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四日電
中新社記者孫麗霞
中國入世后,中國市場對國外資本呈現了一種漸進式的開放,這無疑給有意進行合作的中外企業提供了巨大機遇。日前舉行的“二00二中國企業高峰會”上,中外幾家與并購有
關的企業一起就中外企業并購這熱門話題作深入探討,并提出從“戀愛、蜜月到生男育女”姻緣的建言。
中外“通婚”坎兒多多
“中外企業并購就像是‘中外通婚’一樣,”專門從事企業并購咨詢的中國萬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巍說,“我感覺有幾個問題是中外企業常常會遇到的。”
一是沒有交流的欲望,中方認為在中國辦企業要考慮中國國情,而外方強調統一的國際化標準,雙方缺少溝通;二是雙方對合作周期長短的期望值不一樣,外資企業克服風險來中國,一般都作長期打算,但是由于中國過去政策變化比較多,造成中國企業缺少安全感和信用感、急功近利;三是當中外企業發生爭執時,雙方都習慣于求助各自政府,有時甚至會將企業糾紛上升為外交事件。
王巍覺得這些問題需要在中國不斷國際化、外資不斷中國化的過程中解決。
“生態環境”中外不同
中關村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段永基認為,外國企業要想在中國購并成功,一定要研究中國的生態環境。中國企業的生態環境在制度、法律、文化三個層面上與國外有很大區別。
中國企業中很大一部分是國有企業,企業的管理層沒有決策權、流動性強,這種不清晰、不準確、不授權的所有制與國外有很大差別;
再者,中國法律有的地方還需完善,執行力度也不夠;
在文化層面上,華人企業家在建設自己的企業的時候常常是領袖中心型的,而跨國公司一般都是制度中心型的。
段永基認為,如果外資企業在進入中國時不了解這些區別的話,很難在中國市場上取得成功。
選擇伙伴是合作關鍵
北電網絡副總裁伍伸俊認為,外資企業除了選準一個合適的行業外,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并且同他們分享最終利潤同樣很關鍵。
中外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在近幾年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外資首先要與中國企業發展的是關系,從關系到商業計劃,再到法律合同。而現在,在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快速變化時期,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三者并行。
“盡管在開始是要多費些功夫”,伍伸俊說,“但這樣既可以使雙方的合同在有法律保證,也有健全的商業計劃,同時還可以了解合作伙伴的能力,增進彼此的信任。”
“如果能夠這樣,中外企業就能踏上紅地毯,共沐愛河。”有些與伍伸俊持有同樣看法的企業家如是說。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