交行的經營者和高級經理層等關鍵職位控制與監(jiān)督功能得到加強。
方案列舉的治理結構完全以“沖決”交行現有架構為前提。
擺在交行面前的運作流程也將大幅度改變。根據方案的“大區(qū)域中心”的市場布局,業(yè)務調整為“以客戶為中心,新技術為手段,人才為支撐”的矩陣式管理模式。分拆現有機制,實施“前中后”臺式管理———前為市場層面,中是管理層面,后臺由技術支撐。
這樣一來,在處理重要事務,推出重大舉措,往往不在黨委會而在行務會,政企將被迫拉開距離,行務會議將更多面向市場,分析風險,高效執(zhí)行商業(yè)銀行的運作。
按照方案,對原有的資金運作、授權授信、會計核算、財務規(guī)范、科技規(guī)劃、產品開發(fā)、稽核審計、干部任免和勞動用工等等方面實行集中管理,并逐步建立和健全涵蓋信貸、會計、結算、儲蓄和出納等各業(yè)務多條線流程制度,實現職責界定明晰和交叉核對、雙人會同等雙線控制的要求,由此,原有的執(zhí)行流程將很大程度得到更換。
利益改變
高盛方案一經提出立刻給交行帶來另一個最直接震動:現有不同層面的利益將面臨巨大的重新調整。
原有的一大堆科長、處長不僅數量要濃縮,收入上也將大打折扣。新的制度方案,將對穩(wěn)坐穩(wěn)守“旱澇保收”的人員將帶來實質性的“危機”。方案提出后,交行將對不適應崗位綜合要求的人員實行待崗、轉崗分流,并引進各類高素質的人員,這也將使那些養(yǎng)尊處優(yōu),毫無準備的人員遭遇“卡夫丁”大峽谷,進退不由。
高盛吃透了交通銀行狀況。“我們對交行的資本狀態(tài)、人力情況進行量的研究和質的分析”高盛香港公司的dorothy.lee小姐告訴記者,“作為咨詢策劃,我們完全依據市場,按照商業(yè)銀行運作規(guī)律,作出一步到位的方案”她還說:“這一切做起來是痛苦的。”
對于交行,高盛方案是一個“顛覆”性的建議,執(zhí)行起來當然不會輕松,但是,加入WTO以后,金融業(yè)的競爭日趨激烈,在中外資銀行大比拼的市場中,能否具備充滿活力的競爭機制最重要。
事實上,交行也在尋找最佳出路。交行管理層已經向媒體公開,交行準備引資上市。交行行長方誠國曾向記者披露,交行已與外資銀行進行談判,準備吸納外資銀行的資本,使外資占交通銀行15%的股份。交通銀行董事會已經表示,將積極引進外資參股。將會把其一部分股份出讓給外國投資者。今年除引進外資參股外,交通銀行還將進行多方面的改革。
據了解,截至去年年末,交通銀行人民幣存款余額為4725.08億元,比上年增長16.77%,人民幣貸款余額3291.11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太平洋卡的發(fā)行量比上年增長了58%,達到2501萬張;卡存款余額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66%。所有這些,都為交行引進外資提供堅實基礎。
高盛說,引進外資,可以改變商業(yè)銀行的股權結構,增加風險規(guī)避能力。從目前看也是交行等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重要選擇。但是,它必須以內部機構調整為前提,而這種調整對于中國銀行業(yè)來說,將是革命性的舉動。
生死抉擇
交行內部一位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交行把自己推到十字路口。高盛方案給交行開出的“良方”使用起來很費力氣,但是,希望也許就在于此,退回去,只能在市場的較量中處處被動。
中國人民銀行管理司司長王華慶說:“銀行比企業(yè)經營更復雜,而且,先天不足,壞賬多,尤其是內部的體制仍然難以理順。國有銀行像行政機構,科長、處長級別分明,股份制銀行要好些。人民銀行馬上頒布《商業(yè)銀行法人治理結構》,股份制銀行將按照《公司法》要求運作,以應對加入WTO的激烈的金融競爭。”
研究人士指出,高盛的“交行方案”實際上不僅僅針對交行一家,這是所有中資銀行共同面對的。關鍵在于革新自己的勇氣和力度。交行為自己“定做”一份機會,不僅僅是“一紙恐慌”。如果交行真的不惜代價,進行調整,實現自身“涅磐”,那么為期不遠,交行就會走在同行的前頭。高盛方案不是覆舟之水。
有關人士分析,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國際金融資本咄咄逼人。交通銀行積極應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交行的創(chuàng)新求存的內在“沖動”:通過股份制法人產權制度的創(chuàng)新,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股,完善資本補充機制,健全自身軀體,培育良性運作機制,加快推進與國際商業(yè)銀行業(yè)的接軌。其內部改革必然輻射至更深層面。
據交通銀行人士透露,關于交行引資,已有幾家外國金融機構對此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其中,美國花旗銀行可能性較大。在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的批準后,將于今年年底將其總股份中的15%出售給至少兩家外國投資者,以擴大該行的資金基礎,從而為實現在國內證券市場的上市作好鋪墊。一位業(yè)內人士稱,允許外資金融機構投資國內銀行是一種雙贏的局面。這將使外資銀行能夠在中國加入WTO后盡快地融入國內銀行業(yè),同時能迅速地提升國內銀行的競爭能力。
《國際金融報》 (2002年06月07日第九版)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