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4月18日電(皮曙初李延麗)
還是春江水暖花開時節,江城空調市場就提早散發出濃濃的硝煙味道。“空調節”、“空調街”、“空調夜市”紛紛
亮相,一些空調品牌更是全線降價,有的平均降幅高達30%。
在業內有“家電業最后一塊沃土”之稱的空調業,其實自去年起“價格戰”已開弓上弦。近幾年里彩電、冰箱、洗衣
機幾大家電產品經過了一個混亂的“戰國時期”后,已紛紛回歸了“馬太效應”:市場份額向大品牌集中,強的越強,弱的越
弱。目前洗衣機和冰箱超過60%的市場份額都集中在前三名的企業手中。有人預言:2002年中國空調業價格大戰在所難
免。
前幾年家電產品轟轟烈烈的“價格大戰”給人們留下的混亂印象還沒有消失,空調業如果再步其后塵,一味以價格作
武器相互拼殺,代價也可想而知。“價格戰”的背后,反映最多的往往是質量與售后服務問題。一些企業在降價的同時,把一
些配件更換為低質或過時的,以補回降價的損失;有的企業為實現低價取勝,對空調產品的性能進行刪減,消費者購買后它的
使用成本會不斷增加,如此等等在市場上已不乏其例。近年來,由于商品供過于求所引起的頻頻打折、降價,使消費市場形成
了一個“怪圈”:企業不打折賣不出產品,消費者不打折就不買產品,而虛假打折、以次充好等價格欺騙行為使企業的信譽受
到嚴重的損害,“價格戰”打來打去,打得商家與顧客互相猜忌、互不信任。
與彩電、冰箱等不同,空調是“三分產品、七分安裝”,如果缺少安裝、維修等一系列售后服務,顧客從商場買回的
空調還只是個“半成品”。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空調產品的利潤中,用于安裝、維修等售后服務開支的比重較大,廠家尚需要
依靠足夠的利潤空間來支撐龐大的維修服務隊伍。合理減少用于售后服務的各種開支,能為空調價格下降帶來空間;但如果過
度壓縮,空調產品的售后服務質量必然大打折扣,反而會給消費者增添新的煩惱。在中南商場,一位朱姓消費者對記者說:“
我們當然歡迎空調打折,只是不希望售后服務也跟著打折。”目前,消費者對空調反映最多的還是安裝與維修服務的問題。
面對即將到來的空調銷售旺季,顯然,服務已成為空調業界競爭的重點。近日,中商集團與海爾、春蘭等七家一線空
調生產廠家建立服務聯盟,志在以服務和誠信代替價格戰,他們承諾,在中商賣場銷售的空調,保證8小時安裝到位,1個月
內包換包退。中商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組建300多人的快速反應部隊,協同各廠家的安裝、維修人員,共同負責空調的
售后服務。中商集團董事長嚴規方表示,價格戰是權宜之計,降到極限無異自殺,靠提高服務質量,建立信譽聯盟,能給消費
者帶來真正的實惠。(完)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