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賴小萍 實習生 胡群芳
這端眾多外資銀行競相增開人民幣業務搶占高端客戶,那端北京商業銀行、民生銀行等中小銀行日前又紛紛主動公開承認與匯豐、花旗等外資銀行巨頭已有“親密接觸”。面對內資銀行主動拋來的繡球,令記者多少有點意外的是與中資銀行比,外資巨頭們卻顯得格外的低調,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應與內地中小銀行急欲擺脫弱勢困局的迫切心情不無關系
。
中方高調拋繡球外方低調避風頭
最早對外資銀行入股中資銀行傳聞作出回應的是北京商業銀行與中國民生銀行。
有報道稱,北京市商業銀行嚴行長于4月4日對外界表示,該行與國際金融公司與匯豐銀行在一個月之前已就入股事宜開始前期商洽。該行辦公室主任也高調表示,目前普華永道正在為該行做審計報告,為正式運作入股事宜做準備。
與此同時,上周一國內唯一民營股份制銀行民生銀行副行長魏盛鴻公開向媒體表示,該行正與多家外資機構洽談入股事宜,匯豐和花旗等均為優先考慮對象。中信實業銀行行長竇建中日前也透露,該行可能在明年上市,不排除上市時就吸引外資參股的可能,據透露,中信實業目前已同花旗、匯豐等多家外資銀行在商談此事。
更有消息稱,動作敏捷的國際金融公司更是“已同民生銀行一家股東達成協議,將購買民生銀行2%至3%的法人股,現已上報中國人民銀行待批” 。
與中資銀行的頻送秋波相比,匯豐、花旗等外資銀行態度則審慎得多。匯豐上海總部公關部經理張丹丹稱將對匯豐入股北京商業銀行以及民生銀行等“市場傳聞”保持一貫原則,即不予證實、不予評論。她稱匯豐只是于2001年12月29日購入上海銀行8%的少數股權,目前在入股中資銀行方面還無其他打算。花旗方面更是對入股中資銀行的說法語焉不詳,一律以未收到香港總部的明確消息為由拒絕透漏任何有關細節。
內外合作各取所需
外資銀行入股中資銀行,到底是中資銀行一廂情愿,還是外資銀行的障眼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外資銀行的緘口不語反而多少加重了外界的猜測。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直接操作市場外,外資銀行從進入市場方式來看,應該會有所行動。而入股內地的股份制銀行不失為外資銀行進一步在國內市場跑馬圈地、低成本擴張的上佳選擇之一。盡管對記者的采訪,不少外資銀行都顯得“滴水不漏”,但有一點他們是非常直白的,即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實際上,由于外資銀行在地域和業務的限制,且中資銀行在服務網點建設和服務種類方面的優勢的確為現階段的外資銀行所不能匹及,使得外資銀行選擇入股國內股份制銀行或中小銀行的策略優勢十分明顯,即從資產較小、股權較小的中小銀行入手,慢慢占有國內銀行市場,最終達到包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局面。
而對內地中小銀行來說,加入世貿組織后的市場競爭當頭,當然也急于尋找一個好的“婆家”謀求進一步發展,因此對外資入股非常“配合”,同時在尋求合作伙伴的時候不再遮遮掩掩。按照有關的國際慣例,只有資產達到6000億元左右的銀行才算得上是中等銀行,在目前內地的股份制銀行中,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了交通銀行能達標外,上市后的招商銀行都還有一定的差距,在目前核準制下上市要求更嚴格的情況下,中小銀行要想在規模和穩定性方面突圍而出,引入外資當然不失為一條捷徑。
但不管目前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合作的意圖,哪一方更加主動和迫切,有一點很明顯,中小銀行與外資銀行共享客戶資源似乎都意味著對大型國有銀行的戰略合圍。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