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概念:中國股市上世紀90年代初期衍生的怪異產(chǎn)物。參與人數(shù)約10萬。
風險系數(shù):近乎于零
機遇保質(zhì)期:一次性。
致富把握率:一旦擁有,即為100%。
這事發(fā)生在1992年,而且一去不復(fù)返。30元人民幣一張新股認購證,保賺不賠,每想到這里就會讓不少失去了這一良機的人悵然若失。
對那些最終依靠新股認購證改變了自己命運的人來說,認購證是一張通向新生活的通行證,對那些與之擦肩而過的人來說,認購證是心靈上一道抹不去的傷痕。類似的情況恐怕只有在1980年版的猴票身上發(fā)生過。
張燕和陸景珧這對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姐妹就是從購買認購證起家的。1991年時,張燕和陸景珧大學畢業(yè)后,這兩個不安分的姑娘就天天想著合伙作生意賺大錢。
1991年開始,上海股市經(jīng)歷了漸漸發(fā)熱的態(tài)勢。陸景珧的老家就在上海,上海灘上的熱浪也很快經(jīng)由她的親戚傳到了她的耳中。當時按照一般人的思維,想到股票時第一反應(yīng)多是:萬一賠了怎么辦?特別是在北京,無法感受到上海全民炒股熱情的北京人,對于股票這個東西大多還不甚了了。不過,張燕和陸景珧性格一樣,都是做事敢想敢干,她們上大學時就開始每天晚上在隆福寺的個體服裝攤上打工。
1992年一過,一天陸景珧找到了張燕,兩個人又說起了合伙賺錢的事情。陸景珧問:“我知道一個賺錢的法子,你敢不敢?”于是她將去上海炒股票的事情說了出來。張燕馬上表示:有什么不敢的。走,馬上走。
張燕之所以如此爽快地就下了決心,是因為1991年8月,她到上海出差的時候,曾經(jīng)親眼目睹過上海人對于股票的狂熱。有一天傍晚,張燕與同事相約出去逛大街,那天的經(jīng)歷至今回想起來仍讓她驚心動魄。他們在街上閑逛的時候,忽然看見前方夜幕中幾十道刺眼的燈光直射而來,同時伴著陣陣汽車馬達的轟鳴聲。神經(jīng)頓時緊張的張燕和同事向人打聽,才知道原來那是一幫正在轉(zhuǎn)移場地的股民,張燕看見他們?yōu)橼s在前頭排隊,不惜花錢雇出租車。緊跟在出租車后面的是一批摩托車,摩托車后面是一批自行車,最后面的是跑步前來的股民。張燕和同事也跟著浩浩蕩蕩的人流來到了上海體育場。體育場很快就被人潮擠滿了,沒辦法,只得再借隔壁一所中學,人潮又朝中學擁去。人群中不時傳出慘叫聲,那是有人被擠倒了,被踩傷了。后來張燕沒敢看下去,但從那以后,張燕已經(jīng)品出股票的滋味和可能帶給人們巨大財富的瘋狂。那天晚上,是因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后第一只股票發(fā)行。
張燕和陸景珧馬上向單位請了半個多月的病假,將自己所有的積蓄取了出來后,又向親戚朋友們借了4000多元,加起來7500元。1992年1月初她們上路了。
然而,一到上海才知道事情沒有她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人生地不熟,連證券交易所的門具體朝哪邊開都搞不清楚,至于該怎么買股票怎么賣股票,股票怎么交割,兩人更是一塌糊涂。
她們開始四處打聽股票交易的情況。好在當時的上海不少人關(guān)注股票,打聽起來并不難。聽一個上海人講,最近要發(fā)行新股,兩人還沒搞明白新股是個什么東西,就決定了:等。既然人人都盯著新股,一定會賺錢。
