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 花旗、匯豐等外資銀行與國內銀行猛搶大客戶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不斷引起人們的震動。但是外資銀行所熟諳的信用建設,在國內恐怕并不會如其想象中那樣如魚得水。加入WTO之后,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亦有“軟肋”:一是不如中國的銀行網點密布;二是對國內客戶不甚了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內銀行集中火力猛攻“對私業務”,而其中信用卡的推廣便首當其沖。
目前,利用5年內逐漸開放外資銀行在華業務的“緩沖期”,一場用真正可透支的貸記卡取代“塑料存折”借記卡的“信用卡革命”,正在國內銀行間全面展開?偛吭O在深圳的招商銀行,據說已在上海浦東的辦公樓包下6-7層樓面,以每層樓面調用200余名員工的氣魄,醞釀年底推出該行的貸記卡,并以爭取到100萬客戶為底線。
如今在上海,為最大限度拉攏信用卡客戶,各銀行不惜最大限度簡化信用卡辦理手續,有的推出公務員、教師等7種人免擔保人制度;有的不惜自己煩心,找來營銷公司做擔保;廣發銀行則推出“失卡零風險”服務,并承諾整張卡7天核批。而在過去,辦一張信用卡不僅要求非直系親屬做擔保人,更要賠上至少2個月的等待期。
國內各銀行之所以將信用卡的發行作為重中之重,是因為中國信用卡市場實在太龐大了。美國人均擁有6張信用卡,而上海人擁有的真正可透支信用卡不到200萬張,是6個人一張,可以想象市場的空間有多大。此外,由于企業向銀行貸款這類間接融資,已被上市“圈錢”所取代,積極開展個人金融服務正成為銀行利潤新的增長點。一些銀行今年將新增貸款的40%用于個人貸款。據悉,在美國,對私業務占銀行總業務的70%,而國內的平均水平僅為20%,潛力巨大。
對銀行而言,現在要發展任何一項個人業務,均要由卡開始。銀行不僅從中賺取年費、異地提現金、掛失等手續費,在商業網點刷卡消費1-3%的扣率,以及卡內存款的“孳息”,都大有賺頭。這方面的經典事例已有不少。如奔Ⅳ電腦剛“出爐”時,有著120萬信用卡客戶的臺灣某銀行,果敢從廠家購下40萬臺電腦。雙方協商,該行信用卡客戶持卡購買,享受7000元/臺的超低價,而市場售價1.5萬元/臺。頓時掀起搶購狂潮,而那些尚未辦理信用卡的人,必定先買卡后購電腦,銀行由此飚增40萬客戶。不僅如此,掃描儀、打印機等電腦配件制造商亦紛至沓來要求與銀行精誠合作。對他們而言,銀行儼然成為遠比大賣場更為不可多得、一勞永逸的合作者。
如此誘人蛋糕,外資銀行卻暫難插手。你的信用記錄已經被國內銀行監控多年,銀行只需在幾千萬儲戶中挑選“優良”者,寄上一紙通知,將現有借記卡免費改為貸記卡,便仍將客戶鞏固于囊中。而對市民而言,信用卡的透支可緩燃眉之急,銀行不時推出的活動,也可讓持卡人獲得驚人實惠。未來,擁有誠信記錄的用戶,會不時受到銀行獎勵和升級,更可能成為其他銀行競相追逐的“黃金客戶”,表示出“誠邀閣下成為本行白金會員”的熱忱。由于信用卡被譽為對公民誠信建設最有效的載體,將來你大可以將此邀請函備而不用。因為,在國外,已經出現拿著這張白金邀請函代替大學畢業證書,成功找到“美差”的范例了。(飛遜)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