她們得知,面對如此瘋狂的購股大潮,股票發(fā)行根本沒法進行了,于是,政府部門想出了一個新招,先發(fā)行新股認購證,再抽簽確定購股資格。誰也不曾想到,認購證又成了人們追逐的對象。
她們四處打聽:1992年1月19日至2月1日,上海市政府絞盡腦汁決定采用無限量發(fā)售股票認購證的方式發(fā)行新股,發(fā)行辦法改為向全社會推銷股票認購證,每張認購證30元,不須排隊,沒有指定地點,發(fā)售期內(nèi),隨到隨買,且供應(yīng)充足,只要你舍得“放血”,給你裝一汽車運回家也成。有了認購證并不一定就有股票購買權(quán),還得根據(jù)認購證發(fā)售數(shù)量與新股比例搖號抽簽,中簽率也不公布。這意味著你花了錢,仍可能是冤枉錢。但是,就是這種猶如鏡中月水中花的認購證,在一個星期內(nèi)就賣出了207.7多萬張。
兩個人商議著到底該買多少。因為根本不知道中簽率,所以很有可能錢會打了水漂兒。如果這樣,借來的4000元錢該怎么辦?一向主意很大的張燕說:“干脆將錢分成3份,一份兒1000元作為在上海的生活費和回北京的路費;一份4000元錢不動,萬一中不了簽,回去也能夠還了賬;剩下的不到2000元全買認購證。賭一把唄,如果能夠中簽,就不但能賺回這2000元,而且能大發(fā)一把。”兩個人第二天就購買了66張認購證。
接下來的日子卻越來越艱難,對于在上海需要花多少錢心中一點譜都沒有,一個星期后,找了一家看上去還算干凈的小旅館勉強住下來等待。又過了幾天,兩個人光出不進,連借來的4000元都已經(jīng)開始動用了,而離認購證的首次搖號還有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兩個人開始坐立不安起來。
一日傍晚,吃了好幾天方便面的兩個人終于忍不住了,她們走到淮海路附近的一個小館子里要了兩碗餛飩解饞。就在吃餛飩的當口,聽到旁邊一桌北方人議論說每10份連號的認購證在黑市上已經(jīng)賣到了7000多元。當晚,陸景珧覺得這么耗下去不是事兒,既然連認購證都賺錢,不如賣掉一部分,至少可以維持到搖號。
第二天,兩個人溜達到交易所,一到這里,由不得她們開口就有人上來詢問是否有認購證。兩個人拿出當初在北京個體服裝攤替人打工的勁頭,與人一番討價還價,竟然以1.3萬價格賣掉了10張。晚上,兩人再次“開會”,主題是到底買股票還是賣認購證。
第三天上午,她們再次來到交易所,此時離搖獎日期只差3天了。認購證的價格幾乎是一個小時一變。她們竟然以14萬元的價格將剩下的50張連號認購證全部脫手。另外6張被她們稱為“斷碼”的認購證也以200元一張賣掉了。當天晚上,兩個小姑娘就搬入了錦江飯店,在豪華雙人套里,她們將門鎖得緊緊的,一個“站崗”,一個數(shù)錢。16.5萬元,對于兩個大學畢業(yè)不到一年的丫頭是天文數(shù)字。兩個人緊張得當天晚上都沒敢出去吃飯,守著一摞子錢一宿未睡。第二天下午乘飛機回到北京后打車直奔銀行。
以此為起點,張燕后來在1994年辭職,自己開了一家服裝公司。而陸景珧目前在華爾街搞著證券。兩個人目前都是千萬元身家。
百萬富翁擦肩過--《科學投資》揭中國人致富的八個故事
故事一:薛成貴的猴票與強昱的耳光
故事二:符文凱淚灑莫斯科
故事三:簡春暉的價格雙軌制
故事四:許家林為深發(fā)展棄仕途
故事五:黃武生“一級半”與“三級跳”
故事六:林登云的期貨登云之旅
故事七:張建國的夢幻國庫券
故事八:北京姑娘的上海新股認購證
分析:我們失去的財富機會
財富解密:風險、企業(yè)家精神與財富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